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906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河北中医、环球中医药、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七届全国经方论坛、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世晓、石月萍、贾洪涛等。

枳实薤白桂枝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906 占比:98.56%

总计:7007篇

枳实薤白桂枝汤—发文趋势图

枳实薤白桂枝汤

-研究学者

  • 孙世晓
  • 石月萍
  • 贾洪涛
  • 赵楠
  • 陆曙
  • 何庆勇
  • 冯月男
  • 刘姝伶
  • 刘松楠
  • 姜晓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林; 曾凤
    • 摘要: 通过对枳实薤白桂枝汤在宋校《金匮要略》《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文献记载的对校研究,参考《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医心方》相关内容,发现该方在汉唐五部医书中主要有两个版本:“薤白半斤”“水五升”煎煮时间短、服用量小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适用于“心中痞”的轻症胸痹,以《金匮要略》《外台秘要》中的该方为代表;“薤白一斤”“水七升”煎煮时间长、服用量大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适用于“心中坚痞急痛”的重症胸痹,以新雕本《千金方》《医心方》中的该方为代表。而通行本宋校《备急千金要方》中该方用量用法与主治不相符,推测为宋人所改。提示:要充分认识宋校医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对方剂关键信息的研究考证,切忌局限于某一文本以偏概全,而是应当以方剂文献为切入点,探讨北宋校正医书局中医古籍整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做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扎实做好基础性考证,是当今方剂研究特别是古方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
    • 聂志敏; 刘中勇; 陈智华; 黄长水; 刘火林
    • 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稳定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稳定型冠心病共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西医内科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运动耐量、心绞痛积分、中医症候积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内皮素-1(ET-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脏运动耐量、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绞痛积分、中医症候积分、ET-1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疗效更佳,在稳定病变、减少不良反应及改善预后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 丹丹; 李营; 辛鑫; 王毅
    • 摘要: 该文阐述“阳化气,阴成形”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浅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该文认为“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表现,冠心病由“阳化气,阴成形”失衡所致,治疗该病当以温阳化气为要。临床实践中,以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结合标本缓急及兼夹邪气灵活用药、随证加减,使患者阴阳平衡,形气相得,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李明潺; 杨红素; 徐家山; 曲珍妮; 段宏泉; 董林毅; 孙露
    • 摘要: 枳实薤白桂枝汤收录于国家经典名方目录,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有助于方剂中关键成分的发现与量质传递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指认枳实薤白桂枝汤中的Q-marker,进行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和相似度分析,计算方剂出膏率和关键成分的含量转移率。最终指认大麦芽碱、麦角甾苷、新北美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异米拉素、苜蓿素、厚朴酚、和厚朴酚为枳实薤白桂枝汤Q-marker,18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结果均大于0.92,平均出膏率为17.06%,关键成分的转移率以腺苷、辛弗林、桂皮醛、厚朴酚、和厚朴酚计算分别为87.49%、79.95%、25.04%、6.18%、8.80%。实验确定了枳实薤白桂枝汤质量标志物,结合指纹图谱及关键成分的量质传递研究,为枳实薤白桂枝汤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 王盼; 牟荣; 鄢必新; 王婷婷; 李敏; 秦思莲; 徐云
    • 摘要: 目的建立枳实薤白桂枝汤基准样品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方法优选煎煮工艺,在“尊古”前提下,实现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保证物质基准的质量稳定。方法在参考古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研究手段,以柚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为指标,建立基准样品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加不加盖、浸泡时间、煎煮火候、煎煮时间、干燥方式5个因素为参数,以出膏率和指标性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最佳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枳实薤白桂枝汤基准样品最佳工艺参数为:取枳实、厚朴,加水1000mL,加盖煎煮,武火煮沸,文火煎至煎液体积为400mL,100目筛网过滤,煎液加入薤白、瓜蒌、桂枝,武火煮至3沸(1h),100目筛网过滤,得汤液约200mL,减压浓缩至100mL,冷冻干燥,即得。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参数稳定可行,为枳实薤白桂枝汤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 孙新新; 常立萍; 石锐; 于克英; 宋柏林; 曹力元; 闫晓丽
    • 摘要: 目的探索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复方制剂对冠心病(CHD)高风险人群阳气虚滞证的临床疗效,从而丰富胸痹心痛病“阳微阴弦”核心病机的理论内涵。方法将144例CHD高风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2例。给予相应的常规西医治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他汀类药物、胰岛素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复方制剂(人参9 g,薤白12 g,桂枝9 g,枳实9 g,白芍9 g,甘草6 g),疗程为1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情况,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客观评价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复方制剂临床疗效。结果12 w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TC与LDL-C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胸闷、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头晕、胁肋闷胀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7.14%)明显优于对照组(47.89%,P<0.05)。治疗组在改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复方制剂方合并西医常规用药治疗阳气虚滞型冠心病高风险人群,比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更佳。
    • 闫浩; 刘潇潇; 孙轲强; 左振宇; 刘靖丽; 宋逍
    • 摘要: 目的:探究复方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基因卡片(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的靶点基因,将药物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映射;采用Cytoscape 3.7.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图,寻找关键作用成分.运用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互作核心基因.将关键作用成分与核心基因中的前3个做分子对接.利用Biocon-ductor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有效成分61个,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104个;Cytoscape 3.7.1网络得到候选化合物47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核心基因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 (MAPK8)、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子对接香蜂草苷、新橙皮苷、菠菜甾醇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涉及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乙型肝炎(Hepatitis B)、流体剪切力及动脉硬化(g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通路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以多成分、多基因、多通路的复杂形式发挥其药效作用,为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王苇; 郭媛媛; 连雅君; 葛斐林; 李佳怡; 王添全; 曹俊岭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枳实薤白桂枝汤进行研究,探讨其治疗肺栓塞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药物成分的体内过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ADME]属性,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瓜蒌、薤白、枳实、桂枝及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中医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CM)和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进行补充,筛选中药活性组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肺栓塞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构建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枳实薤白桂枝汤-肺栓塞-通路"网络.结果: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肺栓塞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柚皮素及咖啡酸等,核心靶点为CYP1B1和DRD2等.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肺栓塞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血小板活化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其功能主要为调节血红素结合、蛋白激酶活性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肺栓塞的可能的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可为后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提供线索及依据.
    • 金星
    • 摘要: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范畴,枳实薤白桂枝汤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中医药治疗方剂,具有通阳散结之功效,本研究主要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学认识、枳实薤白桂枝汤的药理作用及枳实薤白桂枝汤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
    • 李丰涛; 刘丹丹
    • 摘要: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痰阻心脉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questionnaire,SAQ)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plasma atherogenic index,AI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6.4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AQ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Hcy、AIP低于本组治疗前,SOD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hs-CRP、Hcy、AIP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痰阻心脉证,可有效缓解患者慢性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强机体对氧化物的清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