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被演替

植被演替

植被演替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0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5663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第四纪研究、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九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等;植被演替的相关文献由9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克林、程积民、上官周平等。

植被演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4.68%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5663 占比:95.00%

总计:5961篇

植被演替—发文趋势图

植被演替

-研究学者

  • 王克林
  • 程积民
  • 上官周平
  • 刘国彬
  • 刘淑娟
  • 张伟
  • 李承森
  • 舒世燕
  • 蒋忠诚
  • 薛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小明; 田起隆; 孙景梅; 王浩嘉; 王妙倩; 易海杰; 何亮; 张晓萍
    • 摘要: 为明确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长期恢复的土壤碳汇效应,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子午岭地区150年以来8个植被演替序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植被因素。结果表明:从农地演替到气候顶级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 Mary.)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明显增加,表现为演替前期(草本群落)快速增加,后期(乔木群落)趋向稳定的变化特征。剖面上来看,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迅速减少。0—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20,20—40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表明土壤有机碳积累存在明显的表聚效应。枯落物蓄积量与细根生物量均随演替时间呈现出增加的变化特征,前者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0—5 cm土层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演替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不同土层之间土壤有机碳储量线性相关关系显著(P<0.001)。植被长期演替具有显著的土壤碳汇功能。未来黄土高原地区林、草地的恢复应根据植被带的分异规律,促进自然演替,以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的土壤碳汇潜能。
    • 罗雨溪; 孔德兵; 王永欣; 曹婷; 张韵芝; 李厚德
    • 摘要: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与储量估算是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关键研究领域之一。以西南典型低山喀斯特槽谷小流域内四种典型植被演替阶段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类型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9.12~12.37 g/kg,有机碳储量为41.55~60.42 Mg C/hm^(2)。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其中在植被类型上表现为林地>耕地>灌丛>草地,在垂直方向上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30 cm土层深度内,林地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为60.42 Mg C/hm^(2);与林地相比,研究区内草地类型的固碳潜力最大,可达18.87 Mg C/hm^(2);灌丛地次之,为12.37 Mg C/hm^(2);耕地最小,仅为2.73 Mg C/hm^(2)。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研究区内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具有显著影响,植被演替将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截获,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储量。
    • 杨雪; 晏昕辉; 李美慧; 拓行行; 张博; 温仲明; 李伟
    • 摘要: 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产力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但较少关注时间尺度上二者的关系。本研究以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40年的定位观测试验,利用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作为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指标,地上生物量作为地上生产力的衡量指标,通过局部加权回归(Loess)、一般线性模型(GLM)等分析方法,检验物种丰富度、植物多度和地上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40年,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整体表现为“单峰”状,即演替前期(1982—1993)上升、演替中期(1994—2011)相对平缓,演替后期(2012—2021)下降的变化模式,而植物多度则整体呈上升趋势。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多度-地上生物量之间均表现为“单峰”关系;物种丰富度与植物多度之间则表现为“倒单峰”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因演替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耿冰瑾; 王舒菲; 曹银贵; 郭春艳; 郭东罡; 赵冰清; 白中科
    • 摘要: 平朔矿区是中国首个露井联采的亿t级矿区,剧烈的采煤活动导致矿区局部植被彻底损毁,植被重建是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保障,目前针对长期复垦序列下矿区复垦地植被重建特征与演替规律的研究较少。以复垦年限分别为6 a、7 a、25 a和27 a的复垦排土场和原地貌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复垦年限下复垦地的植被重建特征,并与原地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重建工作显著提高了复垦地的物种丰富度,各复垦地乔灌植株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原地貌。但在重建植被演替过程中,并非随复垦年限增加,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复垦地Shannon-Wiener指数随复垦年限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该值在R-25a样地达到峰值(0.62),其与复垦地的植物物种组成及其自身生长习性、土壤条件、降水等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等息息相关。(2)从乔木植株的生长状况来看,刺槐作为先锋树种,是植被重建时可优先选择的乔木树种。从复垦地草本植株组成来看,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为主,占比77.78%;从草本植株的重要值来看,草本优势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主,硬质早熟禾(Poasphondylodes)、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紫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鹅观草(Roegneriakamoji)为明显优势种,其为复垦时优先考虑的草本物种。(3)复垦地的总地上生物量89%以上取决于乔灌地上生物量,其随复垦年限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并且逐渐接近于原地貌。R-6a、R-7a、R-25a和R-27a样地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原地貌(OL)样地的27.55%、52.44%、36.55%和68.84%,在R-27a样地达到最大值(5.9710 kg/m^(2)),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复垦年限增加复垦地的植被生长状况和复垦效果逐渐变好。因此开展不同年限复垦地植被重建特征及其演替规律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土地复垦效果,其可为该矿区或类似矿区未来进行植被重建工作时应如何选择适宜的植物物种和制定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提供一定参考,进而提升复垦地植被恢复的速度与效果。
