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动力条件

水动力条件

水动力条件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海洋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59502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科学与财富、沉积学报、中国岩溶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等;水动力条件的相关文献由837位作者贡献,包括姜伏伟、王超、严登华等。

水动力条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59502 占比:99.93%

总计:359749篇

水动力条件—发文趋势图

水动力条件

-研究学者

  • 姜伏伟
  • 王超
  • 严登华
  • 倪红珍
  • 史婉丽
  • 宋海军
  • 张春玲
  • 王建伟
  • 王沛芳
  • 王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冉; 侯鑫; 王欢; 张沛东; 康斌; 李文涛
    • 摘要: 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属鳗草科、虾形草属,与大多数分布于软底质(如泥沙)的海草不同,红纤维虾形草主要在岩石底质上生长,且通常生长在风浪流较强的环境中。为了探究通过移植的方式修复衰退虾形草床的可行性,于2019年4月—2020年8月在山东荣成马山里海域高、中、低3个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区域进行红纤维虾形草移植实验,并对移植植株的存活率、形态、生长和生理状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移植16个月后,高、中、低3种水动力条件下移植植株的存活率均分别为63.7%、61.0%和60.0%,但差异不显著;植株大小(株高、叶宽、根状茎直径等)、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在高水动力条件下获得最高值,且随时间变化显著。研究表明,3种水动力条件下,移植的虾形草都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但高水动力条件更适于虾形草的生长,证实了在马山里海域通过本研究方法进行虾形草移植以修复衰退的虾形草床具有可行性。
    • 胡豫英; 胡鹏; 朱杰; 廖卫红
    • 摘要: 附着性藻类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且能通过释放孢子/配子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与迁移。传统附着藻类生长模型往往仅考虑了藻类生长过程及水动力影响,但藻类的繁殖迁移过程也是附着藻类生活史的重要部分。通过在传统附着藻类生长模型中引入繁殖迁移过程,构建了适用于附着性藻类的生长-迁移模型,并通过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率定验证。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藻类增殖问题的定性研究表明:当干渠内水流流速小于0.4 m/s时,附着藻类容易大量增殖,故附着性藻类容易聚集在水渠弯道处及两侧边壁。通过增大总干渠输水流量可提高渠内水流平均流速,从而控制渠内附着藻类平均生长密度,当干渠流量为350 m^(3)/s时,干渠中附着藻类平均密度仅为流量为180 m^(3)/s时的20%。模拟结果符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附着藻类的实际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附着性藻类增殖问题的进一步治理提供参考。
    • 吕兴菊; 任婧; 高登成; 殷丽萍; 窦嘉顺; 李航; 解明丽; 潘瑛
    •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湖泊水动力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影响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理化性质,水动力变化可以作用于沉水植物生存、生长与分布等方面。在长期适应进化过程中,沉水植物演化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适应策略,能一定程度上克服水动力变化的负面影响。但当前湖泊水动力变化程度远超沉水植物适应上限,湖泊沉水植物消退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了解沉水植物适应水动力条件的过程有助于揭示湖泊沉水植被退化机制,为未来沉水植物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借鉴。因此,本文系统综述当前湖泊水动力变化成因,水动力变化对沉水植物的不利影响及沉水植物适应策略,包括:繁殖对策、形态学对策、生理对策等。同时,综述当前研究进展,今后还需大力加强沉水植物解剖学及物种忍耐力差异方面的研究。
    • 张海涵; 王娜; 宗容容; 黄廷林; 苗雨甜; 史印杰; 马曼立; 刘祥; 齐笑妍
