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3年内共计989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建筑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0篇、会议论文57篇、专利文献853659篇;相关期刊375种,包括北京测绘、测绘工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5年海峡测绘技术交流会暨第十七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仪器装备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4工程测量分会与矿山测量专委会年会暨全国变形与安全监测学术研讨会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相关文献由2099位作者贡献,包括胡玉祥、孟庆年、张亚等。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0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5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53659 占比:99.89%

总计:854566篇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发文趋势图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研究学者

  • 胡玉祥
  • 孟庆年
  • 张亚
  • 张洪德
  • 李雷
  • 王晏民
  • 王涛
  • 王金
  • 黄承亮
  • 刘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桂玉环; 郑纯茉; 刘杨; 方浩
    • 摘要: 古桥梁是我国历史文物建筑中的重要瑰宝,桥梁遗产保护是近年桥梁工程中新的研究方向.以长虹大桥为例,提出点云数据结合BIM技术生成仿真三维模型并建立参数化构件族库的方法:使用Cyclone Register 360对点云数据进行配准、拼接、降噪,导入Revit中实现模型的逆向重构;结合仿真模型生成标准的CAD平面图,复原桥梁缺失的图纸文本;同时生成古桥梁构件族库,为后续仿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精度检测分析,证明了技术路线在桥梁遗产保护领域的可行性,为古桥梁数字档案建设提供数据基础.研究成果以期为古桥梁的模型重构提供技术支持.
    • 宋培娟; 高连平; 任宇
    • 摘要: 为提升建筑模型制作精度,以三维激光扫描为技术背景,对建筑模型可视化制作方法展开研究。将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放置于少遮挡物且具有开阔视野的位置,经多次扫描取得多组重合的点云数据,通过变换坐标系间关系,完成点云数据拼接,对其去噪、光顺处理后,根据构成建筑物表面的若干个几何特征,提取截面边界与建筑特征结构,实现建筑模型可视化制作。选取某标志性建筑物,分析布设的控制点、测站点以及标靶等指标精度,基于有效的测量准度,制作建筑三维模型,经对比模型与实际建筑物尺寸,发现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模型可视化制作,且大幅提升制作精度。
    • 邹俊杰; 何宏林; 耿爽; 石峰; 周永胜; 孙稳
    • 摘要: 由于对第四纪地层的严重依赖,传统古地震探槽研究方法在基岩区难以发挥作用,导致无法获取基岩区断层的强震活动历史。本研究以山西地堑系的交城断裂为目标断裂,以断裂北段2处基岩断层面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基岩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基于变差函数法结合滑动窗口操作量化断层表面形貌特征,开展在基岩区提取断裂古地震信息的实例研究。结果显示,2处基岩断层面的形貌在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指示了断层面在地震事件作用下的分段出露过程。这种断层面形貌分段特征可以用来识别古地震事件和同震位移量。在思西村基岩断层面上,识别出由老到新的3次古地震事件,同震倾滑位移量依次为2.0 m、1.9 m和2.3 m,在上兰镇基岩断层面上,识别出由老到新的3次古地震事件,同震倾滑位移量依次为1.4 m、2.5 m和2.0 m,指示了交城断裂北、中段具有产生同震位移量大于2 m、震级大于7.5级的破裂型地震的能力。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和形貌量化分析方法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可以准确而高效地识别古地震事件次数和同震位移量,扩展古地震的研究对象,拓宽古地震的研究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适时地开展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以测定断层面的暴露年龄,获得发震年代,给予地震序列年龄框架。
    • 郭灯; 施正宝; 陈保祥; 薛杰; 胡稳根
    • 摘要: 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作为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对建筑行业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论文以贵州省沿印松高速公路为例,从边坡应用、隧道应用、桥梁应用三方面,探究“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该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并且进行应用效益分析。事实证明,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公路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有着积极作用。
    • 徐欣; 张建国; 王译民; 杨松; 曹江华
    • 摘要: 针对传统人工盘点集料体积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分析了点云数据处理方法和体积计算方法,并在沥青厂开展工程应用,阐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集料计算的过程,并将结果与入库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室内集料体积测量方法是精确可靠的,测量误差在15%以内,可以有效提高集料体积测量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 王磊; 朱尚军; 蒋创; 江克贵; 郭庆彪
    • 摘要: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提取矿区地表形变存在获取数据是离散、低密度,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建筑物损坏等级进行评价等问题。拟提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LS)的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及采动损害评估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三维激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精度设计方法及建筑物采动损害评估方法。其次构建了基于量子粒子群(QPSO)的三维激光标靶球拟合方法,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随后对淮南某矿区地表建筑物进行了多时段实时观测,并对矿区开采沉陷盆地建筑物的特征点进行形变信息提取。最后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现压煤开采规程》对房屋的损坏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QPSO算法应用于标靶球拟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其结果精度较高。②矿区地表建筑物的损坏等级与距开切眼的距离成正比,离开切眼越近,建筑物的损坏等级越高,同时其与工作面的掘进进度有关,随着工作面开采强度的提高,地表建筑物的损坏程度也随之提高。综上,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建筑物的采动损害对矿区安全生产及评估有着指导性的意义,研究成果对附近矿区的地质环境灾害评估与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孙文志; 杨辉; 郭景生; 李锴
    • 摘要: 岩体结构面几何参数是评价岩体稳定性与渗流特征的重要研究基础。在隧道施工中,识别开挖面岩体结构并分析为后续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隧道开挖面岩体点云数据,采用球面投影,对投影数据进行三角剖分,得到隧道施工开挖面三角剖分模型,利用结构面产状特征值和距离特征值,采用动态聚类算法实现了岩体结构面分类与识别,并进行结构面产状和面积信息计算。以本方法对某隧道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进行测试,结合人工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能够快速对岩体结构面进行分组识别和信息提取。
    • 季晓菲; 苟彦梅; 张福
    • 摘要: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实景建模中的优缺点,将这两种技术数据融合建模,实现数据的“空地联合”,互相弥补不足,对测区进行实验验证。研究表明,两种技术手段的数据融合在自动化三维实景建模中可以有效提升局部模型的精细度,其模型精度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与传统测图方法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具有可行性。
    • 兰志成; 仇亚进; 奚雪峰; 崔志明; 胡伏原
    • 摘要: 针对园林假山逐年沉降问题,需要对其空间位移变化进行精确测量。以往的测量方法是使用非棱镜全站仪对测量目标的空间坐标进行采集,但这种方法采集信息有限,并且效率较低。基于空间精确定位的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对建筑物实行非接触、高效率与高密度的扫描,并将其应用于假山信息采集中。详细介绍了点云数据采集、拼接、建模、模型比对的方法与流程,并将其两期扫描的数据成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假山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整体变化趋势基本稳定。研究结果以期为相关部门对园林假山的修葺提供依据。
    • 郑迎凯
    • 摘要: 针对常规测量道路变形方法的不足,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对路面的整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平潭综合实验区某路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点云处理技术、RANSAC算法、多元统计等方法对扫描的点云进行处理。基于处理后的点云模型,建立起实际路面模型与理论路面模型,将二者进行对比,最终得到研究区的路面变形情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