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黄海

南黄海

南黄海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595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378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第六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七届青年海洋科学论坛、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等;南黄海的相关文献由12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训华、吴志强、刘健等。

南黄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0 占比:29.4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76%

专利文献>

论文:1378 占比:69.84%

总计:1973篇

南黄海—发文趋势图

南黄海

-研究学者

  • 张训华
  • 吴志强
  • 刘健
  • 张志珣
  • 郭兴伟
  • 陈建文
  • 石学法
  • 蓝先洪
  • 梅西
  • 张银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刁新源; 王建丰; 魏传杰; 司广成; 于非
    • 摘要: 本文根据2007年南黄海的CTD调查资料,分析了南黄海中层冷水的10个示性特征及其分布特征,指出2007年春季中层冷水主要出现于35°N以北的海域,核心区主要位于50 m等深线附近,中心深度位于25~40 m,宽度约为100 km,厚度为10~25 m,跃变强度为0.04~0.14°C/m。对比分析冬季与夏季温度、盐度及实测海流资料,南黄海春季出现的中层冷水主要是黄海暖流、沿岸冷水以及春季表层升温等过程的综合作用结果。
    • 蒋伟
    • 摘要: 黄河与长江、海洋与陆地不停激情碰撞着、裹挟着、沉淀着,70多道辐射沙脊如手掌般慢慢向南黄海深处伸展。在这全球最大的粉沙质潮间带湿地之上,条子泥宛若“掌珠”,安然其中、熠熠生辉。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一杆红帆翻开历史的漫漫长河,静静停留在这条带状的港叉之上。闭上眼,请用心,你听到什么了呢?
    • 郑龙啸; 吴孟泉; 赵杰; 王东亮; 周敏; 赵连杰
    • 摘要: 近年来海洋生态灾害频发,大量漂浮藻类聚集在海面和近岸海域,给沿岸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生态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本研究利用HY-1C、GF-1和HJ-1A/1B卫星遥感影像对南黄海海域2016-2020年4-6月份的马尾藻进行了信息提取和生长阶段的划分,并通过MODIS海温数据、光合有效辐射数据和海面风场数据来探究环境因子对马尾藻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马尾藻集中在每年的4-6月份暴发,2017年马尾藻的影响范围最大,其余年份较小;从空间上看马尾藻最早在长江入海口东北部远海被监测到,在35°~36°N附近海域消失;(2)从生长速率上看,马尾藻的生长阶段可以划分为“发展-暴发-消亡”3个阶段;(3)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海水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对马尾藻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较高的海表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导致2017年面积高于往年;在东南风的作用下,马尾藻呈从东南向西北漂移的趋势,这说明了马尾藻的时空特征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 米立军; 吴克强; 刘志峰; 朱小二; 耿名扬; 张莹; 李林致
    • 摘要: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区的海域部分,其宏观地质背景与扬子陆域具有相似性。通过分析扬子陆域古生界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地球化学指标等,结合南黄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已钻井揭示情况,指出南黄海盆地古生界发育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高家边组)和二叠系(包括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及大隆组)三套主力烃源岩,并推测下寒武统和上二叠统烃源岩品质优于中、上扬子地区,总体上三套主要烃源岩均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对扬子陆域已发现的大型油气田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烃源充足-持续汇聚-构造稳定”是扬子地区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关键成藏条件。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古生界厚度大且分布稳定,沉积相分析表明其烃源条件好;印支期以来被南部和北部的新生代坳陷所夹持,且长期处于隆升状态,具有持续汇聚油气的古隆起背景;隆起区弱变形构造带和平缓构造带印支期以来构造稳定、断裂数量少,有利于油气保存,是探索中—古生界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勿南沙隆起古生界厚度大,后期新生代断陷叠加范围小、断陷幅度小,有利于海相原生油气藏的发育和保存,也是中—古生界勘探潜力区。
    • 卢鹏飞; 岳英洁; 朱龙海; 胡日军; 尹砚军; 冷星
    • 摘要: 基于2020年10月日照近岸海域大潮期水文泥沙观测资料,研究了海流和悬浮泥沙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单宽通量机制分解等方法,探讨了悬浮泥沙输运机制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日照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平面上呈由岸向海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垂向上呈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升高的趋势。悬浮泥沙浓度变化与潮周期流速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具有滞后效应。研究区单宽净输沙率为4.72~24.68 g/(s·m),近岸单宽净输沙率明显大于远岸输沙率。悬浮泥沙输运以平流输运为主,其次为潮泵效应或垂向净环流输运。研究区水体垂向混合均匀,对悬浮泥沙垂向分布影响微弱。潮流引起研究区悬浮泥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南黄海西部近海悬浮泥沙净输运方向和潮余流方向大体相同,在远岸开阔海域总体呈向南的净输运趋势。研究成果有利于完善南黄海西部近海泥沙输运规律理论成果,对日照近岸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姝睿; 孙高远; 茅昌平; 饶文波
