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机械球磨

机械球磨

机械球磨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8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0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454941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中国造纸学会新闻纸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广东省造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年全国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等;机械球磨的相关文献由107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尔德、胡连喜、朱云峰等。

机械球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54941 占比:99.93%

总计:455277篇

机械球磨—发文趋势图

机械球磨

-研究学者

  • 王尔德
  • 胡连喜
  • 朱云峰
  • 李李泉
  • 于洋
  • 石刚
  • 刘祖岩
  • 刘伟
  • 张茂林
  • 王传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浩源; 刘宁; 朱协彬; 曾墩风
    • 摘要: 以金属铟锭与氧化锡粉末为原料,将铟锭与硝酸、氨水进行一系列反应生成氧化铟(ITO)粉末,并采用机械球磨法以氧化铟与氧化锡质量比为97:3的标准制备ITO粉体,研究了机械球磨中的氧化锆磨介直径、球磨速度与固含量对粉体形貌与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四探针电阻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以及手持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随着固含量的增加,ITO粉体形貌由球形转变为棒性,但仍然为立方相结构;在固含量为30%,磨介直径为10 mm,球磨速度为120 r/min时可得到130 nm左右、导电性优异、可见光区域透过率高、紫外光区域吸收率高的亚微米级别粉体。
    • 陈潇禄; 袁珍闫; 仲迎春; 任浩
    • 摘要: 以三苯胺为单体,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二甲醇缩甲醛为外交联剂,通过机械球磨不同比例的三苯胺、三氯化铁和二甲醇缩甲醛,合成了PAF-106s(PAF-106a~PAF-106c,PAF: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等表征结果证明发生了聚合反应.氮气吸附结果表明,三苯胺、三氯化铁和二甲醇缩甲醛的比例影响PAF-106s的多孔性能.三氯化铁和三苯胺摩尔比从3∶1增加到12∶1时,PAF-106c的BET比表面积从PAF-106a的135 m^(2)/g增加到280 m^(2)/g.引入二甲醇缩甲醛后,PAF-106d~PAF-106g的BET比表面积随三氯化铁和二甲醇缩甲醛摩尔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273和298 K下,测试了PAF-106c的C_(2)烃吸附性能,并采用理想吸附溶液理论计算了C_(2)H_(2)/C_(2)H_(4)和C_(2)H_(6)/C_(2)H_(4)分离比.
    • 付强; 张兆阳; 江学良; 姚楚
    • 摘要: 采用机械球磨和液相超声共同作用的方法,将六方氮化硼(hBN)制备成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以水性环氧苯丙乳液作为成膜物,以hBN和BNNS为阻燃填料,制成膨胀型防火涂料。发现hBN和BNNS提高了涂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火性能,其中添加7.5%BNNS的涂料,在耐火性能测试110 min时,与未添加的相比,背温降低48°C,体现了最好的耐火性能。
    • 陈玲玲; 闫成旗
    • 摘要: 通过机械球磨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Ni-Al-Mo复合涂层,对涂层微观组织、组成成分和摩擦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7 h机械球磨制备的Ni-Al-Mo复合涂层内元素均匀分布;550°C退火后涂层中均有Al_(3)Ni金属间化合物新相生成;复合涂层中Al_(3)Ni和Mo的存在使得涂层硬度高于铝合金基体和Ni-Al涂层,Mo添加质量分数为10%、20%和30%时涂层硬度随M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分别约为105、125、167 HV;涂层硬度的增大有效降低了涂层磨损率,三种涂层的磨损率约为0.4×10^(-3)~0.6×10^(-3)mm^(3)/(N·m);复合涂层优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有效保护了铝合金基体.
    • 汤彩碟; 张甫生; 杨金来; 吴良如; 郑炯
    • 摘要: 以方竹笋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方竹笋全粉,探究机械球磨处理对方竹笋全粉理化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料质量比增加,方竹笋粒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下降,水分、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基本成分无显著变化。与未处理组相比,机械球磨处理(球料质量比为9∶1)后方竹笋全粉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分别下降了17.87%、42.71%、43.30%,粉体粒径达到最小[(11.73±0.04)μm]。随着粒径的减小,方竹笋全粉更细腻,分布更均匀,色泽更白亮,阳离子交换能力增强,休止角和滑角显著增大,堆积密度和振实密度显著减小(P<0.05)。同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机械球磨处理不会改变全粉的官能团,但会使其内部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链发生断裂,分子聚合度下降,热稳定性下降。以上结果说明,机械球磨技术可有效改善方竹笋全粉的感官性能、功能与加工特性,可为方竹笋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张效; 饶文军; 宋小兰; 张俊; 王毅; 安崇伟
    • 摘要: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超细微晶粉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以及机械感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原料TAGZT和超细TAGZT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结构特征、热分解机理和感度特性。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原料TAGZT呈针状,超细TAGZT呈无规则颗粒状,相比原料TAGZT,超细TAGZT粒径更小、球形度更高,中位直径d_(50)=3.60μm;细化后TAGZT的晶型和分子结构与原料TAGZT一致;超细TAGZT的活化能为159.64 kJ/mol,较原料TAGZT(204.45 kJ/mol)降低了43.97 kJ/mol,说明其受热更易分解,通过微分法计算得出超细TAGZT和原料TAGZT的热分解机理均为三维扩散,其动力学方程为球形对称的Jander方程;超细TAGZT的撞击和摩擦感度较原料TAGZT有显著降低,且两者机械感度均明显低于HMX。设计并制备了含超细TAGZT的推进剂配方,对其进行DSC测试和使用Cpro PEP软件计算能量性能,AP/GAP/superfine TAGZT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能量,为在推进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范召博; 郭鑫; 杨梦雪; 靳治良
