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压治疗仪

气压治疗仪

气压治疗仪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1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47474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双足与保健、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医疗装备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气压治疗仪的相关文献由56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昊、盛荔、陈锦涛等。

气压治疗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7474 占比:99.96%

总计:647738篇

气压治疗仪—发文趋势图

气压治疗仪

-研究学者

  • 朱昊
  • 盛荔
  • 陈锦涛
  • 顾朱飞
  • 缪辉琴
  • 崔垚
  • 李冲
  • 欧阳惠娴
  • 贾晓静
  • 陈汉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常晓峰; 王红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医用弹力袜+气压治疗仪)与对照组(医用弹力袜).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12.50%(5/40)(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下肢静脉平均流速、峰流速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弹力袜与气压治疗仪可减少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下肢DVT发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上调下肢静脉流速.
    • 孟醒
    •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95例行妇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后预防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采用常规腿部按摩加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D、FIB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T长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D-D(0.19±0.11)μg/ml、FIB(3.62±1.74)g/L低于对照组的(0.32±0.16)μg/ml、(4.54±1.56)g/L,PT(12.73±1.38)s长于对照组的(10.18±1.5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娜; 张莹; 郭秋霞
    •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联合气压治疗仪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患者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1~2021-01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气压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比较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Harri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临床路径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运动功能,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健康。
    • 汤海霞
    • 摘要: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接受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术的9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气压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流量大于对照组,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 王琳
    •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气压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营口仁爱医院接收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气压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下肢DVT发生率、凝血指标[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D-二聚体水平、FIB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气压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下肢DVT的发生,同时还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凝血指标,增加护理满意度。
    • 王德瑜
    • 摘要: 病人进行手术后由于伤口损伤的凝血反应,以及缺乏运动,血流缓慢,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当前通常采用药物防治和物理方法如弹力绷带包扎、穿静脉曲张袜和气压治疗仪辅助的方法。在使用气压治疗仪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方便的情况,如病房必须拥有气源、仪器需要220 V供电、病人不能够自由移动、气囊(套筒)体积大及消毒问题等。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电池供电,由电动马达提供挤压动力的血栓防护治疗仪的设计方法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 陈慧珍
    • 摘要: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气压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干预5 d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与平均速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 李小鸾; 吴涛; 林锟; 黄白云
    • 摘要: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联合踝泵运动对烧伤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5—12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烧伤科卧床患者,2021年5—8月收治的41例烧伤科卧床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21年9—12月收治的45例烧伤科卧床患者为观察组,采取气压治疗仪联合踝泵运动护理。对比两组凝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7 d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7 d后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联合踝泵运动护理可改善烧伤科卧床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加快血流速度,利于预防下肢DVT的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廖洁芝
    •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联合气压治疗仪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新兴县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63例产妇资料进行研究,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1)与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气压治疗仪,n=32)。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下肢疼痛程度以及DVT症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3 d、5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DVT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气压治疗仪应用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预防或减少DVT症状。
    • 范亚维; 柯琦; 田野
    • 摘要: 目的:探讨精准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9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气压治疗仪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精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身体活动能力指标情况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值速度、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临床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精准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患者自身身体活动能力,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