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道

文道

文道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8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0篇、专利文献63527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物等; 文道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文道、斯鱼、范文道等。

文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0 占比:0.59%

专利文献>

论文:63527 占比:99.41%

总计:63907篇

文道—发文趋势图

文道

-研究学者

  • 梁文道
  • 斯鱼
  • 范文道
  • 许骥
  • 马德
  • 刘珏欣
  • 孙钦香
  • 安库雷
  • 张映武
  • 张英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小燕
    • 摘要: 我们的母语是唯美的,也是灵动,智慧的。作为教师,要结合母语特质和学生认知特点,将语文教材中的语篇融合学生的多元认知、探索等,让“生命成长”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通过“文道融合”“学思融合”“言意融合”等,通达学生的语文智慧、语文审美、情感等,进而通达学生的语文文化与精神。融合、共生,能让初中语文教学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 桓晓红
    • 摘要: 刘勰将以针、刺为代表的医事、医理与传统诗文谏刺主旨进行了整合和理论创新,在诗文谏刺方面发展出较为系统的理论思想。《文心雕龙》着重论及了诗、箴、铭、刺、表几种具有谏刺警戒功能的文体,并对这些刺文类文体的功能、写作规范、文辞特点、文体风格等进行了诠释、总结,使贯穿全书的谏刺精神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在刺文理论的阐释过程中,刘勰将针道、文道、治世之道相类比,将疗人、辅政、救世融合统一起来,《文心雕龙》中论及刺文类文本时体现出“针道→文道→治道”与“疗人→辅政→救世”两种衍生逻辑转变、演变与融合的轨迹。
    • 武卫红
    • 摘要: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凡艺术都有“道”与“术”两个层面。根艺创作不能一直停留于技术表层,更要掌握其内在“规律”,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所谓“道”,有“艺道”和“文道”两条。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根艺还是其他艺术,传统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殊途同归:凡是优秀作品,形式上都不约而同契合形式美的法则,即“艺道”;凡是内容上,不外乎体现儒释道传统文化精神,即“文道”。
    • 蒋瑞贞
    • 摘要: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是德育强有力的依托,可以潜移默化熏陶情感、培根铸魂。怎样让德育凭借语文的东风,到位而不越位,让语文课堂文道巧融合呢?这是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思索及研究的问题。针对《七律·长征》一课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笔者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 钟志翔
    • 摘要: 宋代理学家经由两种路径来论述诗文:一是文道论,二是性情论.基于文道论之视阈,他们往往重道轻文,以"道"为大体,视"文"为小用;而以性情论为根据,则重文学的艺术性,要求作家涵养性情、感发志意,"性其情"而赋予文学超越性.从这两个维度综合考察,可见理学家对待诗文或轻视或重视的双重态度.
    • 卢俊伟
    • 摘要: 中国的文武合一思想传到日本后,在日本各个时期发生了不同的演变,对日本的兵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文道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而日本由于武士执政的特殊性,文武合一论始终伴随着文与武孰优孰劣的争论。在争论中,武道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发展为武国日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与文武合一论共同影响了近世的兵学思想。兵学家认同文武合一,积极吸收儒家思想,同时在武国意识的作用下,始终坚持武道的优越性,他们探讨武道兼容文道的兵学思想和治国策略,使兵学从军事学上升到修齐治平之大道的地位。日本近世的兵学不仅是军事学,还兼有治国理政的政治学的特征,与军政分离的中国相比独具特色。
    • 张培锋
    • 摘要: 张勇教授的《柳宗元儒道佛三教观新论》一书以"交融"为核心,对柳宗元三教思想做出全面探讨.在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也吸收了柳宗元思想的精髓,体现着对"迹"与"心"二者的深入考察和对"文"与"道"关系的透辟阐述,即哲学研究与史学、文学研究的高度结合,以事明义,以文明道,从而新意迭出,创见纷繁,是对柳宗元学术研究的一次整体性推进.
    • 星云
    • 摘要: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的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因时已晚,慧薰禅师就说:"日暮了,就此一宿吧!"
    • 张伯伟
    • 摘要: 重审中国的文学概念,应以欧美文学概念的变迁为参照.在研究方法上,不宜将概念的演变简化为名词的演变,用文献的胪列取代意义的剖析,而应当着重考察中国文学概念变迁中的衔接点(往往也意味着转折点),并注意其在语境中的涵义.从魏晋到中唐,文学概念中的核心问题是区分"文"与"非文",判断标准落实在"为文法式",集中在"声"与"形",即声律和对偶.自中唐到南宋,问题的重心转移到区分伟大的文学和一般的文学,也就是从"文学是什么"转移到"文学应是什么",具体落实在"文道合一",此关乎文学的崇高.元代以下,又析出"诗"与"文"的区别,形成中国的"纯文学"概念.17世纪欧洲传教士首先将"文学"对译"litera-ture",影响到日本以"文学"对译19世纪中叶以下的"literature"概念,反过来又在中国广泛传播.值得重视的是,章太炎对文学的定义,具有两大"异彩".通过对旧有理论命题的"激活",进一步重新思考应当"如何研究文学",是更为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 李法然
    • 摘要: 真德秀《续文章正宗》立足于道学立场而面对古文传统,至少在两个层面上寻求理学与文章的契合点:其一,在思想内容上以"道"之"一"统领各类文章之"殊";其二,整合以"道"统领的知识体系与"文章"的外在形式.二者正好对应刘彝所说"圣人之道"中"体""用"与"文"的关系.前者反映出道学思想体系,后者则是对文道关系的处理.前一层面借由《大学》八条目的 理论框架完成了道学文章契合点的寻求,而后一层面却未取得预期效果.其中反映出理学家在处理文道关系方面存在的困惑,促成了南宋道学选本的转型,不再尝试整合古文传统,只求在道学思想体系内部获得自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