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良知

良知

良知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969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党课、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次应用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良知的相关文献由1500位作者贡献,包括鲍鹏山、李丹崖、贾庆军等。

良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60 占比:99.8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6%

总计:1663篇

良知—发文趋势图

良知

-研究学者

  • 鲍鹏山
  • 李丹崖
  • 贾庆军
  • 李洪卫
  • 单虹泽
  • 董平
  • 蔡建军
  • 高予远
  • 卢盈华
  • 张树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牛磊
    • 摘要: 对宋明理学家而言,如何理解四端之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程朱一系的解释中,仁之德性"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是四端之中心.阳明学兴起后,由于王阳明对是非之心的强调以及"知""智"古字相通,因此部分王门后学提出"良知为智"这一命题,并进而主张"知(智)亦统四端",倾向于以"智"的角度诠释良知,并通彻于心德之全部,希望由此彰显并保住心之超越性、涵盖性、主宰性以及纯粹至善无对性.仅以对是非的判断定义良知,引发了部分学者以后天之念而非道德本心理解良知的歧见,由此又引起了王门内外学者的理论反思.
    • 郑泽绵
    • 摘要: 王阳明的“良知见在”不同于阳明后学的“良知现成”,宜从时间意识的维度并在儒释道互动的大背景下加以探讨。良知不是超越时间的本体,而是有时间性的。良知典型地表现为道德意识对凡俗的私意计度的时间意识的斩断;“良知见在”不是理论陈述,而是实践的指点,也即让学生专注于当下的、非功利的道德实践,放下对过去与未来的执着与算计。“见在”在阳明用语中大多数应当理解为“尚存”,“良知见在”即“良知尚存”,虽不完满,但蕴含着缺而待圆的动势。此语警策人们:当下一念良知醒觉就该行动,沉浸在非功利的时间体验中从事道德实践。阳明论“良知见在”时还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可见它与意念管理有关,钱德洪、邹守益、孙应奎与王畿等阳明后学都点出了这种关联。在时间体验上,道家与佛教对儒家构成了挑战:庄子有“无古无今”、郭象有“忘先后之所接”、禅宗有“前后际断”和“无念”。阳明点出“良知见在”,化用了禅宗的斩截的时间体验工夫,以工夫论之“断”求本体论之“续”,才使儒家从佛道的威胁中突围,而觅得新的工夫进路。
    • 高地勇
    • 摘要: 王阳明从“心即理”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建立心体,并引入“良知”这一范畴,突出了人的良知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康德取消一切外在的经验,把纯粹理性作为道德实践的依据,从而建构一套严格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深层次比较两位哲人的思想,就能发现无论是王阳明的良知还是康德的纯粹理性,皆强调人的主体性以及道德依据的先天性。然而两者之思想亦有区别,主要体现在良知本身具备情感,而纯粹理性排斥一切情感。关于德福一致,康德认为现世中幸福与道德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惟有通过悬设灵魂不朽与上帝,并在道德中实践对这两个先验理念的信仰,以期在后世中达到德福一致。王阳明则将良知与道德情感视为一体,在道德实践中便能获得超越感官享受所带来的愉悦,使德行与幸福在此世中就关联起来。
    • 罗玉亮
    • 摘要: 1.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人心本善,良知自存,是"欲望"二字遮蔽了良知,才让人心变得难以直视。对此,你怎么看?测评要素:自我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王阳明的这一观点说的是,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欲望往往会遮蔽一些人的良知,让他们的心理变得难以直视。(2)其实,人有欲望是好事。正是有了欲望,人才会围绕这个欲望去努力奋斗,社会才能因此而进步。然而,过度的欲望则是个坏东西,它会遮蔽一些人的良知,让他们的心理变得难以直视。
    • 尚文华
