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原子能技术、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78725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职业卫生与病伤、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个人剂量监测的相关文献由5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其亮、戴军、何力华等。

个人剂量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8725 占比:99.92%

总计:278953篇

个人剂量监测—发文趋势图

个人剂量监测

-研究学者

  • 王其亮
  • 戴军
  • 何力华
  • 卢桂才
  • 孙全富
  • 白光
  • 侯雪莉
  • 曾锡慎
  • 李小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玲玲; 念欲霞
    • 摘要: 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分析我院近5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数据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周文珊; 王芳; 易文峰; 陈娅娟; 孙刚涛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2009-2018年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布情况,预防和控制放射性职业照射的风险.方法 以2009-2018年委托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为研究对象,共50 070人.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当量.结果 10年间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集体有效剂量为1.93人? 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4 mSv(P25~P75为0.06~0.30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0 mSv;年有效剂量<1 mSv的有46 562人,占总监测人群的92.99%.不同职业类别的年有效剂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均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并于2012年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医学应用中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工业应用中探伤和测井以及其他类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较高.结论 人均年有效剂量呈逐年降低并维持较低水平的趋势,表明10年间的放射防护措施基本能够保障其健康权益.连续性的监测结果提示,需对职业类别如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探伤和测井以及其他类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予以重点关注,保障放射防护措施.
    • 张雷; 王凯; 李春富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状况,调查分析异常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每周期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调查水平(1.25mSv)的人员,采用《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超记录水平核查登记表》进行现场调查,在Excel中对异常剂量及其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4-2019年通州区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30492人次,有22人次个人剂量超过调查水平,占比0.07%,其中超调查水平数据在1.25mSv~5mSv之间的为17人次,占比77.27%,超调查水平数据在5mSv~10mSv之间的为5人次,占比22.73%,未见大于10mSv个人剂量;超调查水平数据主要分布在诊断放射学,占比68.18%,工业探伤占比13.64%;个人剂量超调查水平的原因主要为:剂量计留置工作场所,占比50.0%,佩戴过期剂量计,占比22.73%.结论:通州区职业外照射工作人员放射工作环境安全状况良好,造成超调查水平剂量的主要原因是剂量计留置工作场所,应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增进对个人剂量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用人单位的放射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职业外照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 黄强; 赵巧玲; 徐思垚; 黄锐
    •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检测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个人剂量,共监测重庆市放射工作人员8679例.结果 2018年重庆市外照射人均年剂量均在国家剂量限值以下,人均年有效剂量位于探测下限(MDL)者占总监测例数的1.7%,MDL至1 mSv者占93.8%,>1~5 mSv者占4.2%,>5~20 mSv者占0.3%.结论 重庆市放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的个人剂量检测值较低,其所处的放射工作环境相对安全.
    • 张品华; 苏垠平; 李小亮; 崔诗悦; 雷淑洁; 孙全富; 刘建香
    • 摘要: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数据的剂量、职业类别和异常原因分布情况,为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质量和改善医疗机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系统"收集2020年度全国医疗机构单个监测周期个人剂量监测值超过1.25 mSv的个案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20年全国31个省份共监测到剂量异常数据1113人次,异常率为2.48‰;主要为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分别占68.01%和18.78%;剂量异常数据主要分布在1.25~5 mSv区间;导致剂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不规范佩戴或使用个人剂量计,占63.88%;由于工作量增加导致的剂量监测数据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占全部异常人员的12.32%,平均年个人剂量为5.14 mSv,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个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具体可行的放射防护管理和奖惩制度,减少不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情况发生;重点关注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采取轮岗等措施降低个人剂量水平;建议制定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数据标准核查程序,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质量.
    • 李小亮; 孙全富; 刘建香; 郝述霞; 邓君
    • 摘要: 目的 掌握全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测情况,发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的薄弱环节.方法 于2020年1月,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与职业健康监测子系统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子系统)监测数据,对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国职业健康监测数据,包括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全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共394 436人,各省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差异较大,中位数为10206人,与各省常住人口数呈正相关(r=0.947).全国共有个人剂量监测机构376家,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6.61%(381 045/394 436).全国共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419家,有269家(64.20%)使用软件打印体检表,共对334 455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4.79%(334 455/394 436).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异常率为0.33%(776/233 571),后极后囊下浑浊检出率为0.63%(2 093/334 455),甲状腺彩超异常率为28.49%(14 946/52 464).2019年共上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6例.结论 全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较高,但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眼晶状体检查和甲状腺彩照检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郭佳娣; 郦依华; 俞顺飞; 赖忠俊; 郝小吉; 胡桂佳; 赵尧贤; 宣志强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浙江省11家省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2011-2019年浙江省11家省级医院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资料,分析不同年份、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结果 2011-2019年共监测11家省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15 339人,2019年监测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 230.95%.2011-2019年个人年有效剂量呈下降趋势(P<0.05);个人年有效剂量以<1 mSv/a为主,14 790人占96.42%;年集体有效剂量为232.34~623.43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3~0.84 mSv/a,平均为0.25 mSv/a.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核医学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0.40 mSv/a(P<0.001).结论 2011-2019年浙江省11家省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20 mSv;各职业类别中核医学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 霍宏蕾; 向海平; 范作鹏; 庞荣; 肖默; 张强; 胡中杰
    • 摘要: 放射卫生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众多,覆盖面广,管理难度大,对医院的放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医院放射卫生管理工作,合理合法而且高效地进行管理,在现有的条件下建立一套放射卫生规范化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制定放射工作人员、射线装置、工作场所的规范管理制度,建立"院科"两级放射管理模式,加强放射相关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管理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并积极落实和推进,健全了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确保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提高医院放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 张则菊; 李春苗; 郑昕宇
    • 摘要: 对医院里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是保证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环境的安全性、放射防护措施效果的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常规监测方法,分析了 2019年长春市10家三甲医院,不同放射工种,共计1 640名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均有效剂量的限值,说明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环境是安全的.
    • 李小亮; 孙全富; 刘建香; 郝述霞; 邓君; 苏垠平; 张品华
    • 摘要: 目的 调查我国放射诊疗机构辐射防护用品配备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系统"(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与职业健康监测子系统)2019年的监测数据,对监测医院上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共监测3806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09家(16.00%),二级医院1421家(37.34%),一级及未定级医院1776家(46.66%).不同级别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数量相差较大,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平均99人,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分别为19和2人.高风险岗位的介入与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配备铅橡胶围裙分别为0.40和0.43件,铅橡胶帽子分别为0.27和0.31件,铅橡胶颈套分别为0.38和0.45件,铅橡胶手套分别为0.18和0.08副,铅防护眼镜分别为0.31和0.22副.开展放射治疗的医院中有15.25%未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27.90%未配置辐射巡测仪.监测医院中,《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持证率为88.13%,有83.69%的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了岗中辐射防护知识培训,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9.20%,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现年个人剂量Hp(10)≥20 mSv人员占0.4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档率为98.05%,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为96.00%,参加2019年在岗体检的76627名放射工作人员中,有0.88%和0.11%的体检结论分别为建议暂时脱离放射工作岗位和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结论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较高,放射诊疗机构应增加辐射监测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