    • 摘要: 辐射沙脊是分布在我国江苏沿岸南黄海浅海内陆架上的一种特殊地貌,其沉积物质来源一直广受关注。通过原位微区X荧光光谱分析、重矿物统计学以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等方法,对江苏沿岸辐射沙脊开展物源分析。结果表明辐射沙脊的重矿物组合为角闪石—绿帘石—铁氧化物,并且角闪石为绝对优势矿物(平均含量55.06%),其含量远大于绿帘石(平均含量20.71%)。这与长江中重矿物特征相似(角闪石平均含量46.05%,绿帘石平均含量24.69%)。碎屑锆石U-Pb年龄显示出了5个主要的年龄区间及峰值,依次为160~330 Ma(占22.89%,峰值为~200 Ma);350~550 Ma(占18.61%,峰值为~430 Ma);650~1200 Ma(占29.32%,峰值为~750 Ma);1700~2000 Ma(占10.58%,峰值为~1850 Ma)和2400~2600 Ma(占5.09%,峰值为~2500 Ma)。结合重矿物组分数据和锆石年龄谱分析,并与各潜在源区进行对比,认为辐射沙脊的碎屑重矿物特征以及锆石年龄与长江最为相近,指示长江作为辐射沙脊最主要的物质源区。此外,古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物显示出对江苏沿岸北部沙脊沉积具有一定的影响,而现代黄河可能对辐射沙脊最北缘提供了沉积物质,该物源分析结果反映了南黄海的海流系统在辐射沙脊搬运沉积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 张升升; 吴志强; 朱俊江; 郭兴伟; 贾仲佳; 欧小林; 张绍玉; 陈瑞雪
    • 摘要: 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地层的性质与分布特征,既是扬子块体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部分。为探究建立一套可靠的海相地层岩石物性相关模型,笔者收集整理了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系统测井和岩芯物性测试结果,采用对比归纳和综合校正的方法对海相沉积层的岩石物性、层位标定以及油气储集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相地层存在8个区域地震反射波组和6个电性层;T_(10)反射界面对应的是二叠系栖霞组的底界;下志留统—上泥盆统和上二叠统局部砂岩层段发育有低渗能力的致密砂岩储集层。
    • 王明飞; 庄昀筠; 葛汝平; 陈洪举; 刘光兴
    • 摘要: 浮游动物死体是海洋沉降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浮游动物死体对于准确评估特定海区生物泵碳通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在自然海区的死亡情况,采用2019年7~8月在南黄海获取的浮游动物样品,使用中性红染色法分析了浮游甲壳动物死体的平面分布及其受控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丰度为(1378.3±929.84)ind./m^(3),其死体比例在5.0%~68.8%之间,平均为33.3%±16.6%。桡足类是浮游甲壳动物的主要类群,平均丰度为(1202.9±937.4)ind./m^(3),死体比例在3.6%~69.7%之间,平均为38.6%±17.0%,与全球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平均死体比例相当。不同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的死体比例存在差异。其中,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死体比例最高(62.0%),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最低(17.9%)。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死体比例的主要影响因子。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死体比例和表层温度显著正相关,拟长腹剑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的死体比例与表底温差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表层盐度与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的死体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南黄海海洋生态动力学过程和海洋碳通量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 张清春; 向玲; 王锦秀; 刘扬; 宋敏杰; 王云峰; 孔凡洲; 耿慧霞; 颜天; 于仁成
    • 摘要: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常在热带至温带近海海域形成有害藻华,该种具有种内遗传多态性,且有囊体大小、特征色素组成等性状分化。在我国南海形成有害藻华的球形棕囊藻可形成“巨型囊体”,以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为特征色素,是一种独特的“巨囊”生态型。2021年11月底至12月初,南黄海青岛沿岸暴发大规模球形棕囊藻藻华。藻华发生期间,对青岛沿岸3个站位的水文和化学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了球形棕囊藻囊体的数量、直径和色素组成,并应用一种高分辨率种下分子标记——叶绿体rbcS-rpl27基因间隔区分析了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藻华发生期间青岛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低(12~14°C),海域营养盐组成具有高溶解有机氮、低溶解无机氮的特征;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超过20个/L,最大囊体直径为18mm,以But-fuco为特征色素,rbcS-rpl27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南海“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南黄海首次暴发的球形棕囊藻藻华是由“巨囊”生态型形成,该藻华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业发展和核电设施运行等构成威胁,亟待开展藻华成因与监测预警对策研究。
    • 王忠蕾; 陆凯; 孙军; 张勇; 朱晓青; 胡刚; 何梦颖; 黄湘通; 密蓓蓓
    • 摘要: 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南侧4个表层沉积物和SYS90-1A孔中5个沉积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具体分析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物源差异及约1.0 Ma以来沉积物物源变化。结果显示,泥质区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而泥质区外部南侧沉积物可能主要由长江供应。SYS90-1A孔主要记录了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记录,不同时期物源差异明显:中更新世早期以长江源物质为主,利用磁化率开展旋回地层学分析,根据天文年代调谐确定该时期具体时代为0.59~0.71 Ma;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以及中更新世中期以来以黄河源物质为主。这一结果与前人关于南黄海早更新世以来沉积物以黄河源物质为主的认识不同,长江源物质对南黄海泥质区沉积物贡献需要重新认识。上述表层沉积物样品和钻孔沉积物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与朝鲜半岛河流沉积物完全不同,说明该区域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物主要来自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