    • 摘要: 石墨炔(GDY)独特的结构优势使其具有理想的吸光性和导电性,较好的透光性、导电性、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热导率等.与无带隙的石墨烯相比,GDY带隙为‒0.46‒1.32eV,因此在电子、催化、光学和机械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六卤苯(C_(6)Br_(6))与碳化钙(CaC_(2))为主要原料,乙酸铜和Pb(PPh_(3))_(4)为催化剂,采用简单的球磨机械力化学耦合法,使前驱体C_(6)Br_(6)和CaC_(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球磨反应中耦联,然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去除未完全反应的前驱体,再使用强酸将催化剂去除,最终得到了高纯度的GDY.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对制得的GDY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GDY.将GDY与CdSe纳米粒子耦合,构建了GDY/CdSe 2D/0D异质结,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析氢反应.GDY独特的二维(2D)结构为CdSe纳米粒子提供了分散平台,有效阻止了CdSe纳米粒子的团聚.稳态瞬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CdSe与GDY耦合形成的复合催化剂被光激发后产生的瞬态荧光由激发态回到基态的时间大大缩短,这表明复合催化剂光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通过催化剂间异质结形成的电子转移通道迅速转移,并参与析氢反应.在瞬态光电流测试中,GDY/CdSe-20(CdSe与GDY质量比为20%)复合催化剂的光响应强度最大,且GDY/CdSe-20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有利于析氢反应进行.此外,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GDY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快速有效地将CdSe中产生的光电子转移到析氢反应中.复合催化剂GDY/CdSe-20的析氢活性为6470μmol g^(-1) h^(-1),分别是纯GDY(14μmol g^(-1) h^(-1))和纯CdSe(157μmol g^(-1) h^(-1))的462倍和41倍.利用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光照前后各元素的结合能,考察了各元素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并推测光电子的转移路径,提出了可能的析氢反应机理.综上,本文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石墨二炔,简化了GDY的制备方案,为大规模制备GDY提供了参考.
    • 孙润哲; 王正权; 端仁杰; 朱晨勃; 高建哲; 王维伟
    • 摘要: 机械球磨和化学合成法制备的矿物纳米颗粒在化学组成、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为研究2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对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采用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蛇纹石颗粒与纳米高岭土颗粒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粒径为200~800 nm的合成纳米蛇纹石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低,球磨高岭土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大;合成纳米蛇纹石颗粒和有机钼减摩剂(MoDTC)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润滑性能,在110~130°C温度下,相比纯合成纳米蛇纹石颗粒,复配润滑油的摩擦因数降低约52%,相比MoDTC,复配润滑油磨痕宽度减少约13%;150°C试验温度下,合成蛇纹石、球磨蛇纹石、合成高岭土与MoDTC复配促进摩擦表面MoS的生成,进一步降低摩擦因数;合成纳米颗粒形状圆润,没有尖锐棱角,对摩擦表面犁削作用小,相比球磨颗粒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效果。
    • 李育川; 郝刚领; 王金; 王伟国; 王新福; 汪聃
    • 摘要: Ni-Al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在多种领域具有明确的目标需求.粉末冶金技术是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一种重要选择.探索烧结过程中Ni-Al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和转变过程,明确固相扩散反应发生温度和金属间化合物种类对调控烧结工艺和优化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内耗技术系统研究了Ni-Al粉末混合物压坯烧结过程的内耗行为.在内耗-温度谱上观察到一个显著内耗峰,随测量频率的增大而降低,但峰温无明显频率依赖性.同时,内耗峰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向高温方向移动且峰值增加.分析认为,该峰与升温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NiAl3和Ni2Al3的形成有关,属于典型的相变内耗峰.此外,机械球磨可调控Ni-Al粉末混合物的微观结构,内耗峰随球磨时间增加向低温方向移动且峰值降低,表明固相扩散反应可在低温区域以较低速率进行.这与球磨过程中粉末颗粒的细化、粉末混合物的片层化、固溶度和表面能的提高以及缩短的原子扩散路径有关.同时也表明机械球磨可有效降低固相扩散反应起始温度进而降低烧结温度.
    • 张阳琳; 罗自贵; 胡晓明; 冯波; 李如松; 樊希安
    • 摘要: 以微米级Cu粉为基体相,纳米Al2O3颗粒为绝缘相,采用机械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Al2O3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电阻率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Cu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随Al2O3含量增加,Al2O3包覆层对Cu基体的包覆效果逐渐提升;当w(Al2O3)为5% 时,Al2O3/Cu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较高,为85.92 W/(m·K),但电阻率偏低,仅为12.6 m?·cm.当w(Al2O3)增加至15% 时,虽然Al2O3/Cu复合材料的密度降至6.69 g/cm3,孔隙率较高,但电阻率显著提高至2.09×108 m?·cm,约为Cu电阻率的1011倍,且热导率为7.6 W/(m·K),明显高于传统金属基板的热导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