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关系

文学关系

文学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1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0638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法国研究、长江学术、文艺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文学关系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剑、刘安海、刘洪涛等。

文学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638 占比:99.35%

总计:20773篇

文学关系—发文趋势图

文学关系

-研究学者

  • 张剑
  • 刘安海
  • 刘洪涛
  • 古远清
  • 李雪莹
  • 王丽华
  • 秦志希
  • 陈建华
  • A.M.卢梭
  • CL.皮舒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莫韦姝
    • 摘要: 芥川龙之介乃日本近代文学"三杰"之一.其在中国的接受已近百年,其人其作是中日文学界研究焦点之一,研究成果丰硕.国内芥川笔下"中国形象"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借助接受美学、东方主义和比较文学形象学等理论得以深化,理论基础呈多元化趋势,各研究方向极具潜能及整合可能性;对芥川中国游前后文本的考察较为深入,展现了其笔下"中国形象"流变的基本脉络,但仍有细化深挖空间.反思现有研究成果,思考补齐短板之策,旨在全面挖掘芥川笔下"中国形象"流变,为描摹中日文学关系发展脉络奠定基础.
    • 徐薇薇
    • 摘要: 瓦尔泽与卡夫卡并不相识,研究二人的文学关系是因发现二人在文学方面神交已久.卡夫卡十分钟爱瓦尔泽的作品,他的友人曾说过,每次阅读瓦尔泽的作品,卡夫卡都会十分兴奋,甚至是手舞足蹈,这在卡夫卡给埃斯纳的信中也有体现.本文主要是研究瓦尔泽与卡夫卡的文学关系,希望通过研究这两位文学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外国文学特性,能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有所助益.
    • 吴梦宇
    • 摘要: 本文以文学形式的认知意味为探讨视角,认为文学形式的意味是一种认知构建,呈现了对现实社会能动的理解和认知,而非一味地反映现实.在文学关系或文学作品的流传中,往往得以流传的也是文学形式及其对现实的认知,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能对寻根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归根结底是这种文学形式为中国受众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实的认知方式,提供了一个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以及过去与当下对立冲突的写作范式.由于具体现实困境和文学传统的相异,以《九月寓言》为代表的寻根文学在继承《百年孤独》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进行了富有本土化意义的变异,而这种本土化塑造了寻根文学的独特性.本文从文学形式的认知意味来探讨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的关系,以期提供一个探索20世纪复杂文学关系的视角,理清外来影响与本土性的关系.
    • 张寅德12
    • 摘要: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文化复苏,中华文化日益进入法国比较文学的视野。本文拟就这一现象作一梳理。历史渊源和文学制度是首先的考量。这一领域的各项成果则可以通过文学关系、主题研究、比较诗学这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描述。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近研究成果的检验,对异域语境变异下的中西比较文学的特殊方法路径进行反思。
    • 张寅德
    • 摘要: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文化复苏,中华文化日益进入法国比较文学的视野.本文拟就这一现象作一梳理.历史渊源和文学制度是首先的考量.这一领域的各项成果则可以通过文学关系、主题研究、比较诗学这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描述.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近研究成果的检验,对异域语境变异下的中西比较文学的特殊方法路径进行反思.
    • 林嘉新; 李东杰
    • 摘要: 当下世界文学研究的勃兴凸显了翻译的核心地位,展现了翻译在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关系中的建构性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当下世界文学视城中的翻译研究模式进行评介,主要包括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英莱蒂(Franco Moretti)、阿普特(Emily Apter)、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与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等学者的研究模式.以上学者从政治经济学、诗学、哲学与传播学等角度对翻译的世界文学性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基于翻译实践的、而非原文的世界文学理论或概念,进一步将语境因素纳入翻译研究范畴,突出了翻译研究之于世界文学的重要性,强调了尊重异城性的世界文学的价值,引导学界在世界文学观念中对翻译进行重新定位,其核心在于探究翻译对文学、文化关系的意义与作用.该研究模式丰富了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范畴,拓展了翻译与国别文学关系等影响研究领域的维度,这对于中国文化外译战略,以及思考文学跨文化传播的人文性、传承性与共事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宋虎堂
    • 摘要: 当前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理论探索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争议,实际上源于影响类型的多样性与研究方法的单一性、科学理性与文学诗性的内在失衡、文学“影响—接受”关系的机械割裂而产生的悖论.依据文学关系的层次形态,影响研究的对象具体表现为不同层面的文学关系,而从文学关系的本质来看,影响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性逻辑关系.若要有效地进行影响研究实践,其方法和步骤可归纳为以“文本作品”为中心,以“文学事实联系的探寻”和“创作活动的审美钩沉”为基本点,以“文学的相似性思维、跨文化的历史语境和接受的主体性立场”为基本原则.
    • 萨其仁贵
    • 摘要: 古代印度古典梵语名诗《云使》先后由藏文、汉文和英文译本转译成了蒙古文.其中,由藏文转译而来的译本时间早、数量多(两个全译本和一个六诗节的译文),有古代译本(18世纪)也有现代译本(20世纪),有集体翻译也有个人翻译,在印藏蒙古文学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文章在《云使》蒙古文译本、藏文译本和梵文原本之间详细对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梳理分析了从藏文转译的《云使》蒙古文译本整体面貌以及各自的翻译得失,进而探讨藏蒙文学关系中的翻译问题.
    • 杨贺
    • 摘要: 本文从唐佛教音乐文献的整理、佛曲的演变、佛乐与声诗、词、戏剧戏曲、声文的关系等方面,对前辈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走势进行预测.
    • 农为平
    • 摘要: 在当代,我国学界对地域与文学关系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西部文学、东北文学、江南文学、湘楚文学、三晋文学、东南文学、陕西文学等众多地域文学命名的成立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取得,极大地扩展了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显示了中国文学内在的丰富多样性,也深入探析了地域文化对文学巨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西南"作为一个历史上较为稳定、明确的地域指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