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灌输论

灌输论

灌输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专利文献148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等; 灌输论的相关文献由50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文军、谭鸿波、邓茂林等。

灌输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56.08%

专利文献>

论文:148 占比:43.92%

总计:337篇

灌输论—发文趋势图

灌输论

-研究学者

  • 刘文军
  • 谭鸿波
  • 邓茂林
  • 孙来斌
  • 陈柯志
  • 罗成鑫
  • 吴小愚
  • 喻强
  • 申海龙
  • B·L·珀金斯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宛姗
    • 摘要: 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列宁的“灌输论”作为无产阶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是我国提升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理论遵循。列宁“灌输论”的基本内涵系统阐述了:灌输先进社会意识的必要性,灌输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学说,在灌输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列宁“灌输论”对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从灌输的主客体出发,提高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主客体的综合素质;从灌输的内容出发,丰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载体;从灌输的方法出发,优化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手段;从灌输的环境出发,改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氛围。
    • 韦洪发; 刘阳阳
    • 摘要: 列宁在其经典著作《怎么办?》中全面、深入、系统地阐发了灌输论灌输论内涵丰富,需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大维度进行全面考量。在历史逻辑上,灌输论是列宁站在前人肩上,通过批判性继承而完成的理论创造;在理论逻辑上,灌输论是列宁系统阐述灌输原因、内容、路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逻辑上,灌输论具有文字灌输形式和语言灌输形式相互配合的运行机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灌输论,应积极探索理论灌输的新形式与新方法,提升灌输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 张兵; 左帅
    • 摘要: 将“灌输性”等同于“灌输论”,这一误解既损耗了“灌输论”的丰富内涵,也不能真正理解“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内在统一。对这一误解的澄清表明,“灌输论”内在地包含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规定:科学理论的灌输以主体的客观需要为前提,科学理论内在于灌输对象个人的社会生活之中,灌输的关键在于让灌输对象理解自己的处境,“灌输论”是社会共同体意义上的自我教育。以此观之,“灌输论”虽强调从外面灌输,但并未否定所灌输内容相对于灌输对象的内在本己性。“灌输论”的最终目的是让被灌输者明了自己所处的社会语境以及这一语境必然蕴含的任务与使命,因而可以说“灌输论”是一种经过了以社会为中介的“自我灌输”。准确理解和把握“灌输论”中“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论内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罗华香
    • 摘要: 列宁《怎么办?》蕴含丰富的“灌输论”思想,科学把握列宁“灌输论”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本质。文章阐述了列宁“灌输论”思想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灌输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两者间的契合性,全面审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新时期,破解“灌输论”面临的困境需从树立正确的灌输理念、坚持正确灌输导向、正确处理灌输主客体关系、创新灌输载体和方法、把握灌输的“时效度”五个方面构建“科学灌输”体系,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工作提供新思路。
    • 肖欣奕
    • 摘要: “灌输论”自马克思、恩格斯时期萌芽产生,后经考茨基的深化发展与列宁的总结完善,已形成一套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灌输论”在我国高校广泛运用并呈现出形式多样的创新,但同时“灌输论”也面临争议,“反对论”和“过时论”的呼声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创新运用“有机灌输”理论,即丰富灌输的形式和内容,强调灌输方法的实用性和生活化导向,不断增强灌输的渗透性与柔性,将灌输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 侯欣; 谢成宇
    • 摘要: 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精神,立足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列宁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外部灌输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等问题,较为完整地呈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洪雁; 王升臻
    • 摘要: 列宁“灌输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它是社会民主党发展的需要、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民主党人实现民族使命的需要。列宁所说的“灌输”,其本真内涵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教育的有机统一。进入新时代,要从列宁的“灌输论”中汲取充足养分,充分发挥其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石作用、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作用,以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指针作用。
    • 张颖娜
    • 摘要: 《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无产阶级政治教育思想。在这篇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教育学经典文献中,列宁明确提出了“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围绕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增强“理论修养”、培养“革命家组织”等思想和论断,阐发了无产阶级政治教育的本质意义、首要任务和关键主体,为当前更深刻地理解和体悟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理论任务以及实践主体提供了理论启示。
    • 仲昭旭; 贾佳慧
    • 摘要: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团结党内同志、广泛联系群众、加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列宁同志在战争和建设中,形成了系统的"灌输论"思想,在俄国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凝聚作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激烈,坚持"灌输论"的基本原则,根据时代变化对其进行创新性改造,丰富其思想内容、更新其灌输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孔丹华
    • 摘要: 阐述应用灌输论时善于发挥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课程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灌输教育的方式方法,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