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情志病

情志病

情志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55074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光明中医、环球中医药、江西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及换届选举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神志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等;情志病的相关文献由60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甦颖、李翠娟、郭蓉娟等。

情志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55074 占比:99.49%

总计:55355篇

情志病—发文趋势图

情志病

-研究学者

  • 张甦颖
  • 李翠娟
  • 郭蓉娟
  • 高维
  • 魏盛
  • 乔明琦
  • 侯阿美
  • 储继军
  • 刘燕
  • 刘立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珊珊; 郝建军(指导)
    • 摘要: 郝建军教授治疗情志病经验丰富、效果显著,笔者拟总结其使用仲景方合方治疗情志病的经验:现代情志病多符合"少阳证"及"百合病"的表现,郝建军教授使用"小柴胡汤"类方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精神类疾病;取"小柴胡汤"的解郁结、调枢机、畅三焦、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左右逢源的作用及"百合地黄汤"的清心安神的功效,合方以治大病,疗效显著,起效快,复发率低,不良作用少;并举验案以供探讨学习。
    • 倪恬; 李秋艳; 王妙然; 王旭杰; 张雪雪; 张蕊; 吴宇飞; 顾继昱; 唐威; 周忠阳
    • 摘要: 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可归属于情志病范畴,主因情志不遂导致气机逆乱,内伤脏腑而发病。临床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志症状突出,辨证多属肝气郁滞;肝气疏泄失常又可影响脾胃气机,导致脾胃气机壅滞,出现肝郁脾壅证。脾胃为后天之本,肾精的充盈依赖脾胃的运化,冲任充盛依赖阳明的滋养,故更年期综合征的关键病机在于“肝郁脾壅”。本文从“肝郁脾壅”的病机出发,探讨其在更年期综合征发病中起到的作用,阐述肝郁脾壅的病机和发病特点,介绍肝郁脾壅证的证型特点及与肝郁脾虚证的鉴别诊断。本文介绍疏肝理脾的治则治法,同时介绍代茶饮、心理疏导等非药物疗法,以期丰富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诊疗。
    • 刘畅; 徐向青
    • 摘要: 参照中医典籍及现代精神病学、心理学研究,结合临床诊治经验,从形神一体观出发,阐述抑郁障碍主要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其病以“情不遂、气不顺、脏虚实、闭户牖”四因而成,除情志之外,气机不畅是致病的中心环节,躯体疾病和久坐久卧亦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脏腑功能盛衰直接影响“五神”功能,多因错杂,最终形成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意志活动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治疗当形神兼顾,遗方用药之外应注重认知行为治疗、正念干预等现代心理学技术的应用并结合体育锻炼,以“畅情志、理气机、平脏腑、活筋骨”四法并施,以求身心同调,形与神俱。
    • 吴志洪; 张衍; 黄琴; 冯杲
    • 摘要: 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纷繁复杂的学科,其中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情志有较密切的关联。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如果采用情志辨证为主线,结合六经或脏腑辨证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对提高其临证能力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对于焦虑抑郁、恐惧担心的患者,提示我们可以从三阴入手,而压抑、紧张压力的患者从三阳经开始。而通过对浮躁、急躁、暴躁、烦躁和焦躁等情志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效判断五脏具体的病因病机,较好地达到课堂学习效果和目的。重视情志教学非常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自身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心主神,脑主神,心脑共主。少阳之胆和三焦,在情志病治疗中非常重要。在“精气神”与经络神经末梢血液微循环三者在健康和疾病防治中作用重要性的主次排位中,经络与“神”居高位(上位)。
    • 杨亚龙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群的生活节奏逐渐快速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生理、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逐年攀升。心理障碍性疾病在中医属于情志病范畴,而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探讨“治未病”思想在情志病中的应用,对于防止情志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与打造“健康中国”的理念相吻合。文章从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和情志病的联系和作用,为今后防治情志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心主神,脑主神,心脑共主。少阳之胆和三焦,在情志病治疗中非常重要。在“精气神”与经络神经末梢血液微循环三者在健康和疾病防治中作用重要性的主次排位中,经络与“神”居高位(上位)。血液微循环,神经末梢脑脊液微循环(每隔20秒,就有一波新鲜的脑脊液冲进深度睡眠中的大脑里来为我们“洗脑”,脑脊液微循环+血液微循环20秒在脑内反复循环一次,达到大脑排毒效果),神经末梢不但担负着神经的双向传导作用并且兼顾着神经末梢所属区域的双向和多重营养作用。
    • 王婷; 王茂泓
    • 摘要: 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情志类疾病愈发常见,中医常用疏肝理气、补益心脾、交通心肾等方法治疗。王茂泓认为情志病常因情志不疏引起,“痰”是其致病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痰蒙神窍是情志类疾病发病的重要病机,在患者脉象有力的情况下,上部的痰饮秽浊之邪用吐法治疗,取效甚捷。
    • 王宇僖; 王彤
    • 摘要: 中医通过运用五行学说,将五音与五脏、五志相结合,利用中医心理学理论和中医气一元论思想,让其发挥舒神静性、颐养身心的目的,是中医五音疗法的理论基础。五音疗法有辅助治疗、改善中医情志病和心理疏导等作用,对情志类疾病患者情志和情绪可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能够畅志怡情、调和脏腑,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并且能有效提高情志类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唐雪纯; 李长香; 赵京博; 王雪茜; 程发峰; 王庆国
    • 摘要: 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认为七情入心,内应五脏,枢折致郁,肝脾不调,气血失和,生痰成瘀,损及心神是情志病的病机演变过程,辨治以通达枢机,调和肝脾,调畅气血,摄养心神为大法,以柴胡类方(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四逆散等)及柴胡桂枝汤为主方,注重心身同调,病证结合,宣教引导与综合调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