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教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7篇、专利文献11篇;相关期刊291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人民论坛、中国德育等; 止于至善的相关文献由34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莉(指导)、谢铠壕、于坚等。

止于至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7 占比:97.30%

专利文献>

论文:11 占比:2.70%

总计:408篇

止于至善—发文趋势图

止于至善

-研究学者

  • 王莉(指导)
  • 谢铠壕
  • 于坚
  • 傅佩荣
  • 刘兆伟
  • 刘北芦
  • 刘玲媚
  • 吴中天
  • 周周
  • 夏文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越; 刘庆凯
    • 摘要: 锦州市国和小学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为引领,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奠定终身学习基础”的办学思想,历经百年沧桑,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硕的教育成果。2021年上半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切。
    • 摘要: 陈仓大地,渭水河畔,草木蔵蕤,书声琅琅,宝鸡市新福园中学依河而建,已历八载春秋。学校2013年9月建成招生,总投资八千多万元,占地面积3068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10平方米,绿化面积13672平方米,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学校选址科学,远离闹市,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建有教学楼三栋,办公楼、综合楼、试验楼各一栋,设有31个部室,功能齐全,雌达标。
    • 夏文斌
    • 摘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大学就被寄予很高的文化期待,探寻人生的真谛,把握世界的规律,学会与人相处,所有这些都可能在大学寻找到答案或者至少是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文化价值是大学的首要价值,如果大学没有文化内涵,就可能如工厂流水线生产产品一般,失去应当有的意义。
    • 张慧菱
    • 摘要: 《大学》浓缩了中国古人从个人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定天下的大智慧。实现大学之道的途径为"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中个人修身和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是"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最后达到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大学》中的修身治国思想有利于领导干部从个人修身到治国平天下,有利于公民道德修养和提升社会道德风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 粟红蕾; 植子伦
    • 摘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古典大学之道的哲学诉说。大学在科技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凭借学科优势,以科学研究、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展现其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创新时代诠释。“三纲领”凝练了古典大学之道,“七证”之方求证了内明修养,“八条目”阐明了“亲民”实际学养,体现了古典大学之道的教育哲学内涵。大学之道的蕴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映射其时代特点,并在本质属性上呈现守正出新的继承性,在继承中创新理念的创新性,展现了现代大学之道对古典大学之道的价值传承。科学技术时代,大学以其大智、大树、大爱履行社会职能,再释大学之道的古典哲思与现代诠释的完美结合,展现其“道”与“器”的一轴两翼,彰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道器”交融,以“道器”相融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 周涛; 张彪; 张雨飞
    • 摘要: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源自1959年原南京工学院时期所设立的“工程物理专业”。60多年来,核科学与技术系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秉承东南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一起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始终致力于核科技又红又专领军人才培养和国家重点科研攻关工作,铸就了光辉的历史,也谱写了新时代的东南华章。
    • 沈雨航
    • 摘要: “知止”是《大学》中的重要概念,朱熹围绕着“知止”阐发了诸多思想。“止”的含义在于人之为人的德性根本立足之处。“知止”是对理性知识和德性价值的寻求,对伦理关系内在本质的探求和对作为道德理想的“至善”的追求。“知止”也就是要知“止于至善”。“知止”作为对“至善”的追求,其德性依据在于德之所在、止以成人,人为欲蔽、志失其止,以及学不能尽、止于至善。而“知止”则需要慎独诚意、敬直正心,格物致知、学而有思和知行合一、弘毅坚持的德性实现。“知止”在思想史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诸多内涵,而在当今它对加强个人修养、成就理想人格,联结人际关系、形成友爱氛围和凝结价值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卢珊
    • 摘要: 至善出自《礼记·大学》,汉唐对此并无过多关注,而自唐韩愈引作经世思想之后,迅速成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宋代周敦颐提出“纯粹至善”,二程也进一步有此感叹,认为“天理精微即为至善”,其后朱子总结“天理之极致为至善”,认为至善是一种人生状态,人们常驻这种至善状态时,也就是最完美的人,他将至善从“纯粹至善”的价值观扩展到天理人欲,认为完美的人应该“存天理、去人欲”。他的两位弟子陈淳和黄榦继承了他的观点。黄榦认为人的本性纯粹至善,后天就是要通过学习并恢复本然天性。陈淳更加注重字义的辨析讨论,认为性善是圣人承天立极的指归。至善思想对宋明士人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后世中国也受到了这种影响,认为至善既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赋予了现代中国人优秀的精神品格。
    • 沈雨航
    • 摘要: 王阳明在对朱熹“知止”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系统诠释了“知止”的道德内涵。他认为“知止”是对作为心之本体以及作为“明明德”“亲民”之极则——“至善”的追求,将“止于至善”作为“知止”的德性旨归。王阳明把良知作为知止的德性根据,其作为是非之心能分善恶,其作为有无动静的统一还能恢复心体安定。“八条目”就其价值推断而言都是致良知一事。对于“知止”的德性实现,王阳明从万物一体出发,提倡格物达“诚意”之极以“止于至善”,并向内寻求以发现良知,同时主张知行合一,一体并进,从整体和实际中实现至善的终极目标。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今仍彰显着德性的光辉,对于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构建和谐人伦关系及稳定社会秩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萍
    • 摘要: 从古至今,劳动在民族、国家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其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更是个人立世处世、涵养美德、止于至善的必由之路。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勤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古代虽然没有专门政策和固定场所去推行劳动教育,但其一直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