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晋时期

汉晋时期

汉晋时期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169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思想战线、西域研究、敦煌研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三届中国民族史研究生论坛、“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学术论坛、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汉晋时期的相关文献由19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志勇、薛瑞泽、伊弟利斯等。

汉晋时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6.8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2169 占比:92.77%

总计:2338篇

汉晋时期—发文趋势图

汉晋时期

-研究学者

  • 于志勇
  • 薛瑞泽
  • 伊弟利斯
  • 何颖
  • 吴光兴
  • 吴勇
  • 周金玲
  • 康晓静
  • 张翔
  • 朱薇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贤英; 刘伟
    • 摘要: 山阳高平王氏家族是汉晋时期著名的文化士族、藏书世家,但后世学者对其家族藏书的研究却很少。王氏家族藏书丰富,由蔡邕赠书、家族传承藏书及家族成员的个人著述三部分组成。王氏家族藏书具有来源的特殊性、内容的多样性及历史的传承性等特点;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王氏家族藏书的重要贡献,指出藏书不仅为家族成员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为子孙后代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资源,读书对个人成才具有积极的影响。
    • 方铁
    • 摘要: 南方丝绸之路包括两条路线,一条自成都经五尺道、灵关道进入云南,经蜀身毒道至今缅甸、印度及其以西地区。另一条由成都经五尺道进入云南,沿交趾道达今越南北部,前行由北部湾出海。南方丝绸之路开通于两汉时期,汉晋时期道路沿线出现了一些城镇,中国内地与西南边疆及中南半岛等地,相互的商业贸易亦涌现了高潮。
    • 王永胜
    • 摘要: 一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汉晋时期,写赋三大高手司马相如、扬雄、左思都是口吃。其必然乎?其偶然乎?其中是否藏着某种可循的规律?读历史,我们有时会忽略一点:过去的人,无不都在各自的"语境""上下文"之中。司马相如勃发赋这种当时流行的文体之后,理所当然也会激励着,同时也"影响着焦虑着"同病相怜的后来者—扬雄与左思。
    • 苏晓敏
    • 摘要: 状是早期中正品第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其源流实与汉末乡里清议的品题一脉相承.状通常是简短几字的评语,对于选官的参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如能获得好的状的评语,对于仕途晋升是极大助力.曹魏时期,状在选官参考中尚有一定作用,有着良好的评语对仕途晋升是极大助力.西晋以降,家世成为品第高下的主要根据,状就变得徒具形式.从状之嬗变可管窥九品中正制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 摘要: 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葬出土遗物反映出此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 朱雨薇
    • 摘要: 鸠杖是将鸠鸟形象嵌套至手杖顶端的柱杖形式,中国北方地区出土了大量汉魏时期鸠杖实物,其中大部分为汉魏晋时期遗物.本文对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出土鸠杖进行整理,对鸠杖进行形制类型分析,并讨论鸠杖形制演化及特点,同时通过鸠杖出土位置与考古学信息探讨了鸠杖使用者社会地位等问题.
    • 安朝辉
    • 摘要: 汉晋时期,北地傅氏家族成员论析"仁孝"的意义、层次类型、实施方法等,以傅玄《傅子》为代表,体现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北地傅氏家族成员还努力履行"仁孝",以傅咸为典型,在养亲敬亲、哀亲祭亲、显亲扬名等方面事迹突出.北地傅氏家族"仁孝"又呈现复杂性:傅幹投靠杀父仇人而"孝心"不足,傅玄持有"孝先于忠"观念,傅畅"孝""忠"缺失.这种特殊情况与当时社会政治形势、家族处境、个人利益等因素有关.探讨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仁孝"之风,有助于深化傅氏家族文化研究,开拓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研究领域.
    • 黄盼
    • 摘要: 根据对鸟纹的表现方式,汉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佛像八凤镜可以具体分为三类:A类出现最早,可以上溯至3世纪前期;B类流行于3世纪中后期,是佛像八凤镜中的主流;C类流行于3世纪末4世纪初,为该镜种的末期,佛像纹饰随着镜种的衰落而逐渐消亡.佛像八凤镜装饰的佛教图案包括坐佛、半跏思惟像及天人像等造型,是以3世纪时印度犍陀罗地区表现佛神通广大的图像及佛传故事图为底本创作的,与中国北方佛教南传初期的整体发展情况相适应.同时,佛教图像只是作为一种祥瑞图案,与神仙、瑞兽等形象混用于铜镜纹饰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神仙道教为主流信仰的汉晋社会对新传入的佛教所持有的包容态度.
    • 彭华; 刘文波
    • 摘要: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大家园中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在汉晋时期、两宋时期、晚清民国时期,巴蜀文化铸就三大高峰①。在三大高峰时期,巴蜀之地涌现出众多英才俊杰和文化大家,如汉之扬雄(前53—18)、唐之李白(705—766)、宋之苏轼(1037—1101)、明之杨慎(1488—1559)以及近现代之蒙文通(1894—1968)与郭沫若(1892—1978)6人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