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椎间盘镜

椎间盘镜

椎间盘镜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81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7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85678篇;相关期刊298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颈腰痛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创伤骨科会议、第五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等;椎间盘镜的相关文献由194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春霖、张伟、练克俭等。

椎间盘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7 占比:0.86%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5678 占比:99.10%

总计:86455篇

椎间盘镜—发文趋势图

椎间盘镜

-研究学者

  • 张春霖
  • 张伟
  • 练克俭
  • 丁真奇
  • 廖中东
  • 刘德胜
  • 孙明举
  • 康两期
  • 张大海
  • 林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游正秋; 张中卒; 王群波
    • 摘要: 背景: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是椎间盘手术区域出现的囊性病变,一般在患者术后早期进行MRI检查时发现,目前关于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的资料不足,其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椎间盘切除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椎间盘切除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5-60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中,5例行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手术,2例行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手术,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但术后症状均再次发作,术后MRI发现原手术区域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并与椎间盘内相通,确诊为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MRI发现平均时间为椎间盘切除后32 d;(2)对于7例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患者,4例给予止痛消肿、卧床休息等对症处理,1例行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手术,2例行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MRI示原假性囊肿明显缩小;(3)结果提示,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常见于椎间盘切除后早期,MRI可作为首选检查,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介入或者手术治疗,预后均较好。
    • 胡广倩
    • 摘要: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长时间保持坐姿不良的姿势,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患者的年龄也不断年轻化[1,2]。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案,尤其是椎间盘镜或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愈加广泛[3],术后患者仍然需要系统有效的康复护理以消除疼痛以及预防粘连、增强脊柱稳定性、巩固手术效果[4]。既往临床上康复训练内容较为单一,且以腰背肌肉功能训练为主,对核心肌群康复训练的重视不足。
    • 王彬; 何鹏; 刘晓伟; 武振方; 许斌
    • 摘要: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ED)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学习曲线,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的推广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9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接受MED治疗患者50例(MED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2±11.0)岁,体重指数(BMI)(24.7±2.1)kg/m^(2),手术节段L4/528例,L5/S122例,症状持续时间(3.8±0.8)年;接受UBED治疗患者50例(UBED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4.7±14.6)岁,体重指数(BMI)(25.1±3.0)kg/m^(2),手术节段L4/527例,L5/S123例,症状持续时间(4.0±0.2)年。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转为开放手术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前与术后1 d C反应蛋白改变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术后12个月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UBED组在术后1 d腰背痛VAS评分低于MED组(P0.05)。UBED组在手术例数到14例时手术时间达到总体中位数,而MED组需要23例,UBED组学习周期短于MED组。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UBED虽然创伤较大,但学习周期短、短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而在长期随访中,两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钱选昆; 黄合飞; 武成聪; 刘克廷; 欧华; 张金鹏; 任静; 万建杉
    • 摘要: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计算机导航引导下脊柱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可视化、精准化等特点,此次试验进一步探索研究。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完成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30例采用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通道下手术(微创组),与同期3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的患者进行比较。收集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随访患者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置钉准确率及植骨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滑脱节段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微创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微创组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随访微创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小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置钉准确率微创组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⑥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复查未见明显内固定无松动、折断或异常活动等情况,末次随访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⑦提示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相比,计算机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下床时间早、术后恢复快、置钉准确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较好选择。
    • 丁俊峰; 张贤
    • 摘要: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PEID)与椎间盘镜(microendoseopic dis-cectomy MED)下治疗单侧L5/S1椎间盘突出症早中期疗效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科L5/S1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ID(24例)和MED(23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获得(11.9±1.3)月随访.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照射次数、手术切口和平均住院时间;选取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间点,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进行腰腿痛程度评估;采用功能障碍Oswestry指数(ODI)于术前、术后1年进行腰椎活动功能评定;术后1年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PEI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MED组(P<0.05);两组术中X线照射次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和MED组组内患者术后随访时间点腰腿痛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PEID组和MED组组间相比,PEID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MED组(P<0.05);PEID组和MED组组间ODI评分在术后1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PEID组优良率为95.8%,MED组优良率95.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ID与MED治疗L5/S1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疗效相当,但PEID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微创优势.
    • 钱选昆; 黄合飞; 武成聪; 刘克廷; 欧华; 张金鹏; 任静; 万建杉
    • 摘要: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计算机导航引导下脊柱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可视化、精准化等特点,此次试验进一步探索研究.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完成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30例采用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通道下手术(微创组),与同期3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的患者进行比较.收集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随访患者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置钉准确率及植骨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滑脱节段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微创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微创组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④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随访微创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小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置钉准确率微创组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⑥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复查未见明显内固定无松动、折断或异常活动等情况,末次随访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⑦提示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相比,计算机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下床时间早、术后恢复快、置钉准确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较好选择.
    • 李国剑
    •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腰间盘切除术(MSLD)、椎间盘镜(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单节段 LDH 患者 110 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 MSLD 组和MED 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MSLD 组的手术时间长于 MED 组,切口长度长于 MED 组,恢复工作时间长于 MED 组,P 0.05。MSLD 组的 VAS 评分高于 MED 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 > 0.05。两组优良率比较,P > 0.05。结论:两种术式各有优劣。
    • 张晓艳; 李世仙; 陈颖; 刘芳; 蒋从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修复术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2例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修复手术患者实施详细术前宣教、正确指导正确术中配合、预防观察术后并发症、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及出院随访等围术期护理.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疼痛控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修复破损的纤维环组织其早期临床效果显著,护理人员更新理念,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和处置配合是此项新技术能更好推广应用,服务更多病患的前提保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