    • 齐乌云
    • 摘要: 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壕沟淤土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喇家遗址使用时期在遗址周边山地丘陵、河流阶地及河漫滩地带,主要分布针阔混交林草原植被,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中,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偏早阶段气候温和偏湿,发育阔叶植物和针叶植物含量相差不大的森林草原植被,但到了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偏晚阶段,在其森林草原植被中,以松为主的针叶植物花粉含量急剧增多,阔叶植物花粉含量减少,冷杉花粉增多,气候明显变冷变干,河流下切加深,地下水位下降,河流阶地面干旱少雨,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作物产量降低,古人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不得不另想补救措施。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是喇家先民经济形态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当时没有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文化的交流、传播和迁徙活动,喇家先民可能会更多地选择以狩猎、采集、捕捞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因此,喇家遗址齐家文化选择的农牧混合模式是环境变迁和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产物。
    • 李琳; 杜倩; 刘铁男; 王琪瑶; 梁素钰; 田松岩; 柳参奎
    • 摘要: 为探寻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对松嫩平原盐碱地自然演替序列和人工恢复后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演替序列下,随着植被从碱斑光板地演替为羊草顶级群落,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水平显著增加(P<0.05),96 h每孔平均吸光度(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从0.04增至0.61,Shannon多样性指数(H)从1.43增至3.20,Simpson优势度指数(D)从0.70增至0.96,McIntosh指数(U)从0.75增至4.03。人工恢复后,草本及灌草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数量最多,人工林植物群落利用碳源数量降低。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AWCD、Shannon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及McIntosh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密度、pH和总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 张宁; 里欣诺; 马榕悦; 毛伟伟
    • 摘要: 以抚顺西露天矿北帮工厂拆迁遗留废弃地为研究对象,2007年建植了火炬树林、刺槐林、针阔混交林的植被生态修复工程,2021年对该废弃地平台上的三种植物群落样地进行调查与总结,研究该废弃地生态修复后经过十多年的植物群落演替的情况,为矿山等废弃地植被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吴丽品; 任立皇; 许晓嵩; 赵文廷
    • 摘要: 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对矿山废弃地人工辅助植被恢复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均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了探索京津冀地区矿山排渣场植被演替规律,以京津冀地区典型矿山为例,运用典型样地和样方法,在详细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矿山排渣场自然恢复50年内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年内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呈波浪状,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再增加;先锋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种群从藜→蒿草;植物种群变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林木混合阶段→林木阶段。可见,矿山排渣场植被自然恢复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基于植物自然演替规律,首年内宜种植一年生草本类植物,有利于促进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进程。
    • 李玉辉; 章程; 庄晓东; 丁文荣; 俞筱押
    • 摘要: 喀斯特和岩溶科学术语源于欧洲和中国对同一客观实体(碳酸盐岩地形)的认知历史和差异性定位。中国岩溶研究从聚焦岩溶系统溶蚀动力的解构性工程属性和资源利用研究转向全面融合岩溶动力、岩溶生物地球化学、岩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岩溶系统建构属性研究。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中,中国岩溶研究发现和深化了岩溶系统“解构”和“建构”的矛盾运动机制,而人类活动影响着这对矛盾运动的时空尺度和效应,并将其转化为包括岩溶石漠化治理的区域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深度研究控制小流域岩溶生态系统解构的侵蚀基准面自然演化与人为影响的规律和制约岩溶生态系统建构的植被演替(生物群落生产力提高)间的矛盾对立运动规律,将有助于岩溶山水田林湖草生态共同体建设,服务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化。
    • 王金秀; 史旭曾; 赵苓; 濮永胜; 李强; 马丽
    • 摘要: 为揭示西双版纳布朗山植被恢复过程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蛛蜂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与植被恢复程度的关系,并对蛛蜂作为生态环境指示物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在布朗山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采用马氏网、黄盘等诱集法系统调查研究了草丛、稀树草丛、次生林、天然林4类逐步演替生境中的蛛蜂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共采集到蛛蜂个体2584头,隶属3亚科7族30属121种,其中某类生境特有的蛛蜂有53种,占总物种数的43%.次生林蛛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3.03),天然林次之(2.97),草丛最低(2.43),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趋势一致,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则相反.采用Jaccard相似系数进行蛛蜂群落相似性比较,植被演替阶段越相近,蛛蜂群落组成越相似.研究结果表明,蛛蜂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与植被群落及其演替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恢复植被的演替,蛛蜂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各蛛蜂物种的个体数分布越均匀,优势种的优势程度越下降;IndVal指示值分析结果表明:布朗山植被恢复过程中,新沟蛛蜂待定种1 Eopompilus sp.1和新沟蛛蜂待定种3 Eopompilus sp.3可分别作为草丛生境与稀树草丛生境的指示物种,奥沟蛛蜂待定种1 Auplopus sp.1、舟山奥沟蛛蜂Auplopus chusanensis、扁腹沟蛛蜂待定种1 Minagenia sp.1、红股扁腹沟蛛蜂Minagenia fulvifemoralis 4种蛛蜂可作为草丛、稀树草丛、次生林、天然林4类生境变化的监测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