    • 摘要: 现代性确证自身的标志是现代道德个体的自我确立,个体道德上的善与生活总体的至善的断裂是现代性或现代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康德意图通过对良知这一最高的主观性的分析引入现代性之最终客观根据的理性自身,但这个回答可能面临着深度的虚无(主义)困境,同时,良知也可能沦为恶之绝对的开端。由于深刻地看到良知背后隐藏着的双重问题,黑格尔给出一条理性或真理自身思辨的道路,主观性的良知与抽象的善原则作为环节被纳入伦理整体或真理自身运行的道路中。在理性得到黑格尔式的绝对确证之后,克尔凯郭尔在接纳现代意识的情况下重新激活了信仰这一绝对的主观性,良知作为生存现实的起点与伦理作为生存现实整体被共同纳入信仰与罪这一生存辩证的道路之中。至此,不仅康德意义上的现代性困境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其自身的真理性也在理性的思辨和信仰的辩证道路中得到更加深入的阐释。现代性的绝对深度展示在个体之最高主观性与真理之自身运行、个体之绝对主观性与真理之临在的绝对张力之间;如何进一步在思想上深入阐释这一张力,在现实生存中落实真理意识,于思想界和现代生活而言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使命。
    • 帅萌; 牟永生
    • 摘要: 王阳明忍耐是为纠“为学之志不真切”“文盛实衰”等流弊,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良方,构建新的学说体系,重振理学精神而忍耐。王阳明忍耐思想具有恻隐、忍辱、弘毅等内涵,他于克己去欲、政治实践、以道进退等方面践行忍耐。王阳明忍耐思想高扬人的主体意识,打破凡圣之间的不可逾越性,对现代人“忍己”正心实现修身养性、“忍人”处世实现物我和谐、忍耐达“乐”之境界等有着积极启示。
    • 蒙莉橼
    • 摘要: 与城市生活方式相应的都市文化在决定着“城里人”的文化生活。都市文化的整体稳定性是靠种种规范和制度来维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剧了多元化与同质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阳明的良知是本体与发用的统一,具有解决此矛盾的天然优势。它首先能够重新建立人的主体性,给予其充足的立足依据并丰满其构成,然后向外扩展,达致整个社会。如此,种种社会规范和制度就不再是对主体的外缘性强制,而是被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当代都市文化在经过阳明良知的调适之后,可实现主体的自我解放、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提升,反过来亦可促进当代都市文化的发展。
    • 乐爱国
    • 摘要: 王阳明讲人人皆有良知,不少人据此推断他会认为“盗贼也有良知”。王阳明曾受命巡抚南、赣、汀、漳,除盗安民,同时也讲君子与小人的对立,并认为那些为不善者,虽然作为人,其本然也有良知,但终究由于“物有不格,意有不诚”而归于小人。而且,王阳明讲人人皆有良知,只是就人之本然而言,不可由此直接推出现实中的盗贼也有良知;他虽然偶尔也以盗贼为例,论证人人皆有良知,但最终并非是要说明“盗贼也有良知”,更多的是强调要致良知,要诚其意,正是要说明并非所有人都能致良知。尤其是,王阳明讲小人“虽曰知之,犹不知也”,明确否定小人之有良知
    • 胡振夏
    • 摘要: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涵摄“精一”之精的理面向与“精神”之精的气面向。前者涉及阳明对朱子“精一”之理的反思,后者涉及阳明吸收道教“精气神”的思想诠释良知。在朱子,“精一”之理基于认知心来觉察,并非心的自然呈现。阳明则认为相关感应下的自然生发作为心之生意,直接呈现灵明之理,进而指出理与生发之气关联为良知之生发流行。这点进一步反映在他借助“精气神”的思想,诠释良知为精明之气的感应流行。基于此,他推及良知为灵明自知的生生流行,以天地万物为精灵的生生化成。良知经由这一诠释展现良知生生流行的思想,阳明理气的内涵基于良知生生彰显的灵明义与流行义来理解。
    • 张昭炜
    • 摘要: 依据《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阳明学向“致广大”推致;在此之外,《中庸》的“未发之中”“独”亦是重要依据,向“尽精微”深入。如同《中庸》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两者共同撑开阳明学。通过病根喻与钟声喻,王阳明从反与正两方面揭示“未发之中”隐藏的风险与潜在的动能,并在天泉证道中综合之。三十年后,王龙溪发展出北辰喻,此喻保证“未发之中”指向正确(无病根),且无一息之停(动能充足)。由“未发之中”可拓展出良知三面:第一面是作为隐微之体的缄默维度(“未发之中”“隐”),第二面是作为显见之用的显性维度(“已发之和”“费”),第三面是前两面的统合(“独”)。前两面“通一无二”,呼应中国哲学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结合《中庸》的“费而隐”,良知三面之间多重互动,相互表达,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良知三面可对应无、有、有无之间,但亦有超出。与知识论对接,良知体用两面可分别对应德性之知(知)与知识(识),通过“转识成知”,可实现两者的统合,以知识锻炼德性。能力与动力之知均可归入缄默维度,是良知的深层动力之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