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中国哲学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晋阳学刊等; 得意忘言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庞彦杰、朱立元、王文英等。

得意忘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7 占比:100.00%

总计:187篇

得意忘言—发文趋势图

得意忘言

-研究学者

  • 庞彦杰
  • 朱立元
  • 王文英
  • 胡大雷
  • 刘纯友
  • 周晋
  • 张弛
  • 张灯
  • 成少华
  • 成湘丽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爽; 冯铁山
    • 摘要: 康德的先验哲学认为,先验是心灵接受外界生活刺激发生切己联系的系统化认识。而达成这种认识需要借助人与生俱来的三种能力:感性、知性、理性。陶渊明在《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对真意的理性传达就融合在对感性世界的体验与对自然意趣的知性范畴之中。笔者以康德的先验理论为基础,针对陶渊明在诗中的欲辨忘言这一问题,对忘言进行归因,提出“得意忘言”的观点,从而借此推理诗人的真意直指。
    • 韩若莱
    • 摘要: 言、象、意是中国本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生长出的文学和哲学范畴,是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独特建构。语言作为艺术作品的书写和实现方式,与其再现的形象一起为意义服务。在先秦到魏晋“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的影响下,对艺术作品的美学研究一向偏重“意”的层面,并在和禅宗结合的过程中催生了独特的意境理论。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之下,语言的自足性和本体性空前膨胀,造成了对“意”的挤压和对言、象、意三层级关系的挑战。
    • 邓晓芒
    • 摘要: 庄子对语言的态度有两个方面,对外的方面是言与知的关系,涉及言与真、言与信的关系.与西方语言与真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同,庄子的言说与客观真理几乎完全脱钩,主张"不必知论",且否定了一切真理的标准;但也并不是要完全取消语言,而是提倡"非言非默",对语言保持一种姑妄言之的游戏态度,这反而是"知"(知"道")的一种体现.这就涉及语言的对内方面,即言与意的关系.庄子主张"得意忘言",但也不是不借助于言来"得意",而是要将这次得意之言忘掉,而与其他得意之人再言,这样才能日益逼近"得道".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柏拉图的"忘记",都是有待于努力求知和回忆的起点,离不开语言;庄子的"坐忘""忘言"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语言的终点.
    • 李忠
    • 摘要: 先秦道家的“不言之教”主要不是一种教育方法或途径,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体系.就目的而言,“不言之教”是关于“天道”的教育,即培养具有“天道”品格并能依以此行事的“有道者”.就内容而言,“不言之教”是关于“意”的教育,即通过教育获得反思之“意”与实践之“意”,形成符合“天道”品格的价值观并具有实践这种价值观的能力.就方法而言,“不言之教”是自我教育,即通过“自为”“自化”的自我教育,使人能够依照“天道”的品格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就治理原则而言,“不言之教”是“自然”“无为”的教育,即以“自然”与“无为”原则加以实施和治理,充分释放人与教育的活力,以达“天道”“无为而无不为”之效果.先秦道家的“不言之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关于默会知识的教育主张,并第一次提出“无为而治”的教育治理理念和“师资”的概念,使其成为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并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体系.
    • 李静娴
    • 摘要: 道家的言意之辩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庄子的“得意忘言”为解决“言不尽意”问题架起了沟通“言”与“意”的桥梁。一部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需要创作者借助有限的语言去呈现对事物的所观所感,也需要接受者能够打破创作者的“言”的束缚来对文学文本进行文学审美活动,进行这两种文学的创造和再创造的活动都需要有从“言”及“意”这一过程的思考。庄子的“得意忘言”打破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活动中的语言藩篱,为创作者与接受者都提供了更加深远的精神境界和广阔的视野。
    • 李静纯
    • 摘要: 学界对于翻译的理解有各种说法,甚至有坚持两种语言之间不可译解的。但是,对于两种语言均有深入研究并有深厚翻译经验的学者通常会提出融合极端看法的见解。我比较认同翻译家张其春在《翻译之艺术》一书中的看法:解决翻译问题“要能‘得意忘言’,就是正确理解原文后,忘掉原文的语法,摆脱不同文字结构的束缚,以译文应有的语法,把原意畅快译出”(张其春,2015)。
    • 杨胜华
    • 摘要: 作者杨胜华是近年来于国内国外各大摄影赛事上非常活跃的一名职业摄影师。该作品亦曾在多个场合获得各种奖项。画事之工笔委屈于写意之下,以像与不像为表征的真实次要于人我合一之虚构,这是很传统的一个观念。此间门径纠结于得意忘言、得意忘形以及大音希声或者至高无上之类文化哲学概念。而照相是最极致的工笔,转而以其写意,天然地具有一点难度,于是我们每见有些摄影家为求效果而做出的各种虚化尝试。
    • 李博
    • 摘要: 传统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贯穿着一种源于先秦时代道家的气质,重体悟而轻理性、重“意”而轻“言”。与儒家式的“文以载道”不同,道家更相信“言不尽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因而在道家看来,在对“道”的认识上,语言非但不是帮手,反而成了障碍。道家虽不像儒家那样阳刚伟岸,却是润物无声,其思路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极。道家的这种见解在哲学上不可谓不深刻,然而这种轻视逻辑与语言的态度,客观上却造成一个结果,即最高的知识不能以直观的语言加以表述,也无法为明确的逻辑所阐释,因而也不易于传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知识的积累。而“积累”却正是创新、科学、乃至于文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