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球形棕囊藻

球形棕囊藻

球形棕囊藻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7935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热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2008年全国水生生物学博士生会议、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等;球形棕囊藻的相关文献由22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洁生、杨维东、王艳等。

球形棕囊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7935 占比:99.80%

总计:48030篇

球形棕囊藻—发文趋势图

球形棕囊藻

-研究学者

  • 刘洁生
  • 杨维东
  • 王艳
  • 王小冬
  • 段舜山
  • 吕颂辉
  • 赖俊翔
  • 尹平河
  • 赵玲
  • 陆家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悦; 李丽; 翟晓辉; 周娟; 叶鹏浩; 黄盛东
    • 摘要: 2021年1月下旬深圳大鹏湾沿岸海域发生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藻华。为了探究球形棕囊藻藻华发生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1月20日至2月1日系统调查分析了藻华发生过程中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球形棕囊藻囊体数量、营养盐水平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月20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绝对优势种,1月21日球形棕囊藻囊体开始出现,1月25日囊体数量达到最高,达69colonies·L^(–1);1月27日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藻华出现,随后球形棕囊藻藻华逐渐消退。灰关联分析显示,铵盐和硝酸盐是影响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的最主要因素。水体扰动和球形棕囊藻在磷限制条件下的竞争优势也可能有利于球形棕囊藻藻华的发生。红色赤潮藻藻华可能是球形棕囊藻藻华消退的主要原因。球形棕囊藻藻华的发生和消亡是各种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涂俊杰; 高配配; 刘春颖; 李培峰; 杨桂朋
    • 摘要: 本文探讨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各生长时期内释放到培养液中二甲巯基丙酸内盐(DMSP)、二甲基硫(DMS)和丙烯酸(AA)等含硫化合物浓度及DMSP降解途径的影响,所设置氮磷比为4∶1、16∶1、40∶1和80∶1。结果表明,球形棕囊藻的DIC吸收速率在80∶1组出现最大值(147μmol·kg^(-1)·d^(-1)),pH提升量在4∶1组出现最大值(0.13 d^(-1)),而最大藻细胞密度在16∶1和40∶1组出现较高值(285×10^(4)和264×10^(4) cells·mL^(-1))。单位细胞颗粒态DMSP和AA浓度在16∶1组出现最大值(2.741和2.949 fmol·cell-1),而溶解态DMSP在40∶1组出现最大值(0.543 fmol·cell^(-1)),DMS在16∶1和40∶1组均出现最大值(0.038 fmol·cell^(-1))。当氮磷比为4∶1时,DMS/AA出现最大值26.53%,表明DMSP酶裂解途径占比最大;当氮磷比为80∶1时,DMS/(DMSP+AA)出现最大值11.89%,表明DMS生产百分比最大;当氮磷比为40∶1时,AA/(DMSP+AA)出现最大值69.34%,表明总DMSP降解率最大。总而言之,当氮磷比为16∶1时最有利于球形棕囊藻含硫化合物的产生,不同氮磷比会对DMSP的降解途径产生影响。
    • 李杰; 陆家昌; 赖俊翔; 张荣灿
    • 摘要: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主要以囊体形态形成赤潮,由单细胞向囊体形态的转变是赤潮爆发的关键。本研究推测囊体形成的前提是游离单细胞达到一定密度阈值,当密度低于该阈值时,囊体无法形成。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不同条件(温度、营养充气搅动、摄食压力、初始密度)下囊体形成时游离单细胞的密度。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囊体形成所需的游离单细胞密度不一致,但都达到了10^(4)cells/mL的数量级;稀释试验表明,利用f/2培养基稀释使游离单细胞的密度小于10^(4)cells/mL时,囊体不能形成,而密度大于10^(4)cells/mL的游离单细胞对照组,在24 h内便有囊体形成。总的来说,游离单细胞在高密度情况下更容易形成囊体。
    • 莫钰; 蓝彩碧; 许铭本; 赖俊翔; 凌慧娇
