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显微硬度

显微硬度

显微硬度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361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1篇、会议论文435篇、专利文献35224篇;相关期刊669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282种,包括第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等;显微硬度的相关文献由95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平、田保红、康布熙等。

显微硬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1 占比:8.02%

会议论文>

论文:435 占比:1.12%

专利文献>

论文:35224 占比:90.85%

总计:38770篇

显微硬度—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虎; 莫永达; 娄花芬
    • 摘要: 采用真空熔铸和冷开坯工艺,通过优化形变热处理工艺,调控基体晶粒尺寸、第二相的析出及分布状态,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结果表明,经过400°C/2 h一次时效处理后,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的显微硬度可达356 HV,此时导电率为14.5%IACS.透射电镜分析表明,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第二相的析出演变规律为富Ti相→颗粒状β′-Cu_(4)Ti相→颗粒状β′-Cu_(4)Ti相+片层状β-Cu_(4)Ti相→片层状β-Cu_(4)Ti相,其中颗粒状β′-Cu_(4)Ti相是最重要的强化相,片层状β-Cu_(4)Ti相会导致合金强度下降,但可以提高导电率.采用二次时效能够进一步优化Cu-3Ti-0.1Mg-0.05B-0.05La合金的综合性能,在合金强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导电率.450°C/8 h一次时效+50%冷轧+400°C/1 h二次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了341 HV和20.5%IACS.
    • 付龙虎
    • 摘要: 目的对420不锈钢焊缝进行激光热处理,研究微观结构对焊缝硬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光纤激光对420不锈钢进行焊接,然后采用激光对焊缝进行热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焊缝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采用显微硬度仪测试焊缝的硬度,采用拉力机对焊缝接头进行抗拉强度测试。结果随着激光加热功率的提高,焊缝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激光加热速度的降低,焊缝抗拉强度逐渐增加。当激光加热功率为500 W、加热速度为5 mm/s时,焊缝抗拉强度达到667 MPa。结论采用激光对焊缝进行热处理后,焊缝微观组织中晶粒尺寸变大,焊缝硬度降低,有利于焊缝抗拉强度的增加。
    • 傅佳云; 刘延辉
    • 摘要: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VHX-600型超景深三维数码显微分析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PARSTAT 4000a电化学工作站和显微硬度计检测了涂层的宏观形貌、微观结构、耐蚀性能、成分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涂层由FCC相和富Cr和Fe的σ相组成,呈典型的枝晶形态,枝晶区为FCC相,枝晶间为σ相;与基体相比,CoCrFeNi合金涂层的硬度更高,耐蚀性更好。
    • 姜高强; 崔承云; 魏礼桢; 崔熙贵
    • 摘要: 为了解决H13热作模具钢在锻模和热挤压模等领域因发生脱模剂腐蚀而失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激光熔覆技术来探究Fe基合金粉末对H13钢综合性能的强化效果,并系统研究了扫描速度、搭接率和熔覆层数对涂层的相位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涂层的截面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涂层主要由α-Fe、γ-Fe、M_(23)C_(6)和M_(7)C_(3)相组成;高的扫描速度下γ-Fe来不及完全转化为α-Fe,但高搭接率的延迟凝固作用促进了γ-Fe的转化;第2涂层减弱的衍射峰是由于少量基体元素的扩散而导致碳化物减少;涂层中主要合金元素Fe与Cr、Si、Mo、C分别在晶粒和晶界中交替增减,归因于Cr、Si、Mo和C等元素向晶界处沉积。相较于基体,涂层的硬度明显提升,提升率分别为197.7%、204.5%、68.2%和145.5%。高的扫描速度对耐腐蚀性影响较小,高的搭接率和多层熔覆对耐腐蚀行为有积极意义。
    • 屠艳; 李国锐; 谢地辉; 张永康
    • 摘要: 针对海上风电管类零件的修复问题,采用电弧焊复合激光冲击锻造工艺对Q235钢管进行修复。研究激光冲击频率对焊缝几何形貌、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同时将电弧焊复合激光冲击锻造与电弧焊修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焊缝的熔宽和熔深随激光冲击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余高和余高因数随频率的增高而减小,熔合区、部分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随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与电弧焊修复相比,电弧焊复合激光冲击锻造获得的熔覆层金相组织更细小,表面微裂纹明显减少,显微硬度更高(平均显微硬度提高9.39%)。
