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正义

环境正义

环境正义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500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法律、社会与环境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7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26947篇;相关期刊332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2012年全国博士后论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环境正义的相关文献由54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雨辰、张斌、龙娟等。

环境正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7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6947 占比:99.61%

总计:127447篇

环境正义—发文趋势图

环境正义

-研究学者

  • 王雨辰
  • 张斌
  • 龙娟
  • 王云霞
  • 王洁
  • 黄之栋
  • 黄瑞祺
  • 乔尼·亚当森
  • 刘亚平
  • 刘海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翔
    • 摘要: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应对全球生态危机为基点,指引着全球生态治理观的形成,全球生态治理经验同样也丰富了其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支撑,反思并克服西方国家生态治理理论的缺陷,契合了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球生态治理观,要求反思生态问题的“去政治化”陷阱,以“环境正义”为根本价值取向,并且要有全局观、大局观,警惕“资本逻辑”的渗透。
    • 谢建东; 郑保卫
    • 摘要: 环境传播有着极强的交叉属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环境传播有着多元的面向和社会责任要求:要以环境倡导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环境风险传播提升绿色发展质量;促进全球环境共识达成与争端解决;拓展环境正义的理念与实践和助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把握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的科学方法和必由之路。
    • 车越; 邹灿
    • 摘要: 生活垃圾快速增长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垃圾填埋场等末端处置设施从选址建设直至运营封场,一直伴随着有关邻避现象和环境正义的争论。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实践进一步将生活垃圾相关议题从末端设施影响拓展至居民源头分类,各环节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权利和义务界定成为学界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辨析了环境正义的内涵,剖析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在垃圾管理各环节和各责任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基于"权利-义务"相统一视角探讨生活垃圾管理的全过程,对其中各环节及关键因素进行识别,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中的环境正义。研究发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中的环境正义影响因素由多维度确定,各因素对环境正义的影响作用由环节、相关方、空间尺度等定义;相关环境正义概念应由传统邻避设施引发的环境风险分配延伸至源头分类、次级分拣和末端处置等垃圾管理的全过程;由关注政府和社会公众间的权责争议拓展至居民、物业、居委会和政府间环境义务配置及环境权利让渡的综合调控。研究以环境正义概念为基础构建的垃圾管理全过程视角,可为剖析环境权利、环境义务与垃圾管理各环节中不同责任主体间的相互联系提供参考。
    • 陈奕兵; 华亦雄
    • 摘要: 公共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条件,其不仅可以拦截雨水、储存水分,还可以增加社会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减少犯罪,提供娱乐场所并帮助周围居民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等等。因此,公共绿地的建设非常重要。而可达性作为一项衡量城市中某两点之间道路便捷程度的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公共绿地的分布情况,是评价绿地建设的理想指标。同时在中国,环境正义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影响和幸福感越来越多地按收入分配达成,绿地的可达性也成为了一个环境正义问题。文章将从环境正义的角度出发,审视苏州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是否有利于所有群体。
    • 柴艳萍; 苗新雨
    • 摘要: 分配正义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温茨以分配正义为主题,构建了一种新的环境正义理论,认为环境正义的核心关切是当环境利益与环境负担存在稀缺与过重时应如何分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同心圆的理论原则在种际群体、代际群体、代内群体间对环境善物(环境利益)与环境恶物(环境负担)进行分配,可促进三个维度的环境正义付诸于现实。
    • 王云霞
    • 摘要: 人类环境正义的理论维度可从分配、承认、参与和能力等四重维度进行剖析:分配正义指环境善物与恶物在分配上的平等,承认正义指环境弱势群体的社会身份、环境权益不应遭到忽视、漠视和压制,参与正义指公众的环境知情同意权应得到有力保障,能力正义指与环境事务有关的决策和行为应促进而不是阻碍受众生活潜能的发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了人类环境正义建构的中国道路形成的现实际遇。开创人类环境正义的中国道路,需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入手,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协同配合,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制度设计、法律执行和生活方式等进行转变。
    • 胡锋
    • 摘要: 生态女性主义法哲学为现代环境法治的完善提供了全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在宏观理念层面,应将环境正义确定为环境法的最终价值,实现从“关怀伦理”到“关怀价值”的目标转变。在微观制度层面,应积极转化国际环境法中有关社会性别的条款,并设置相关制度来保障女性有效行使其环境保护决策权,以期为我国制定体系完备的环境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 陈广华; 崇章
    • 摘要: 我国水污染防治多方合作治理模式尚未形成、责任设定过重导致侵权人利益失衡的环境问题突出,并未彰显生态平衡的立法理念。基于环境正义理论,借鉴美国《清洁水法》中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制度,结合可口可乐公司为解决环境非正义问题而对水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提出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下的“水中和”治理模式,即企业、组织或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废水循环利用、节水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造成的水污染,从而实现“污水净零排放”,达到污水排放的“收支相抵”。“水中和”治理模式不仅可以形成合作治理模式避免侵权人利益失衡,而且更加符合环境资源保护的立法目的,以此破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局面,从而实现环境正义和生态平衡。应将“水中和”治理模式法律化,并与水污染预防和治理相衔接,完善污水排放交易制度和相应配套措施。
    • 余敏江; 邹丰
    • 摘要: 生态危机的出现凸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性质,因而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在于构建一种更具基础性、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新样态。作为一种整体性理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体现了共存、共生、共荣的内在逻辑演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不仅彰显了全人类面临的生命、生存、生产、生活与生态交叠嵌套的普适性问题,还突出了环境利益分配和环境责任分摊的环境政治问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了人地正义、空间正义和分配正义的再生产,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环境正义思想的新发展,也给当代中国环境政治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需要构建“生命—生态”一体化治理机制、“技术—制度”复合治理机制和“国内—国际”协作治理机制,为推动全球环境正义塑造中国方案。
    • 罗桥
    • 摘要: 环境社会工作不同于传统社会工作分析环境问题的方式,更关注问题背后的社会成因和社会影响。目前不同地域的环境社会工作研究者根据自身经验知识对传统社会工作的知识系统进行了批判,从而演化出了不同路径的研究取向。本文梳理了环境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阐释了环境社会工作试图变革社会工作的传统范式,其欲引发社会工作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和方法论原则,环境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总的来说较为分散,这也正是其呈现出诸如环境社会工作、绿色社会工作和生态社会工作等多元化的研究路径和实践取向的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