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硅烷

有机硅烷

有机硅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49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251386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橡胶参考资料、腐蚀与防护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4北京国际腐蚀技术大会、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2011年中国公路养护技术大会等;有机硅烷的相关文献由960位作者贡献,包括秦亚伟、董金勇、原大治等。

有机硅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13868 占比:99.99%

总计:2514023篇

有机硅烷—发文趋势图

有机硅烷

-研究学者

  • 秦亚伟
  • 董金勇
  • 原大治
  • 吉田圭介
  • 刘栋良
  • 张千峰
  • 李侨光
  • 刘鹤
  • 王丽丽
  • 解希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佳俊; 冉景榆; 苏向东; 张杰; 韦超; 刘钊
    • 摘要: 以磷建筑石膏水化硬化体(DHPG)为基底材料,通过浸渍法进行疏水改性,研究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1,2-二氯乙烷(1,2-DCE)及正己烷(NH)发生络合反应制备的疏水涂层对DHPG表面疏水性、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吸水率及软化系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OTS用量为2 mL时,试样表面形成具有低表面张力的多孔网状结构络合物,可以有效阻止石膏中毛细孔对水分的吸收。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有机硅烷疏水涂层可有效提高DHPG的疏水性和耐水性,表面静态接触角达到139.39°,吸水率降低79.44%,软化系数提升95.45%,且该疏水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 杜歆旖; 厉刚
    • 摘要: 在液体燃料中添加高能固体硼粉是提高燃料能量密度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未经修饰的硼粉会急剧加大液体燃料体系的表观黏度,因而提高硼粉添加量的同时防止表观黏度的急剧增大,是当前固液复合燃料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研究采用4种有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硼粉进行表面修饰,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定、X射线衍射(XRD)、动态激光散射(DLS)粒径分析、热重(TG)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有机硅烷修饰硼/JP‑10复合燃料的流变性能,考察了温度对有机硅烷修饰硼/JP‑10复合燃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烷修饰可去除硼粉表面的硼酸,硼粉表面特性从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修饰硼中有机硅烷的含量低于1.5%,对硼粉热值影响不大;有机硅烷修饰硼添加到JP‑10燃料中,当硼含量高达50%时,在25°C、剪切速率为100 s-1的条件下,表观黏度低于0.3 Pa·s,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复合燃料表观黏度大小与有机硅烷侧链烷基长短有关:丙基>辛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有机硅烷修饰硼/JP‑10复合燃料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表观黏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符合幂律型方程。温度对有机硅烷修饰硼/JP‑10复合燃料的表观黏度有显著影响,两者的定量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且剪切活化能随有机硅烷侧链烷基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 王冶; 张晓思; 孙丽婧; 李冰; 刘琳; 杨淼; 田鹏; 刘仲毅; 刘中民
    • 摘要: 以异丙胺(IPA)为模板剂,3-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PZPMS)为助剂,水热合成出由纳米片组装而成的鸟巢状SAPO-5和纳米晶组装体SAPO-34.考察了模板剂、有机硅烷和硅投料量对晶化的影响,发现合成产品的晶相和形貌随有机硅烷的添加依次变为SAPO-14,SAPO-5和SAPO-5/SAPO-34的混相.固定PZPMS的量不变,产物晶相随硅烷投料量的增加从SAPO-5逐渐转变成SAPO-34分子筛.对合成的特殊形貌SAPO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对比实验揭示PZPMS与IPA的复配是获得特殊形貌SAPO分子筛的关键.此外,所制备的SAPO-34样品由于良好扩散传质性能,在甲醇制烯烃(MTO)反应中显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乙烯加丙烯选择性最高可达86.95%.
    • 王生伟(编译)