    • 摘要: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是我国北部湾海域主要的有害藻华原因种,囊体的生长是藻华发生和持续的关键。为了研究在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钦州湾海域中营养盐输入对球形棕囊藻藻华形成的影响,采集钦州湾含球形棕囊藻的表层海水进行了添加不同营养盐的室内培养实验。根据钦州湾历史调查数据,进行了不同营养盐、不同氮磷比和不同添加方式的培养。结果表明,同时添加氮和磷显著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球形棕囊藻囊体继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高峰期后大量形成。一次性添加磷对囊体生长的刺激作用较添加氮时强,丰度最高可达4.8×10^(3) colonies·L^(-1),囊体平均直径为(115±84)μm,且具有较高囊体细胞密度,但囊体衰退较快。单独添加氮时,囊体细胞分布稀疏,囊体数量及直径皆较低。每天添加磷的方式相比一次性添加更有利于囊体丰度的维持。总体上,磷营养的添加能刺激囊体数量、囊体细胞数和囊体直径的生长。在具有较高N/P比值的钦州湾,应加强磷的排放管理,避免突发性磷污染对球形棕囊藻囊体生长的刺激作用。
    • 陆家昌; 陆敏桢; 李杰; 赖俊翔; 庄军莲
    • 摘要: 本研究向自然海水中接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红色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游离单细胞进行培养,比较不同赤潮藻类对海洋浮游微食物网主要类群的影响。结果发现,红色哈卡藻和中肋骨条藻均经历了从增殖到衰亡的过程,中肋骨条藻在磷酸盐耗尽后消亡,磷酸盐随之被重新释放到水体中;而无论增殖还是衰亡,红色哈卡藻添加组磷酸盐含量均持续降低。球形棕囊藻游离单细胞在迅速增殖将磷酸盐耗尽后并未衰亡,其密度维持相对稳定。红色哈卡藻添加组和中肋骨条藻添加组的细菌密度显著低于中肋骨条藻添加组(P0.05)。球形棕囊藻添加组含色素体微型鞭毛虫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从而导致该组微型鞭毛虫营养结构显著偏向异养(P<0.05)。实验结束时,球形棕囊藻添加组纤毛虫的丰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本研究中,球形棕囊藻可通过与含色素体微型鞭毛虫竞争营养盐并抵御异养微型鞭毛虫及纤毛虫捕食的方式对微食物网产生影响。红色哈卡藻对微食物网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其可被异养微型鞭毛虫摄食。中肋骨条藻对微食物网的影响受营养盐的调节,细菌的分解可能在该藻衰亡后的营养盐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张清春; 向玲; 王锦秀; 刘扬; 宋敏杰; 王云峰; 孔凡洲; 耿慧霞; 颜天; 于仁成
    • 摘要: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常在热带至温带近海海域形成有害藻华,该种具有种内遗传多态性,且有囊体大小、特征色素组成等性状分化。在我国南海形成有害藻华的球形棕囊藻可形成“巨型囊体”,以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为特征色素,是一种独特的“巨囊”生态型。2021年11月底至12月初,南黄海青岛沿岸暴发大规模球形棕囊藻藻华。藻华发生期间,对青岛沿岸3个站位的水文和化学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了球形棕囊藻囊体的数量、直径和色素组成,并应用一种高分辨率种下分子标记——叶绿体rbcS-rpl27基因间隔区分析了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藻华发生期间青岛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低(12~14°C),海域营养盐组成具有高溶解有机氮、低溶解无机氮的特征;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超过20个/L,最大囊体直径为18mm,以But-fuco为特征色素,rbcS-rpl27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南海“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南黄海首次暴发的球形棕囊藻藻华是由“巨囊”生态型形成,该藻华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业发展和核电设施运行等构成威胁,亟待开展藻华成因与监测预警对策研究。
    • 苏芯莹; 陈波; 牙韩争; 朱冬琳; 张荣灿; 覃仙玲
    • 摘要: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是近年来北部湾常见的有害藻华原因种,涠洲岛海域作为广西沿海藻华的高发区之一,目前仍缺乏关于该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的相关研究。为探究涠洲岛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中营养盐的状况及藻华的发生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对2017年3月下旬涠洲岛周边发生的球形棕囊藻藻华区域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藻华期间水体中溶解有机磷含量与细胞及囊体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本次藻华主要受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含量影响,多个调查站点的无机氮/无机磷(DIN/DIP)1,表明这些站点存在氮限制现象,而氮限制可能是本次藻华消亡的主要因素。调查区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58种,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最高可达1.04×10^(8) cells/L,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8.28%。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营养缺乏条件下,有利于球形棕囊藻成囊的链状硅藻种类具有相对较大的细胞密度。
