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2浓度

CO2浓度

CO2浓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4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6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58549篇;相关期刊464种,包括中国岩溶、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社会计算会议、平行控制会议、平行管理会议、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燃烧学学术会议、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等;CO2浓度的相关文献由2318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建国、范桂枝、蔡庆生等。

CO2浓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6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8549 占比:99.82%

总计:459394篇

CO2浓度—发文趋势图

CO2浓度

-研究学者

  • 朱建国
  • 范桂枝
  • 蔡庆生
  • 李天来
  • 桂富荣
  • 郭建平
  • 高素华
  • 万建民
  • 王春明
  • 韩士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清泉; 金梧凤; 张宁宁
    • 摘要: 本文选取新型通风窗送风量和通风器效率作为影响因素,采用fluent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通风量分别为32 m^(3)/h、43 m^(3)/h、53 m^(3)/h和通风器过滤效率分别为40%、70.8%、90.3%条件下,室内PM_(2.5)和CO_(2)浓度改善的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得出:当室内环境要求PM_(2.5)浓度在一级限值之下时,最佳的运行策略为高效过滤(90.8%)条件下53 m^(3)/h的通风模式运行185300 mins。若PM_(2.5)浓度取二级限值,高过滤效率在32 m^(3)/h、43 m^(3)/h和53 m^(3)/h的通风模式的最佳运行时间分别为70-160 mins、50-200 mins和40-300 mins。
    • 郭佩; 李长志
    •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盐湖国家,然而盐湖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湖水化学性质、盐类物质来源和盐矿资源开发等,对盐类矿物沉积特征和埋藏成岩改造研究较少,造成从蒸发岩角度去理解古代盐湖盆地的油气富集规律较为困难。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大型盐湖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介绍了盐湖分类方案和蒸发岩中盐类矿物的主要成因类型,并总结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常见的硫酸盐、氯化物、含钠碳酸盐和硼酸盐的沉积—成岩过程及其古环境和古气候意义。同时,尝试利用盐湖沉积最新研究成果去探讨中国含油气盆地蒸发岩研究中存在争议或值得关注的问题,得出:(1)深部热液可为湖泊输送大量元素离子,但要在湖泊环境下富集大量蒸发岩,则(半)干旱气候和蒸发浓缩作用是前提条件;(2)易溶蒸发岩(如石盐)在沉积中心单层厚度大,而在斜坡—边缘区缺失,这是季节性气温变化和温跃层浮动引发“中心聚集效应”的结果;(3)温度可影响蒸发岩中盐类矿物溶解度、晶体结构形态和发育深度,而部分无水盐类矿物在常温常压下却无法结晶,这一现象可用来指示古地温和地层埋藏史;(4)碳酸盐型盐湖中的Na-碳酸盐种类可指示大气CO_(2)浓度和古温度。
    • 张小琴; 郝兴宇; 宗毓铮; 张东升; 史鑫蕊; 李萍
    • 摘要: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大豆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高油大豆品种"晋大70"为材料,利用控制气室设置CK(CO_(2)浓度为400μmol/mol)和EC(CO_(2)浓度为600μmol/mol)两个处理,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在控制气室内,在大豆鼓粒期利用便携式气体交换系统LI-6400测定光合参数,测定叶绿素含量、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相关指标,并在收获期测定产量指标。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使大豆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9.7%和63.2%;叶片中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在高CO_(2)浓度下显著升高28.8%和215.0%,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CO_(2)浓度升高使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显著下降,但显著增加异柠檬酸脱氢酶(248.2%)、琥珀酸脱氢酶(75.0%)、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15.8%);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在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显著升高25.6%、23.4%和21.1%。研究表明,在高CO_(2)浓度下,大豆鼓粒期叶片蔗糖代谢和磷酸戊糖途径代谢加强,三羧酸循环和脂肪代谢减弱,籽粒中蔗糖代谢减弱,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和脂肪代谢加强。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对大豆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大豆生产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蔡守平; 杨际伟; 曾丽琼; 林和再; 兰翔; 谢峥; 何学友
    • 摘要: 采用固体发酵箱进行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试试验,对菌丝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CO_(2)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0~24 h为发酵准备期(延滞期),白僵菌菌丝生长慢,固体培养料温度呈小幅上升的趋势,维持在22°C左右,发酵箱内CO_(2)浓度则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从2000 mg·m^(-3)逐渐上升到5000 mg·m^(-3);24~48 h为菌丝初始生长期(升温期),菌丝逐步生长,固体培养料温度急剧上升,发酵箱内形成了明显的温度梯度和CO_(2)梯度,上层与下层温度差异可达5°C以上,上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上升至13000 mg·m^(-3)左右,下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升到6500 mg·m^(-3)左右;48~96 h为菌丝旺盛生长期(稳定期),菌丝大量生长,但固体培养料的发酵温度逐渐降低;96 h以后为产孢期,该阶段固体料温度依然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逐渐下降接近或略高于室温。通过加入空气内循环系统,可消除发酵箱内温度梯度,并降低CO_(2)浓度梯度,促进发酵箱内菌丝生长均匀。研究结果可为白僵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 梁周彤; 唐文瀚; 曾宁; 才其骧; 韩鹏飞; 张宇; 权维俊; 姚波; 王普才; 刘志强