    • 摘要: 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通常会引起藻类水华暴发.已有较多研究总结了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对藻类水华发生的影响方面的进展,但缺乏对水动力因素影响藻类生理生态学乃至水华发生等方面的研究总结.本文通过梳理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临界流速和人工混合对藻类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藻类生理学方面,水动力条件主要影响藻类的生长、细胞形态、营养盐吸收、光合作用活性和酶活性的变化;在藻类生态学方面,不同藻类对应的临界流速有所差异,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会导致优势种之间的转变;人工混合使局部水体藻细胞密度降低进而改善水质.对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理的影响,不仅是酶活性和相关物质的吸收,还应包含胶被、产毒特性和基因序列等方面;应用于实际湖库的临界流速、水体扰动方式、扰动时间、扰动频率和最佳深度的探究,旨在推进藻类水华控制、保障水质安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 何若雪; 李强; 于奭; 孙平安
    • 摘要: 惰性有机碳(RDOC,Recalcitran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作为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碳,可以在水体中保存数千年,构成长期碳储。岩溶区浮游植物利用岩溶水中丰富的HCO–3进行光合作用,为异养细菌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底物,促进异养细菌代谢,形成RDOC。本文以广西柳江为例,通过δ^(14)C示踪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原位微生物法对流域内细菌基因丰度、RDOC浓度等进行培养和测试,结合环境因子对流域内RDOC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区RDOC浓度介于1.46~2.66 mg·L^(-1)之间,平均1.85 mg·L^(-1),占DOC的48.16%~92.61%,平均占65.83%,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平水期水温升高、水体浊度降低,浮游生物初级生产力增加,产生较多内源有机碳,为异养细菌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底物,细菌丰度和初级生产力增加,RDOC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主要受流域内异养细菌生物效应影响;RDOC浓度在水库坝后明显减小,该采样点较缓的流速使有机质和生物聚合物更易沉降,进而留存在水体中的DOC及RDOC减少,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RDOC受生物效应和水体理化性质共同影响,异养细菌是流域内RDOC的主要贡献者,同时浮游生物产生的内源有机碳对RDOC形成有促进作用。
    • 翟亮; 金鑫; 陈伯俭; 张祺
    • 摘要: 为明确河流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异对悬浮颗粒物表观特征的影响,选择海河流域的牛尾河与滦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微观形貌观测明确了不同河流悬浮颗粒物的结构特征,并采用模拟风化实验进一步探究了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异对悬浮颗粒物表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尾河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有机裹层完全包裹在悬浮颗粒物外,表观特征复杂;滦河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好,外部仅有少量有机裹层包裹,裸露内部无机矿物,表观特征简单。风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较差的水环境条件能够造成牛尾河与滦河自生悬浮颗粒物有机裹层的负载量多,而较好的水环境条件造成有机裹层负载量少。牛尾河天然悬浮颗粒物在较好水质条件下,随着转速的增高其有机裹层负载量逐渐降低,当转速达到1000 r/min时,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LOI)降低至0.12%。水环境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共同塑造了悬浮颗粒物的表观特征,较差的水环境条件更易于悬浮颗粒物表面有机裹层的附着,而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则不利于悬浮颗粒物表面有机裹层的附着。河流悬浮颗粒物的表观特征受到河流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双重调控,是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深入认识河流悬浮颗粒物的表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 郭亮亮; 胡俭; 张池; 荣辉; 任智智; 王建英; 郑宇航; 王宏科; 孙魁
