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观形态

微观形态

微观形态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10110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电子显微学报、工程塑料应用、合成橡胶工业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德凯杯”第二届全国毛纺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等;微观形态的相关文献由116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士业、赵金松、翟学良等。

微观形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0 占比:3.14%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68%

专利文献>

论文:10110 占比:96.18%

总计:10511篇

微观形态—发文趋势图

微观形态

-研究学者

  • 吴士业
  • 赵金松
  • 翟学良
  • 何彪
  • 刘云波
  • 张敬雨
  • 周远翔
  • 王宁华
  • 关志成
  • 冯治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牟丹; 安巧霞; 杨子莹; 史雨奇; 唐子寒
    • 摘要: 为了改善棉秆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早期力学强度,利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棉秆纤维进行改性,并制作改性棉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改性棉秆纤维掺量对复合材料新拌工作性能、早龄期力学性能以及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改性棉秆纤维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有效脱除,棉秆纤维与水泥基体胶结情况较好。改性后的棉秆纤维在1%~5%掺量内,棉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坍落度随着棉秆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改性棉秆纤维掺量为3%时,相比未改性的棉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其28 d抗折强度提高了61%,为6.3 MPa,抗压强度为33.5 MPa。
    • 史逸飞; 刘春环; 郑召君; 刘元法
    • 摘要: 将小烛树蜡和日本木蜡分别添加到高油酸葵花籽油中制备凝胶油,分析其在凝胶油形成过程中结晶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添加量为5%时,两种蜡均表现出低频率依赖的“强凝胶”行为,小烛树蜡具有更强的热稳定性和表观黏度,日本木蜡则具有更高的触变回复性;热力学性质进一步证实凝胶油性能的差异与天然蜡的成分有关。在微观层面上,小烛树蜡凝胶油和日本木蜡凝胶油分别呈现簇状和针状的晶体形态;小烛树蜡晶型为β′型,而日本木蜡则在形成凝胶油的过程中发生晶体排列堆积方式的改变,晶型由β′型转为β型。日本木蜡具有与高熔点蜡不同的特殊结晶性质,在塑性脂肪开发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孙贺; 于寒松; 刘珊珊; 宋波
    • 摘要: 以东农47和α′蛋白亚基缺失型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SPI),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技术确定其亚基缺失型,然后对微观形态、溶解度、表面疏水性和流变性质进行分析,探究β-伴大豆球蛋白(7S,β-conglycinin)中α′亚基对大豆分离蛋白微观形态及水溶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基缺失型SPI的微观形态为颗粒较小且分布均匀的圆形聚合物,其水溶液的溶解度和表面疏水性相对更大;2种SPI的剪切速率对黏度的影响较小,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为非线性增长关系,2种不同SPI水溶液均表现为非牛顿液体。
    • 王亚玲
    • 摘要: 微观形态的研究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先进的显微摄像技术,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科学研究与艺术探索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在艺术创作中追寻到科学研究的身影,在艺术领域中创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出来。以天然微观形态作为创作素材,对其形态、颜色、结构、质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微观形态的视觉特征进行规律性总结,尝试运用设计方法将其融入首饰设计中。
    • 高思亮; 唐文成; 任强; 赵明