    • 摘要: 白炭黑在50年代初期就开始在轮胎中使用,起初为了提高与钢丝和帘线间的粘合力并减少生热.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原因使得白炭黑无法在更大程度上用于轮胎胶料.由于白炭黑表面存在亲水羟基基团,所以炭黑比不使用偶联剂的白炭黑可更有效地作为橡胶轮胎胎面的补强填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了双官能有机硅烷.这些双官能有机硅烷可以和白炭黑表面以及聚合物反应.一个官能团连接白炭黑表面的亲水硅醇基团,另一个官能团连接疏水聚合物.
    • 刘桂云; 杨敏
    • 摘要: 以正硅酸酯、有机硅烷偶联剂为单体,在三乙醇胺催化下,研究发现在一定反应温度和时间内,将正硅酸酯和有机硅烷以适当的比例、逐渐滴加至铝银浆溶液中,获得的钝化铝银浆明显提高了其耐热水性和耐碱性,涂膜的遮盖力良好下金属的闪光性和光泽度有所提高.
    • 申会兵; 李媛媛; 吴萍萍; 张宏玉
    • 摘要: 针对无机盐类黏土稳定剂耐水洗效果差、聚合物类高分子黏土稳定剂易吸附阻塞孔道且耐温性能差等问题,采用三甲胺与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小分子耐高温黏土稳定剂(ZWS-1)。评价了ZWS-1的防膨性能和耐温性能,考察了其与KCl的复配性能,并对其防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WS-1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反应物料硅烷与三甲胺物质的量比为1∶1.1、合成温度为90°C、反应时间为40 h、碘化钾用量为5%。ZWS-1的耐温性较好,最佳加量为1.5%。KCl可提高ZWS-1溶液的防膨率与耐水洗率。在150°C下,配方为1.5%ZWS-1+4%KCl的复配体系的黏土防膨率为98.3%、耐水洗率为91.4%。ZWS-1可以将黏土团聚为颗粒,增加黏土的稳定性;ZWS-1与黏土矿物表面的羟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与黏土表面形成化学键起到了稳定黏土的作用。
    • 王海良; 李懿祯; 荣辉; 高礼雄; 张永坡
    • 摘要: 采用接触角测试仪、红外光谱(FTIR)仪、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和分析了有机硅烷涂覆量对铝酸盐水泥砂浆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1次涂覆方式时,铝酸盐水泥砂浆试件的吸水率随有机硅烷涂覆量的增加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吸水率均降低90%以上,符合规范要求;铝酸盐水泥砂浆试件接触角随有机硅烷涂覆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试件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当有机硅烷涂覆量为250 g/m2时砂浆试件接触角达142.66°;有机硅烷渗透深度随涂覆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有机硅烷涂覆量为250 g/m2时其渗透深度可达10.73 mm.机理分析表明,有机硅烷与铝酸盐水泥砂浆只是在毛细孔内壁发生了水解缩合反应,形成了网状硅氧烷憎水膜层,并未形成新的物质.
    • 刘建辉; 王星旸
    • 摘要: 研究了以有机硅烷为还原剂选择性还原羰基的反应,在2.5 mol% C6H5BF3K,2.2 epuiv.(EtO)3SiH作用下,甲醇为溶剂,室温下将羰基还原为醇.以中等至较高产率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在羰基还原上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为羰基还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高宁萧; 徐玉龙; 刘勇
    • 摘要: 以豆奶粉为碳源,以有机硅烷为钝化剂,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碳点,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碳点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溶液为纺丝液,制备了含碳点的纳米纤维.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征了碳点性质.结果显示,所得碳点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形貌良好,碳点分散溶液在340~54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强青绿色荧光,荧光发射峰出现在550 nm处,并且随着激发波长增加有微弱的红移.
    • 苏琳娜
    • 摘要: 黏土矿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层状纳米结构特性,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但黏土矿物的亲水性表面使其对材料性能的提升产生限制,因此采用有机硅烷对黏土矿物进行表面改性是改善黏土矿物表面性质的有效方法之一.经过有机硅烷改性的黏土矿物既具有黏土矿物特有的尺寸稳定性、吸附性和阻隔性等性能,又具有硅烷分子多种功能基团的反应活性,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载体材料和环境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来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不同类型黏土矿物有机硅烷改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黏土矿物类型、有机硅烷种类和反应条件对改性黏土矿物结构的影响,同时对黏土矿物有机硅烷改性未来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