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1篇、相关期刊334种,包括保密工作、知识经济(中国直销)、中国投资等; 微言大义的相关文献由324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刘德州、李洲良等。

微言大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1 占比:100.00%

总计:661篇

微言大义—发文趋势图

微言大义

-研究学者

  • 佚名
  • 刘德州
  • 李洲良
  • 万海洋
  • 何伟
  • 刘长华
  • 孙明沁
  • 张佳玮
  • 徐枫
  • 晁天义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孔维春
    • 摘要: "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就语文老师而言,要引导学生展开文本阅读活动,在各种预设或随机的对话中进行言语思维训练,精研文本、设计教案活动、了解学情、组织并实施教学等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 罗爱平
    • 摘要: 鲁迅先生的小说思想深刻,人物鲜明,环境典型,耐人寻味,就连小说中的一些语词也有着特别的涵义。本文重点探讨小说《故乡》中的“飞”与“走”,从而窥探鲁迅先生在这一小说中的微言大义
    • 刘国民
    • 摘要: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对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奉天而法古”是董仲舒的基本思想。“奉天”即法天道,“法古”即法圣人经典之道,这蕴含着“文本于天”的观念,是刘勰《文心雕龙》之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来源。其二,董仲舒认为天人同类相应,即天人在道德、情感等方面相感应、感通,这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追求。天人同类相应不仅仅是隐喻方法,更是思维方式,把古人的内心世界(德性、情感)与天地的外部世界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三,董仲舒“《诗》无达诂”的思想,揭示了文本解释中的一般特征,也构成了他的解释方法。文本没有恒常不变的原义,文本的意义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解释者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文本。其四,董仲舒指出《春秋》文本的基本特征——“微言大义”,也构成了他的解释方法:一是《春秋》之辞字面义与深层义有间距性,解释者由文辞的字面义入手,又要突破其字面义而把握其深层义,“见其指者,不任其辞”;二是《春秋》所记之事与事实真相背离,即“微言”“讳”,要求解释者推见至隐,以把握事实的真相及其隐含大义。
    • 唐超
    • 摘要: 关于领导者如何做事,西方管理学讲了很多,但关于领导者如何做人,如何认识世界并尊重规律,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其实讲得更完整。《道德经》所讲的就是“大道至简”的底层逻辑。真正的难点不在于认识这些基本道理,而在于认识之后不偏不倚地身体力行。《道德经》虽篇幅简短,但微言大义,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绕过它的词语迷宫,抵达它的认知核心,使它成为自己的指导和力量源泉?
    • 马银川
    • 摘要: 清初经历易代鼎革,异族入主中原,与屈骚共情并为我所用,成为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黄文焕《楚辞听直》、李陈玉《楚词笺注》成书于顺治朝,得风气之先,具有承前启后之功。两书借由阐发楚辞弘义,重在抒发自我家国败亡、壮志难酬之悲情,“自抒其无韵之《骚》”;通过篇目设计及各篇反复论辩,提高“忠”之首要地位,塑造、强化屈原忧国忧君、忠贞不贰的典型形象,以此实现与屈原精神的跨时空交流,期冀解脱现实困境。方法论层面,两书重视发挥论辩色彩,着重阐发大义,不重训诂。由此对清初文学创作尤其是辞赋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
    • 钟媛
    • 摘要: 作为剧作家的陈彦在戏曲圈内早已为人所知,而作为小说家的陈彦却是从小说《装台》面世后才开始较为广泛地进入批评者视野的。陈彦的小说作品虽不多,主要代表作有《西京故事》《装台》和获得2018年度茅盾文学奖的《主角》与新近出版的《喜剧》,但其作品文实胜朴,微言大义,显示出明确的是非判断与较强的民间情怀,对“如何认识我们的经验性日常生活和‘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之关联”.
    • 张瀚墨
    • 摘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孔子诗论”一篇是大家认识这批竹书的开始,也是这批竹书中学者讨论最多的一篇,为研究先秦解诗传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但这篇文献并不完整,也不像之前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篇结构和逻辑都很严密的论文,而是论诗材料的汇编。这批材料不同于《毛诗》序,缺失类似于《毛诗》序中关于诗歌分类以及解诗历史框架之类的信息,反映的是一种不见于传世文献的“今文”解诗模式:“孔子诗论”之于《毛诗故训传》和《毛诗》序,类似于《春秋公羊传》或《春秋穀梁传》与《春秋左氏传》的关系,是通过单个字词构成的语义链条,来探求诗背后所隐藏的圣人思想和微言大义
    • 盛文强
    • 摘要: 孔子作《春秋》微言大义,颇有惜墨如金的风格,在“桓公五年”有一则记事,只有简短的一个字:螽(zhong)。螽在这里指的是蝗虫,这个字说明,当时发生了一场蝗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蝗灾记录,从此以后,农耕时代的大小蝗灾,频频出没于史书、方志以及官方档案中,见证着人生之艰难。
    • 摘要: 心理强大的指标:1. 不自卑。2. 能够看穿别人的表演和一些圈套。3.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4. 在打击面前,能短时间内恢复理智。5. 在最艰难的日子坚守自己的信念。6. 不患得患失。7. 能理性地分析,客观看待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情。8. 对自己适合做什么、有什么潜力、是什么样的人有准确认识。9. 宠辱不惊。 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眼井里的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烦恼。
    • 柴敏辉; 万义广
    • 摘要: 在《论语述何》中,刘逢禄将《论语》学与《公羊》学互证,以匡弼《公羊》.刘氏还在此基础上参稽《榖梁传》的若干观点,如"母以子贵"问题,以达到所追求彰显《春秋》学义理的目的.其中,董氏学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本文从《述何》出发,挖掘董氏学对刘逢禄学术的影响,兼论何休之学,从《述何》中所见的董氏学问题来反观刘逢禄的学术旨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