    • 李杰; 陆家昌; 蓝彩碧; 赖俊翔; 王佳乐; 韦福佳
    • 摘要: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在囊体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随之带来的水体黏度变化对桡足类摄食活动产生的影响仍然有争议.为揭示球形棕囊藻赤潮带来的海域水体黏度增加对柱形宽水蚤(Temora stylifera)摄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球形棕囊藻培养液和海藻酸钠溶液设置黏度摄食实验,测定柱形宽水蚤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的摄食率,并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过程中胞外颗粒聚合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含量和培养液的黏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球形棕囊藻的生长过程中,TEP含量和水体黏度均表现出上升趋势,分别为(2.63±3.72)-(677.33±34.92)μg/liter xanthan equiv.和(2.96±0.58)-(4.92±0.19)Mpa·s,且球形棕囊藻的游离细胞丰度、囊体丰度和囊体直径与TEP含量、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球形棕囊藻培养液和海藻酸钠溶液摄食实验组中,黏度高、低规格组的摄食率和滤水率均呈显著差异,低黏度组的摄食率和滤水率高于高黏度组的(P<0.05).推测柱形宽水蚤的摄食率受到水体黏度的抑制.
    • 王灵; 向文洲; 卫华宁; 吕金亭; 吴华莲; 吴后波
    • 摘要: 赤潮给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溶藻细菌是目前生物防治赤潮的有效手段之一.旨在探究从蓝细菌Cyanobacterium sp SCSIO-45682分离的4株共附生细菌中得到的一株对球形棕囊藻具有明显溶藻效应的微杆菌属菌株Microbacterium sp.CBA01的溶藻特性和初步的作用机理.采用细菌发酵液与棕囊藻共培养模式测定菌株CBA01的溶藻效应,并分别研究去除菌体、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的溶藻特性,进一步测定藻细胞丙二醛(MDA)和抗氧化相关酶系统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菌株CBA01发酵菌液和无菌上清液对棕囊藻有明显的溶藻作用,而菌体本身不具有溶藻活性;其溶藻效应随着菌液发酵时间延长、菌液添加量增多以及藻液初始浓度降低而增强.经CBA01无菌上清液处理,棕囊藻生长初期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大幅度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显著提高.菌株CBA01通过胞外分泌溶藻物质经间接溶藻作用而导致球形棕囊藻的裂解,其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具有一定耐高温性、耐酸不耐强碱性;而该菌株产生的溶藻物质,可能具有较强烈的氧化活性,或产生诱导藻细胞产生过量氧自由基的活性,这可能是其形成溶藻效应的重要机制.
    • 徐轶肖; 何喜林; 张腾; 蓝文陆
    • 摘要: 近年来,棕囊藻已成为我国北部湾海域藻华发生的主要原因种,严重影响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水产增养殖业和防城港核电安全,急切需要对棕囊藻藻华原因种作进一步分析确认.2017年2月和3月在钦州湾和涠洲岛藻华发生海域分离得到9株棕囊藻,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并通过核糖体小亚基序列(SSU rDNA)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9株棕囊藻与球形棕囊藻形态特征基本符合,系统发育树与不同海域来源的球形棕囊藻聚在同一大分支上,与其他海域来源的球形棕囊藻遗传距离为0.0000~0.0071,其中北部湾WZS3-1株与墨西哥湾株CCMP627、苏里南株CCMP628、厄瓜多尔株CCMP1528、南非株P162、中国海株RCC:K1398及汕头株Santou97的球形棕囊藻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000,而北部湾WZS1、WZS2、WZS4、WZS5株与香港株SKLMP T005和渤海株BOHAI1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000.球形棕囊藻的种内遗传距离(0.0000~0.0073)明显小于种间遗传距离(0.0084~0.0440),因此可确定来自北部湾不同海域的9株棕囊藻均为球形棕囊藻.此外,球形棕囊藻各藻株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地理位置分布不能完全对应.本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棕囊藻藻华藻种库构建、棕囊藻北部湾株生理生态研究和北部湾棕囊藻藻华发生机理研究等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