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最终采收率

最终采收率

最终采收率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工业经济、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499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油地质与工程、内蒙古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四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等;最终采收率的相关文献由26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寿山、沈焕文、王碧涛等。

最终采收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1.29%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8499 占比:98.62%

总计:8618篇

最终采收率—发文趋势图

最终采收率

-研究学者

  • 杨寿山
  • 沈焕文
  • 王碧涛
  • 赵辉
  • 陈龙
  • J.G.伦弗罗
  • J.J.施塔內克
  • R.纳思
  • S.K.沙马
  • 何颋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东旭
    • 摘要: 空(氮)气泡沫驱油技术即向油藏注入空气泡沫与相应的封堵流体,减小残余油饱和度,溶解储层中的胶质,从而提高渗透率,在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油藏以及深层油藏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现场实验已经证明,对于水驱效果不好的低渗透油藏,空(氮)气泡沫复合驱油能取得很好效果,且成功率高、风险性低、成本低廉等.
    • 代磊阳; 徐国瑞; 张晓冉; 杨劲舟; 黎慧
    • 摘要: 针对S油田D区块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冲刷引起水窜等问题,开展定位封窜高阻力泡沫组合调剖的室内实验研究.评价泡沫段塞长度、注入时机以及作用距离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泡沫段塞的连续性推进,优选单一段塞长度在0.2~0.4 PV;泡沫/活性水/泡沫交替注入能够更好地扩大泡沫的波及体积,提升调剖效果;注入时机对组合调剖阶段的采收率效果影响明显,但对最终采收率基本没有影响;改变调剖体系的注入位置,可以有效提高最终采收率,调剖体系单独定位至前缘线(油藏深部)时驱油效果较好,施工风险低.
    • 郑金定; 敖文君; 黎慧; 阚亮; 季闻; 孔丽萍
    • 摘要: 针对海上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性强,注入突进严重等问题,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聚合物驱时注聚时机、注聚浓度及注入速度等参数对非均质油藏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转注聚时机越早,采收率越高,注聚时机越早,油井高产期越早,同时油井见水更晚,使得低含水以及无水的稳定产油期得到有效延长;与空白水驱相比,聚合物浓度为1000,1750,2500 mg/L时,其最终采收率分别提高10.56%、17.38%、20.46%;聚合物注入速度越快,含水率下降的时机越早,聚合物驱见效时机越早;注入速度越低,最终采收率越高,当注入速度分别为0.3,0.6,1.0 mL/min时,其最终采收率分别为55.75%、54.82%、52.50%.
    • 王彦青
    • 摘要: 注水开发是渤海油田最重要的开发方式之一.生产水作为注水开发得主要水源,回注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为寻求最优回注方案,首先考虑在注入流体从井口经井筒至井底的过程中存在热损失,确定注入流体在地层处的温度是研究的前提,其次结合M油田静态资料和相关借鉴参数,利用数值模拟结果,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相关规律及认识.从优化方案与基础方案的最终采收率对比来看,其主要是降低水油流度比,当注入流体的温度增加时,地层处近井地带的原油温度升高,导致原油黏度降低.优化方案比基础方案采收率略有提高.
    • 高锐
    • 摘要: 在采取气田群开采模式下,低产低效平台气井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油压先于其他平台气井降低至流程压力,通过在中心平台进行流程改造降低低产低效平台的流程背压,延长了低产低效井的自喷生产期,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通过实践,对低产低效平台的整体降压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激活了低产低效井,增加产气量,提高了最终采收率,而且为后续平台的开发提供了实践经验借鉴,最终达成气田群的整体降压生产.
    • 翟龙津
    • 摘要: 化学驱是注水砂岩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接替技术,化学驱中又以聚合物驱技术最为成熟有效.其机理就是在注入水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驱替相粘度,调整吸水剖面,增大驱替相波及体积,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曙三区1975年投入开发,历经多次整体、局部加密调整,主体部位处于“双高”开发阶段,平面、层间、层内水驱动用程度差异大,2017年开始在杜18块开展聚合物驱先导试验,目前取得较好效果.
    • 孙铎; 刘灏亮
    • 摘要: 文章通过对稠油热采方式进行调研,提出在蒸汽吞吐过程中加入过渡金属能有效提高稠油的最终采收率.此方法主要利用了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对稠油的催化改质作用,通过将稠油中重质组分转为为轻质组分,降低其粘度,改善稠油流动性,使其更易于流入生产井底,从而提高稠油的最终采收率.这里选取镍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在模拟蒸汽吞吐条件下,对加入镍纳米粒子前后辽河稠油的采收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镍纳米粒子能有效提高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的采收率,将稠油最终采收率提高32.8%.然后对不同温度下,镍纳米粒子作用下的稠油蒸汽吞吐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随着温度的上升采收率不断增大,而温度达到280°C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随后幅度迅速减缓,表明在280°C下,镍纳米粒子具有最好的催化改质效果,此时稠油蒸汽吞吐的最终采收率为76.2%.
    • 张燕杰
    • 摘要: 目前我国的多数油藏中,低渗透油藏甚至特低渗透油藏占了很大的比例.目前低渗透储层的研究是油田勘探开发的一个难点,低渗透油田进入注水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导致大多数油井含水迅速上升,产量下降明显,从而导致油藏的采出程度降低.而如何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对于我国的石油的增储和增产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 韩正全
    • 摘要: 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含水率不断上升,本文通过对影响涡流工具携液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为涡流工具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 王如燕; 潘竟军; 陈龙; 宋晓; 李家燕; 陈莉娟
    • 摘要: 注蒸汽开发后期稠油油藏转火驱生产过程中,汽窜通道是制约火驱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汽窜通道分布、开采特征、火驱储层物性变化,结合火驱油墙构建和运移规律,全面分析汽窜通道对火驱生产效果的影响.汽窜通道影响火驱油墙的构建和运移、火驱见效时间、稳产时间以及累计采油量,在火驱生命周期内单井累计采油量小于600t,最终采收率低于10%,大部分的储量驱到更远的井和运移过程中被烧掉,将会降低火驱试验的最终采收率.研究结论应用到红浅1井区火驱工业化方案中,将推进火驱工业化高效开发,也将对同类型油藏的火驱开发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