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文明

新文明

新文明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专利文献326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人民论坛、当代韩国、社会科学辑刊等; 新文明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孟繁华、冯斌、刘岩等。

新文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35.83%

专利文献>

论文:326 占比:64.17%

总计:508篇

新文明—发文趋势图

新文明

-研究学者

  • 孟繁华
  • 冯斌
  • 刘岩
  • 刘长林
  • 吴海江
  • 庄炎林
  • 徐伟轩
  • 曹娜
  • 李中元
  • 王占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海江; 徐伟轩; 蒋寒
    • 摘要: 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形态的基本向度,制度文明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之治"的现代化治理目标和制度化治理特征,也是以科学的治理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将"中国之治"的本原性和价值性研究推向新的高度的基本依据。在制度文明的范式下,"中国之治"的关键是制度之治,根本是人民之治,实质是文明之治,理想是天下之治,并由此构成"中国之治"独特的现代文明内涵。在民族复兴和百年之变彼此交织的时代,治理命题的理论自觉、治理文化的历史底蕴、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以及治理赤字的世界困局,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之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新文明的伟大实践。
    • 李玲
    • 摘要: 与一百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和西方互换了位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党,而是中国五千年文明、马列主义、现代文明等所有先进文明的集大成者,有先进的理论、先进的组织、先进的人、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方法,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先进制度.这些先进集成的磅礴力量使新中国以短短七十多年时间跨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优势.而且,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改天换地的伟大实践中又超越了传统,与时俱进,独树一帜.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关系与信息化先进生产力的匹配,将使中国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跃升为智慧型社会主义,构建出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
    • 林于良
    • 摘要: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道路不仅展现出新的规律性进程,更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路向.阐释中国道路必须上升到文明境界的高度,揭示中国道路的内在文明逻辑.唯此,方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价值指向和世界历史意义.现代资本文明在全球扩张中难以消除其内在的矛盾,必然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以及全球分裂.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地走向伟大复兴的未来,为人类文明开创新的发展路向.
    • 车玉玲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不是逻辑的演绎与书斋的思考,而是源于中国现实的迫切需求.百年前,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历史因素,也有两者在文化上的内在契合.之后,在历史的每个关键转折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经过了"蜕变",不断地自我修正与发展,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成为百年中国现代化道路建设的设计者.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意义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完成自身现代化任务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条新的现代性道路与新文明的可能.
  • 5. 新文明的中国形态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吴海江; 徐伟轩
    • 摘要: 作为一种研究的对象和范式,文明不仅是对世界整体图景的理解和把握,也映射着特定族群的个性色彩.以延宕至今的世界史审视文明的存在、变迁和突破,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路径,也是从本质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视角.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情境中,新文明具有民族叙事和世界指向的双重意义,在昭示现代文明新特质、新格局和新秩序的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文明觉醒的确证.它既遵循了人类文明自轴心时代以来阶梯演进的运动规律,彰显其对经典现代性的合理扬弃,也顺应了21世纪全球化时代多元共生的逻辑,昭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对它的历史必然性的展开.虽然新文明在世界的“整体底定”及在中国的“具体生发”是曲折的,但一方面,对轴心文明与科技—工业文明的历史批判为之提供了可依坐标;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孕育的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精神正在使之成为现实.
  • 6. 从"新社会运动"到"新文明"形态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马拥军; 刘康
    • 摘要: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揭示了与以往由短缺经济导致的危机不同的新型危机:由产能和资本的相对过剩导致的危机.在他们看来, 这表明为解决短缺问题而建立的旧的文明类型已经过时, 必须建立一种以过剩经济为基础的新文明类型.与旧文明专注于解决经济问题不同, 新文明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 而且要满足更高级的社会需要和个性需要.然而, 由于长期生活在短缺经济社会, 人们已经习惯于旧的思维方式;历史惯性主宰着整个20世纪下半叶的经济理论和政治实践, 导致经济上的消费社会和纵欲主义、政治上的新社会运动和无政府主义.虽然表面上花样百出, 但实质上人类文明的变革却在经济基础方面陷于停滞状态.经济新常态表明中国也已迈入人类文明新时代的门槛, 有可能先于西方解决导致新社会运动的那些问题.
    • 刘艳
    • 摘要: 五四新文学作家奠定了关于现代市镇和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书写的基本叙述模式.虽然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书写一直是更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样式,但是,无论现代时期还是在当代,城市书写、城市文学一直都没有消失、甚至是越来越重要的题材选择和文学样式.五四作家没有完成的文学表现现代化的都市生活的任务,经由茅盾、巴金、老舍和诸位海派作家来续写和完成.“十七年”文学的城市叙述,承继着百年来城市现代性形象的谱系,也表现出极其强烈的现代性诉求,只是表达主要限定在“公共性”和工业化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主义维度得以复苏,80年代中叶开始的先锋派文学、其后的新写实小说等,都可以见到城市书写的质素.近年来,海内外关于“文学城市”或文学“城市想象”研究,也一度成为热点,甚至已经总结出上海、深圳、广州等为书写对象的“新城市文学”的症候.新世纪海外华文作家以写作来完成他们的中国想象,无论是历史中国想象,还是现实中国想象,都可以见出其在城市文学书写方面所抵达的层面、所呈示和开启的维度.
    • 永达传媒1
    • 摘要: 中国经济似乎有个“逢8魔咒”: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产业经济遭遇重创,民营企业大规模倒闭歇业;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再一次走到了谷底;2018年,中国经济受到了内外因素的影响,再一次走到了扑朔迷离的关键时刻。在逆势中,市场如何破冰?品牌如何突围?这个冬天,亟待新的力量唤醒生机。
    • 李建臣1
    • 摘要: 若从三江师范学堂开始算起,南京大学可以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开创过许多“第一”,如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实验室,首开男女同校风尚等。1918年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科学社,1927年又创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后来的“九三学社”和中国科协等组织,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或建立。从这个角度上看,南京大学与剑桥大学堪有一比。剑桥大学是英国近代科学的圣地,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就诞生在那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