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1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108篇;相关期刊516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2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杭州)研讨会等;母婴同室的相关文献由2756位作者贡献,包括魏琴、等、杨敏等。

母婴同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1 占比:62.72%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1108 占比:36.75%

总计:3015篇

母婴同室—发文趋势图

母婴同室

-研究学者

  • 魏琴
  • 杨敏
  • 杨晓艳
  • 杨烨
  • 王芳
  • 陶娥娇
  • 仰礼萍
  • 何仲
  • 张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袁心言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主导式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母婴同室低血糖高风险新生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予以护理人员主导式PDCA模式干预。比较2组血糖监测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检测规范率及出生1 h内血糖监测率显著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主导式PDCA模式可增强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检测的规范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唐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情感账户”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质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产妇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情感账户”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产妇的心理状态;对比两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存款、取款行为得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存款”评分(30.27±2.34)分,较对照组的(24.04±2.87)分高,“取款”评分(13.84±2.38)分,较对照组的(20.46±2.33)分低(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96.88%)较对照组(84.38%)高,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情感账户”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护理中,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 熊训琴; 丁葵花
    • 摘要: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SFN)下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奉新县人民医院78例剖宫产术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SFN下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7 d后2组产妇对母亲角色适应程度,并记录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产妇对母亲角色适应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过程中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FN下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可明显加快产妇对母亲身份的适应能力,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李海燕; 魏硕华; 刘静
    • 摘要: 目的 研究母婴同室优化流程干预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医院产科出生的288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433例和对照组145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流程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母婴同室优化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及黄疸情况,安全管理指标,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期的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率以及因高胆红素血症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反应、安全意外事件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4天、第28天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婴同室优化流程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管理中的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促进医患关系。
    • 丁志芳; 李瑞; 李艳; 夏云嫱
    •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2例,最终纳入试验的患者为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比较新生儿返回病房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行为状态、体重、脐带脱落时间、脐带感染率及眼部感染率。结果研究组返回病房后30、60、90 min体温高于对照组[(36.39±0.14)°C与(36.19±0.15)°C,(36.70±0.12)°C与(36.30±0.15)°C,(37.09±0.14)°C与(36.40±0.16)°C];研究组新生儿出生3d内的行为状况维度评分[(3.68±1.13)分、(3.51±0.81)分、(3.38±1.02)分]均低于对照组[(4.56±0.88)分、(4.53±1.23)分、(4.72±1.25)分],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10.32±3.77)d与(15.04±5.39)d,(P0.05),研究组眼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够使剖宫产术后新生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行为状态更平稳,同时促进脐带脱落,减少脐部和眼部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启动。
    • 张春明; 杜青; 龚江春
    • 摘要: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病房产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降低母婴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生产后母婴同室的14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产妇比例,并通过单因素分析了解产妇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通过非条件Logistic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产妇年龄、基础行疾病、体重质数、会阴侧切、胎膜早破、住院天数、分娩方式及相关医护人员开展手卫生干预与产妇感染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根据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相关因素中除了住院天数外,其他因素也是产妇在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妇医院感染的因素与多方面有关,不仅与产妇自身年龄及身体素质有关,同时也与生产及医院环境有关,医院应重视产妇感染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 李燕; 刘海霞; 亓伟伟
    • 摘要: 目的研究早产儿实施母婴同室综合干预对其行为智能、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80例早产儿,按照自愿参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基础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母婴同室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时体重、进奶量及睡眠时间;出院3及6个月体重、身高、头围、发育商(DQ)。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院时体重(2485±207)g、进奶量(289±48)ml/d、睡眠时间(20.98±0.46)h均优于对照组的(2242±183)g、(235±30)ml/d、(18.11±0.69)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3个月体重(6.90±1.20)kg、身高(60.25±2.40)cm、头围(30.8±1.36)cm以及6个月体重(7.25±1.00)kg、身高(68.26±3.30)cm、头围(35.06±1.33)cm均大于对照组的(5.06±1.41)kg、(56.56±3.15)cm、(29.26±1.30)cm以及(6.63±1.04)kg、(64.15±3.08)cm、(32.75±1.10)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3个月的大运动、适应性、行为语言、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评分分别为(95.80±7.06)、(96.08±7.26)、(101.40±11.62)、(106.50±9.78)、(108.40±9.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10±9.30)、(89.90±9.00)、(89.52±10.70)、(101.95±10.10)、(98.40±10.50)分;出院6个月的大运动、适应性、行为语言、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评分分别为(102.9±10.45)、(98.84±11.03)、(103.85±10.10)、(105.72±11.27)、(100.62±12.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6.50±10.33)、(92.80±11.98)、(99.20±10.54)、(100.8±10.63)、(92.95±10.3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母婴同室综合干预对其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显著,可促进其运动、语言、神经、体格等各方面发育,利于早产儿健康成长,值得运用及推广。
    • 陈晓芬; 郑丽绚; 李俊妹
    • 摘要: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母婴同室产妇200例进行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常规护理干预,100例)和干预组(层级护理模式,100例),2组均观察至产妇出院。对比2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相关指标水平、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7.00%)高于基础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泌乳时间、新生儿吸吮开始时间及母乳喂养建立时间均短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技术、护理沟通、护理态度、母乳喂养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基础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产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缩短泌乳及新生儿吮吸开始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产妇护理满意度较高。
    • 韩蕾
    • 摘要: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母婴同室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产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健康教育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产妇HAMD、HAMA评分(7.43±1.35)、(6.65±1.6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6±2.38)、(8.56±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涨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脐带护理掌握率、纯母乳喂养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婴儿沐浴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产妇尽快适应角色,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冯子娟; 朱敏; 韩娟; 贲友凤; 丁小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娩出的母婴同室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把新生儿分为品管圈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发育支持护理,品管圈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14d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品管圈组的一般反应、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等神经行为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品管圈组护理后第3个月与第6个月的心理发育指数(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dex,PDI)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能改善其神经行为状况,持续提高新生儿的心理发育指数与智力发育指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