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渔业环境

渔业环境

渔业环境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28740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淡水渔业、河北渔业、黑龙江水产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三峡地区特色渔业发展论坛、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暨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生物技术与水产健康养殖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水产生物基因组研讨会等;渔业环境的相关文献由310位作者贡献,包括黎小正、吴祥庆、曲克明等。

渔业环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8740 占比:99.86%

总计:128925篇

渔业环境—发文趋势图

渔业环境

-研究学者

  • 黎小正
  • 吴祥庆
  • 曲克明
  • 习宏斌
  • 孙振中
  • 崔正国
  • 曾辉
  • 柯常亮
  • 淡水渔业编辑部
  • 王文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淡水渔业编辑部
    • 摘要: 《淡水渔业》是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现为双月刊。主要刊载水产基础科学、生物技术、遗传与育种、渔业生态与资源、水生生物多样性、渔业环境与保护、渔业设施与机械、网具与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生物病害控制、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适量刊载研究简报、生产报告和综述,力求全面反映我国淡水渔业新进展、新成果。
    • 淡水渔业编辑部
    • 摘要: 《淡水渔业》是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现为双月刊。主要刊载水产基础科学、生物技术、遗传与育种、渔业生态与资源、水生生物多样性、渔业环境与保护、渔业设施与机械、网具与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生物病害控制、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适量刊载研究简报、生产报告和综述,力求全面反映我国淡水渔业新进展、新成果。
    • 淡水渔业编辑部
    • 摘要: 《淡水渔业》是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现为双月刊。主要刊载水产基础科学、生物技术、遗传与育种、渔业生态与资源、水生生物多样性、渔业环境与保护、渔业设施与机械、网具与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生物病害控制、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适量刊载研究简报、生产报告和综述,力求全面反映我国淡水渔业新进展、新成果。
    • 姜晓瑜; 张旭志; 杨倩倩; 李阳; 王晓春; 谢国驷; 赵俊; 曲克明
    • 摘要: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产病害防治等众多领域的活动都需要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为模式微生物,以卡那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恩诺沙星为代表性抗生素,对比研究了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和标准微量肉汤稀释(Broth microdilution,BMD)AST法的性能特征.结果 显示,无论是标准菌株还是来自养殖环境和对虾的分离菌株,分别测定4种抗生素对它们的剂量效应时,2种方法所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的基本一致率(Essential agreement,EA)都是100%,因而具有高度吻合性.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测定的MIC值往往不小于BMD AST法的测定结果,表明自动化仪器法的灵敏度高于肉眼观察.比较而言,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因为能提供细菌生长实时动力学曲线而呈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抗生素响应信息,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用户友好,因而具有更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摘要: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经组织专家考核评审等相关程序,现公告如下。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种质与渔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青岛)]等2个质检机构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的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准许刻制并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考核标志和继续使用部级质检机构印章(见附件1)。
    • 邵泽宇; 陆开宏; 谢吉国; 杨显祥; 董小敬; 杜雪地; 王曙光; 吴飞