    • 刘晓初; 黄建枫; 高伟林; 黄伟锋; 萧金瑞; 李萍; 吴俊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强化研磨加工时间下GCr15轴承钢的干摩擦性能,首先采用强化研磨机对GCr15轴承钢板进行不同喷射时间的强化研磨加工,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不同强化研磨时间下样品的截面显微硬度;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了强化层的厚度和磨痕的表面形貌;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不同强化研磨时间下的GCr15轴承钢样品进行40 N和80 N载荷下的干摩擦磨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强化研磨加工时间的增加,材料表面的显微硬度逐渐增大;表面强化层的厚度与加工时间成正比;样品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与强化研磨加工时间成反比。在相同载荷条件下,强化研磨加工时间越长,轴承钢的干摩擦系数越低,磨损量越小,干摩擦性能越好。
    • 李雅寒; 雷卫宁; 邓瑶; 王剑桥; 钱海峰; 牟志刚
    • 摘要: 利用具有高度扩散性和传质的超临界CO_(2)流体辅助双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Ni–r G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较优的双脉冲电参数组合,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正反向脉冲平均电流密度和正、反向脉冲占空比对Ni–rGO复合镀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当正向脉冲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分别为7 A/dm^(2)和0.35,反向脉冲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分别为1.2 A/dm^(2)和0.25时,所得的Ni–r GO复合镀层表面平整、致密,显微硬度达到895 HV。
    • 曾镜灵; 余龙溦; 林超辉; 张永康; 范运鹏
    • 摘要: 吊臂是大型海工绕桩吊机的主要承重部件之一,吊臂材料的表面强化和优选研究对绕桩吊机的高质量、高强度制造起着重要作用。选取Q235、Q345、Q550三种钢材作为吊臂制造的研究材料,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进行表面处理,对比冲击前后材料的表面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结果表明:三种钢材经激光冲击强化后,残余应力分别提高500%、346.7%、192.9%,表面粗糙度值分别提高15.5%、3.5%、13.3%,显微硬度分别提高15.9%、17.3%、13.2%,抗拉强度分别提高6.1%、7.5%、5.0%。通过综合考虑三种钢材的性能指标数据及吊臂的实际应用场景,选择Q345钢作为吊臂制造材料的加工效果最优。
    • 李海升; 刘坤; 李文亚; 吴东; 颜华
    • 摘要: 为推动冷喷涂技术在航空防护涂层领域的应用,采用氮气冷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CuNiIn涂层,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微动磨损试验机对涂层宏/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微动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靠近基体,涂层致密性越好,整体涂层孔隙率约为2.8%,涂层微观组织较粉末原始组织有一定细化;涂层硬度值自基体向表面沿厚度方向有增大的趋势,靠近基体一侧硬度平均值为274 HV_(2N),靠近表面的涂层硬度稳定在300 HV_(2N)左右;微动位移较小时,涂层失效机制主要是黏着磨损,磨损形貌为椭圆形,微动位移较大时,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形貌接近圆形。
    • 李海涛; 韩贵生; 戴姣燕; 徐金富
    • 摘要: 为了使得工程上常用的零部件保持自身韧性的同时提高其表面的耐磨性,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二元硼氮合金化层,优化了工艺参数,研究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增大,合金化层硬度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1.5 kW、500 mm/min、50%时硬度分别达到最大值954,885,882 HV_(2N),随B∶N(质量比)中B的含量提高,合金化层硬度逐渐上升;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5 kW,扫描速度500 mm/min,搭接率50%,经最优工艺处理后的合金化区组织由Fe_(2)N、Fe_(2)B、FeB、Fe_(7)C_(3)、γ-(Fe,N)等化合物和固溶体组成,以柱状晶和胞状晶为主,厚度约为600μm,平均硬度为1023 HV_(2N),热影响区组织由少量针状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等组成,厚度约为250μm,硬度由967 HV_(2N)到265 HV_(2N)呈梯度分布;合金化层的摩擦系数约为0.4519,磨损率为0.4231×10^(-14) m^(3)/(N·m),是基体的1/9左右,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并伴有黏着磨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