    • 摘要: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区域、城市、行业企业都在制定和实施双碳目标行动计划。CO_(2)模拟因其客观性和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城市碳排放研究中深受重视。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Picarro仪器高精度观测的2019—2020年CO_(2)数据,利用WRF模式进行CO_(2)传输模拟,分析了CO_(2)浓度变化的季节特征,评估了模式在城区中心、城郊及背景3个观测站点的模拟效果,并对边界层高度及化石燃料碳排放等可能影响CO_(2)浓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3个观测站点分别为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 m气象塔观测站(北京站)、河北香河观测站(香河站)和上甸子区域本底观测站(上甸子站)。模拟结果表明:上甸子站优于香河站,香河站优于北京站,在冬季尤其明显;CO_(2)浓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区、电厂和工业区,尤其是唐山、石家庄和邯郸地区,大量交通、工业排放导致CO_(2)浓度明显上升,且高值区的范围在冬季最大;就日平均变化和日变化而言,边界层高度与CO_(2)浓度存在相反变化趋势;3个站点的化石燃料碳排放(FFECO_(2))与近地面总CO_(2)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冬春季的相关性高于夏秋季,且FFECO_(2)的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北京站、香河站、上甸子站;CO_(2)传输模拟的不确定性存在空间差异和季节变化。
    • 黎灯; 黄伟生
    • 摘要: 根据《客车空调设计参数》(TB1951—87)客车空调装置须满足下列卫生条件:客室内空气中CO2的容积浓度不大于0.15%,即1500PPM。空调系统新风门常规控制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乘客较多、CO2浓度较高时,空气质量较差,经过正线实际测量,广佛线列车客室内CO2浓度在高峰期普遍偏高。文章通过从广佛线增购车空调系统结构、CO2浓度控制新风门开度测试、载荷控制新风门开度测试、空调能耗等方面分析,找到适用于广佛线增购车空调新风门开度最优的控制方式,提升广佛线列车舒适度。
    • 王锦旗; 宋玉芝; 薛艳
    • 摘要: 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及气候变化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综述。CO_(2)浓度升高促进浮游植物大量增殖;水温升高引起水体分层现象加剧,底层缺氧更加严重,沉积物营养盐释放加剧,促进浮游藻类的生长;降水变率、强降水发生的概率增加,会加剧土壤中氮的流失,导致水体营养盐浓度增加;太阳辐射减弱会导致水下光照减少,加速沉水植物的衰亡,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进一步恶化水下光照环境;风速降低会延长水体分层时间,提高水体稳定性,造成底层缺氧,加大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台风等热带气旋引发的强风浪会促进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释放,有利于蓝藻细胞团增大,获得更大的浮力,带来的暴雨还会将周围营养盐携带入水体,促进藻类生长。以上这些气候变化主要特征还会相互作用,加大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风险,继而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间接影响。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气候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主要特征之间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内外源污染与气候变化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水生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等。
    • 张占阳; 周铭辉; 高艳龙; 王连山; 刘云乐; 张振伟; 李季钢
    • 摘要: 为深入研究断层气CO_(2)与地温、降雨、地震的关系,基于40日滑动时间窗,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对唐山地震台断层土壤气CO_(2)浓度、地温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降雨量探讨相关系数变化与台站邻近区域M≥3.0地震的映震关系,分析概括出唐山地震台断层(CO_(2)浓度-地温)相关系数变化特征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当日,唐山地震台断层上盘(CO_(2)浓度-地温)相关系数变化特征中持续减小特征为43.8%,阶段性低值特征占18.8%,持续增大与阶段性高值特征共计37.5%;地震发生当日,唐山地震台断层下盘(CO_(2)浓度-地温)相关系数变化特征中持续减小特征为13.6%,阶段性低值特征占40.9%,持续增大与阶段性高值特征共计45.4%。该分析思路可为唐山区域断层活动现状分析提供参考,为首都圈地区震情跟踪、分析与研判提供依据。
    • 郭宏勇; 朱俊杰; 沈伊洁; 王茜; 金鹏; 夏建荣
    • 摘要: 在不同CO_(2)(400和2000 ppm)和磷浓度下(0.088—0.350 mmol/L)培养葛仙米(拟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es Kutzing),研究CO_(2)和磷对葛仙米相对生长速率、色素含量、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和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结果显示CO_(2)或磷浓度对葛仙米的相对生长速率、球体粒径和数量、光饱和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光合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对球体粒径和数量、叶绿素a含量、呼吸速率和光合效率存在明显交互作用。高CO_(2)浓度培养明显提高磷对球体粒径和数量和光合效率的效应,同时降低高磷浓度对叶绿素a合成的抑制作用,但两者对相对生长速率、藻胆蛋白含量、光饱和光合速率、F_(v)/F_(m)和Yield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或磷浓度增加促进葛仙米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来实现;两者交互作用表明高CO_(2)浓度可能通过提升磷的利用效率,降低高磷浓度对叶绿素a合成的抑制,提高光合效率,使球体明显增大。
    • 陈能训; 罗福海; 李朴
    • 摘要: 以“探究CO_(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为例,通过实验创新的缘起、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评析与反思5个方面进行实验创新教学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思考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