    • 摘要: 在高53 cm、底36 cm和顶部直径48 cm的聚乙烯筒内注入过滤后曝气3d的自来水60 L,筒底中间放置发射方向朝上的40W超声波探头,试验玻璃容器悬浮于水面,距离超声波发射探头30 cm,内放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24和铜绿微囊藻FACHB-905,起始OD560分别为0.305和0.364,在第0d、1d、2d、4d、6d和8d依次测量两种不同株系悬浮铜绿微囊藻的密度.试验组和对照组筒中均饲养鲫Carassius auratus 25尾,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15个(3组500 mL烧杯,每组5个),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9只(1L烧杯中分三组,每组3只);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起始密度分别为160 ind./L和137 ind./L;长势良好狐尾草A lopecurus pratensis和浮萍Lemna mino培养14 d,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浮萍叶片分裂数目及狐尾草鲜重、分枝数目、总长度及根须数目增加百分比,研究低强度超声波控制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及对渔业环境安全的影响.结果 显示:3d后大型蚤种群密度增加了5.23倍;8d后水体中悬浮铜绿微囊藻生物量比初始值分别降低了89.01%和83.05%;铜锈环棱螺、克氏原螯虾、鲫的存活未受影响;浮萍叶片数目有所增加,狐尾草分枝数目、湿重、整体长度、根须数目分别增加了7.09%、17.11%、37.13%和43.49%.低强度超声波显著控制了水体中悬浮铜绿微囊藻总量,对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及浮游动物安全的影响不显著.
    • 刘菁华; 孙振中; 陈雪婷
    • 摘要: 利用两株对孔雀石绿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孔雀石绿复合型降解菌剂,通过冻干保护剂的种类、预冷冻时间、菌体含量和冻干厚度等因素对降解菌剂进行性能优化,并对降解菌剂在渔业养殖水体及底泥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类的冻干保护剂比单一的保护剂菌体成活率更高,采用冻干保护剂为15 mL·g-1的15%脱脂乳、5 mL·g-1的10%蔗糖和0.25 mL·g-1的甘油,冻干厚度为0.4 cm,预冷冻时间为48 h,真空冷冻干燥16 h,该条件下获得的孔雀石绿降解菌剂外观良好,菌剂细腻,菌体成活率约82.3%.光照条件下,菌剂对渔业养殖水体中浓度为5 mg·L-1孔雀石绿12 h降解率超过90%,对渔业底泥中浓度为2 mg·kg-1孔雀石绿及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25 d降解率分别为73.36%和76.80%.避光条件下,环境中孔雀石绿更容易转化为隐性孔雀石绿,添加菌剂可有效降低底泥中隐性孔雀石绿转化为孔雀石绿,增加光照可促进菌剂对两种药物的降解速率,在菌剂和光照的共同作用下,可有效减弱两类药物互相转化,同时提高降解效率.菌剂对养殖环境中的鱼体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获得的孔雀石绿复合型降解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刘菁华; 孙振中; 陈雪婷
    • 摘要: 利用两株对孔雀石绿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孔雀石绿复合型降解菌剂,通过冻干保护剂的种类、预冷冻时间、菌体含量和冻干厚度等因素对降解菌剂进行性能优化,并对降解菌剂在渔业养殖水体及底泥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类的冻干保护剂比单一的保护剂菌体成活率更高,采用冻干保护剂为15 mL·g^(-1)的15%脱脂乳、5 mL·g^(-1)的10%蔗糖和0.25 mL·g^(-1)的甘油,冻干厚度为0.4 cm,预冷冻时间为48 h,真空冷冻干燥16 h,该条件下获得的孔雀石绿降解菌剂外观良好,菌剂细腻,菌体成活率约82.3%。光照条件下,菌剂对渔业养殖水体中浓度为5 mg·L^(-1)孔雀石绿12 h降解率超过90%,对渔业底泥中浓度为2 mg·kg^(-1)孔雀石绿及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25 d降解率分别为73.36%和76.80%。避光条件下,环境中孔雀石绿更容易转化为隐性孔雀石绿,添加菌剂可有效降低底泥中隐性孔雀石绿转化为孔雀石绿,增加光照可促进菌剂对两种药物的降解速率,在菌剂和光照的共同作用下,可有效减弱两类药物互相转化,同时提高降解效率。菌剂对养殖环境中的鱼体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获得的孔雀石绿复合型降解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经组织专家考核评审等相关程序,现公告如下。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种质与渔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青岛)]等2个质检机构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的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准许刻制并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考核标志和继续使用部级质检机构印章(见附件1)。
    • 叶建良
    • 摘要: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大水面鱼类增养殖,树立渔业环境保护意识,本文对大水面鱼类人工鱼类增养殖进行分析,并对污染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制定渔业水质标准等相关保护策略,通过执行这些保护策略,使污染问题得到极大地改善,为养殖者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