    • 摘要: 古河道冲刷带是造成煤炭开采过程中水害的关键地质因素,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古河道带冲刷带的古水动力条件量化表征方面的研究很少,限制了对含煤岩系中河道冲刷带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和精准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神府南区直罗组下段古河道冲刷带为例,通过粒度分析方法量化表征了古河道冲刷带形成的古水动力条件。研究发现,直罗组下段从下往上可识别出a,b,c,d四个沉积旋回,从a旋回到d旋回,直方图中粒径逐渐分布集中;概率累积曲线以两段式为主,悬浮总体含量逐渐增多;颗粒粒径(M_(z))表现为以细砂为主,含少量极细砂、粗砂;标准偏差(σ)集中在0.50~1.16,指示分选性呈中等~较好;偏度(S_(k))以对称和正偏为主;峰度(K_(g))主要表现为中等到尖锐;在C-M图上对应为PQ和QR段。a旋回到c旋回为辨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而d旋回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以粒度参数及沉积环境为约束计算古水动力条件显示,a旋回底部砾石沉积的平均起动流速为1.78 m/s,弗劳德数为1.05,属于高流态河道搬运,而a旋回到d旋回中砂岩沉积的起动流速分别为0.27,0.26,0.25,0.25 m/s,弗劳德数为0.16,0.15,0.14,0.14,属于低流态河道搬运。直罗组下段底部砾岩沉积时期是形成河道冲刷带形态的关键时期,而其中砂岩沉积时期为对早期形成的古河谷的充填作用。
    • 金爱芳; 刘磊; 殷秀兰
    • 摘要: 岩溶塌陷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采取有效方法准确识别潜在致塌位置对科学合理防治岩溶塌陷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典型地区为实例,对比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质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静力触探3种勘探方法对岩溶塌陷的探测效果。结果表明:在该类地质条件下,地质雷达在工作频率≤100 MHz时,对4 m以内的扰动土有明显的响应,40 MHz工作频率的探测深度枯水期大于丰水期,100 MHz工作频率的扰动土响应特征枯水期比丰水期明显。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丰水期对地层结构的刻画更为精细准确,适用于浅中层岩土体结构探测。静力触探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无显著差异,适用于10 m以内土体探测,尤其适用于圈定塌陷区边界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水动力条件季节性变化大的地区其岩溶塌陷探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为潜在塌陷点的准确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 曾庆慧; 唐家璇; 胡鹏; 杨泽凡; 李硕; 侯佳明
    • 摘要: 鱼卵运动规律研究是鱼类产卵场位置推算、水库生态调度和鱼类资源保护的基础。对于产漂流性卵鱼类,当流水环境不足以维持鱼卵漂流时,鱼卵便下沉死亡而无法孵化成幼鱼。通过对照中国内陆鱼类名录,查阅国内重要流域及地方鱼类志中有关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条件,梳理了典型鱼类的产卵水温、产卵时间和孵化时长等相关信息。针对现有鱼类志中对于鱼卵基本物理性质及鱼卵孵化所需水动力条件信息缺失的情况,补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漂流性鱼卵安全漂流的水动力条件。一种观点认为鱼卵在水体中是否能安全漂流取决于水体的流速,另一种观点认为控制漂流性鱼卵悬浮或下沉的关键参数是湍流状态或剪切速度,而不是水流的线速度,现有漂流性鱼卵孵化的关键水动力条件和阈值尚有争议,仍需加强鱼卵运动规律的相关试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鱼卵的漂流输移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采用野外监测、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已有研究大多只是针对鱼卵运动规律本身进行单一试验或模型验证,如何通过水库调度最大程度保障漂流性鱼卵的漂流孵化条件是未来鱼类保护的重要方向。
    • 吴远斌; 刘之葵; 殷仁朝; 杨建兴; 罗伟权; 雷明堂; 戴建玲; 潘宗源
    • 摘要: 怀化盆地位于沅麻盆地和雪峰山冲断带2个构造单元接触带上,区内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溶强烈发育。文章以区内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钻探以及测试等工作手段分析空间上的地层、岩性组合特征,从岩溶形态、地层与岩性、构造条件、侵蚀基准面、地貌与水动力条件、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六个方面,系统总结怀化盆地岩溶发育特征。结果发现:研究区以覆盖型岩溶区为主,区内各类岩溶形态发育;区内自高向低存在三个溶蚀最发育段,其标高分别为500-600 m,210-270 m以及190-210 m,分别受历史侵蚀基准面、泸阳一怀化一中方谷地局部侵蚀基准面与舞水河侵蚀基准面控制;区内各地层钻孔遇洞率一般为57.1%~61.5%,最高为87.5%;谷地内各地层岩溶发育强度依次为厚层灰岩〉白云岩〉红层灰砾岩〉薄层灰岩,但受地貌、水动力条件影响,溶蚀构造峰脊洼区的白云岩岩溶发育明显较谷地内更为强烈;舞水河沿岸、断层带附近、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以及山前冲洪积区等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的地带,岩溶发育相对更为剧烈;区内岩溶强发育区主要分布于泸阳一城东新区、白沙一菜门溪一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