    •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子模拟等方法,探讨了溶剂-芳烃-非芳烃在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抽提蒸馏过程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发现溶剂与烃类分子的相互作用能与其宏观选择性存在相关性。结果表明:非芳烃能够打破芳烃分子间的共轭体系,并与芳烃形成较强的色散力;环丁砜与芳烃之间相互作用更强,其诱导效应及空间位阻对共轭π键的破坏更显著。三者共存时,芳环的环面及C=C键振动更加剧烈。通过模拟纯环丁砜、苯、乙基环己烷(ECH)分子对的稳定形态和质心距离,并结合苯-环丁砜-ECH混合体系模型的几何优化,提出了在抽提蒸馏塔釜物料可能的微观形态。由于存在溶剂的“极性包围圈”,非芳烃很难靠近芳烃并与之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进而可通过精馏实现二者的分离。建立了溶剂宏观选择性与溶剂-芳烃、溶剂-非芳烃相互作用能之差的定量关系(αECH-BZ=1.246ΔE-0.375),据此可为新溶剂初步筛选、复配或分子设计提供参考。
    • 尹今朝; 胡同
    • 摘要: 黄河中游地区广泛存在湿陷性黄土,对黄土试样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后,开展土工三轴剪切试验,同时记录样品表面裂缝的拓展特点,探究干湿循环对黄土强度与裂隙发展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均为"硬化型",有效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指标随循环次数增加分别呈指数型和线性下降趋势;提取裂隙率作为表面裂隙的量化指标,黄土的裂隙率与循环次数之间为指数型关系;干湿循环作用使得黄土颗粒间的微裂隙逐渐扩张,干密度显著减小,这是导致表面裂隙改变和力学性能衰减的本质原因。
    • 文静; 余东; 杨泽明; 王晓平; 李佳鑫; 廖丽; 青倩
    • 摘要: 白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酯化、氧化、缔合等物理、化学反应,会直接影响酒体成分组成及物理结构特性。由于原料或工艺等区别,会造成风味物质差异,从而呈现不同的微观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对不同陈酿年份的浓香型白酒和不同厂家的白酒进行了感官、探针扫描试验,SEM和AFM扫描图结果表明:(1)随着贮存年份的增加,浓香型白酒是口味质量越来越好,堆积的颗粒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汇集,颗粒间连接越来越紧密;(2)不同厂家样本,微观形貌差异明显。
    • 夏诗琪; 陈宜均; 李婷; 李康琴; 邓绍勇
    • 摘要: 采用常规生物电镜样品制备和直接干燥两种方法,分别对4种栀子属植物金福水栀、狭叶栀子、栀子和荷花栀子的花粉进行处理,用扫描电镜对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后的4种栀子花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4种栀子花粉均为四合花粉,正四面体结构,具3孔,表面有瘤状颗粒突起。这4种栀子花粉的形状、结构很相似,具有属的共同特性。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的长度和宽度等差异不显著,栀子花粉外壁纹饰差异明显且直观;外壁纹饰可作为重要的孢粉学指标之一,用于分析栀子属植物分类情况。比较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处理下,4种栀子花粉微观形态的差异,发现采用直接干燥法制样会导致栀子花粉塌陷、皱缩、变形。本研究结果可为栀子花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刘钰; 拉门措; 才让卓玛; 李苏辉; 蒲旭欣; 崔云斌; 邹登朗
    • 摘要: 目的:为准确鉴别唐古特忍冬(Lonicera tangutica Maxim.)、毛花忍冬(lonicera trichosantha Bur.et Franch.).红脉忍冬(Lonicera nerosa Maxim.)、岩生忍冬(Loricera rupicola Hook.f.et Thoms.)、红花岩生忍冬(Lonicerarpicola Hook.f.et Thoms.var.syringantha)植物形态特征,用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的方法,以忍冬微观结构的图像信息为桥梁,将忍冬微观结构和宏观外形结合起来,对不同的忍冬属植物的微观形态进行了系统整理,利用忍冬的微观结构信息对忍冬属物种进行鉴定研究。
    • 王德法; 丁磊; 许丽影; 朱梦雲
    • 摘要: 以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微粉作为原材料制备一种高强地聚物混凝土,采用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对原材料进行定量及优化设计,设计3组碱激发剂模数分别为1.3M,1.5M,1.8M的材料配合比,分析不同模数、不同原材料用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激发剂模数的增加,坍落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原材料含量对混凝土坍落度同样影响较大;混凝土稠度值均>31s,表明此类地聚物混凝土具有超干硬性指标。随着模数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降低;矿渣微粉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较显著,粉煤灰和偏高岭土则相反。SEM测试结果表明,低模数激发下的地聚物混凝土越致密,裂缝越少;原材料含量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致密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混凝土宏观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