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足迹

碳足迹

碳足迹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3年内共计1268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1篇、会议论文77篇、专利文献91832篇;相关期刊648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物流技术、资源科学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金属复合材料分会2016年年会暨行业创新论坛、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石油石化节能减排技术交流大会等;碳足迹的相关文献由2882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涛、张辉、赵荣钦等。

碳足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1 占比:1.15%

会议论文>

论文:7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1832 占比:98.77%

总计:92980篇

碳足迹—发文趋势图

碳足迹

-研究学者

  • 田涛
  • 张辉
  • 赵荣钦
  • 陈荣圻
  • 马慧
  • 季栋梁
  • 张志智
  • 张欢
  • 张海林
  • 李仁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孔琳
    • 摘要: 以碳足迹理论为基础,对青海省旅游业2010—2019年的碳足迹和碳承载力进行科学计量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①青海旅游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均有提升,碳承载力始终高于碳足迹;旅游人均碳足迹增加,2015年后相对稳定至103 kg/人左右;②青海旅游人均碳承载力由稳定波动转变为持续下落,旅游人均净碳足迹逐年上升至-172.1 kg/人.因此,旅游业对青海省以草地资源为典型代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能的资金保证.青海省应提高旅游业的碳排放效率,将粗放式的旅游开发转向精细化运营,深入发展生态旅游.
    • 刘天奇; 胡权义; 汤计超; 李成芳; 江洋; 刘娟; 曹凑贵
    • 摘要: 水稻生产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针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探究影响水稻生产固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构建水稻生产固碳减排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开展包括免耕、氮肥深施、间歇性节水灌溉、秸秆氮肥配施管理等低碳管理措施在内的定位试验,分析水稻生产固碳减排的关键影响因素。在长期监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使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有机碳官能团分子结构,明确稻作管理措施增汇减排机理。进一步从碳足迹角度评估不同稻作管理技术下稻田生产间接碳排放。同时使用^(13)C秸秆示踪技术,明确秸秆外源碳在稻作循环中的转化比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调控秸秆和氮肥配比,可以促进秸秆碳向小分子官能团的转化,并促进土壤团聚体吸附外源颗粒有机碳,相比常规秸秆管理模式提高土壤碳库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储量32.3%。间歇性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甲烷氧化菌丰度,减少稻田甲烷排放19.9%~21.1%。免耕等低能耗稻田管理技术可以减少燃油和人力等投入,综合降低稻田生产间接碳排放10.5%~16.7%。相对于常规稻田秸秆还田模式,间歇性节水灌溉、秸秆氮肥配施等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秸秆外源碳循环固定率57.3%~59.9%。土壤团聚体结构发育、碳排放功能微生物、土壤氮素底物浓度、水稻生产碳足迹和作物碳固定量是影响水稻生产碳中和的关键因素。从“增汇”“减排”“降耗”“循环”角度,构建水稻生产固碳减排技术体系可以促进水稻生产碳固持28.9%~67.6%。
    • 崔文超; 焦雯珺; 闵庆文
    • 摘要: 农业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业碳排放对当下我国探索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则可为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碳足迹模型开展不同土地经营模式下的稻鱼共生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发现:1)以发展梯田旅游为重点的经营模式虽然碳足迹仅为5779.1 kg(CO_(2)-eq)·hm^(-2),在碳减排方面最具优势,但其单位产值碳足迹却高达0.17 kg(CO_(2)-eq)·¥^(-1),较低的经济效益并不利于长久的可持续发展;2)以扩大田鱼养殖为重点的经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单位产值碳足迹仅为0.05 kg(CO_(2)-eq)·¥^(-1),但较高的农资投入使得其碳足迹高达7928.6kg(CO_(2)-eq)·hm^(-2),面临着环境风险的增加,必须找到经济产出与环境风险的平衡点;3)在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下,以维持传统生产为重点的经营模式较好地践行了遗产保护理念,稻鱼共生系统的碳足迹为6266.7 kg(CO_(2)-eq)·hm^(-2),单位产值碳足迹为0.12 kg(CO_(2)-eq)·¥^(-1),但从长远来看,还需通过提升产品经济价值、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土地经营模式下稻鱼共生系统在经济和环境效益上的显著差异,并为不同土地经营模式下稻鱼共生系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 摘要: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生产聚氨酯软泡的关键原材料。科思创公司正使用质量平衡的方法,在其获得ISCC PLUS国际可持续性和碳认证的德国多马根基地和上海一体化基地采用可再生原材料生产TDI。下游客户可以将直接采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的TDI应用于现有生产工艺,无需进行技术改造,且所得产品与化石基产品具有相同的优良品质、舒适度和透气性,并大幅减少了产品的碳足迹进而实现气候目标。2021年底,科思创与来自中国的全球知名聚氨酯软体家居产品制造商和销售商盛诺集团签订了首份经质量平衡认证的TDI商业订单。
    • 昝世超; 吴俊峰; 屈博艺; 周俊海; 张秀平
    • 摘要: 为了辨识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应用于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阶段和关键影响因素,对机组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机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使用过程的电能消耗和制冷剂排放,分别占整个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总排放的96.52%和3.4%,其他阶段可以忽略。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机组运行于不同气候区时,运行阶段电能消耗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均在90%以上;将制冷剂由R134a更换为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制冷剂R513A后,总排放量降低2.65%;将机组的生产和运输阶段的排放量分别放大100倍时,生产阶段和运输阶段的排放量占比仍不足1%。
    • 李晓立; 何堂庆; 张晨曦; 田明慧; 吴梅; 李潮海; 杨青华; 张学林
    • 摘要: 【目的】明确大田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_(2)O和CO_(2))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稳定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和2019年大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不施肥(CK)为对照,比较等氮量条件下常规单施化肥(NPK)、有机肥替代30%(化学肥料180 kg N·hm^(-2)+有机肥90 kg N·hm^(-2),NPKM30)、有机肥替代50%(化学肥料135 kg N·hm^(-2)+有机肥135 kg N·hm^(-2),NPKM50)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并估算玉米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和农业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结果】等氮量条件下NPK、NPKM30和NPKM50处理间的玉米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N_(2)O排放通量呈动态变化,且3个施肥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与NPK相比,NPKM30处理两年N_(2)O累积排放量均值增加5.22%,而NPKM50处理降低7.92%。玉米生育期N_(2)O累积排放量占土壤全氮的12.91‱—18.74‱。3个施肥处理间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幅为74.53—367.04 mg·m^(-2)·h^(-1)。施肥显著增加CO_(2)累积排放量,与NPK相比,NPKM30和NPKM50处理两年CO_(2)累积排放量均值分别增加0.91%和5.79%;GWP分别增加2.07%和2.10%。与NPK处理相比,NPKM30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和单位产量碳足迹降低2.46%和1.43%,而NPKM50处理增加3.37%和1.43%。【结论】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增加玉米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但能够保持玉米产量稳定,同时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单位产量碳足迹,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生态效益,有机肥替代30%(NPKM30)是实现玉米稳产减肥减排较为理想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 陈怡莹; 郭振; 刘波
    • 摘要: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行动目标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人类社会测量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碳足迹方法的引入为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从碳足迹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体育活动中碳足迹的研究进展与实践举措。学术研究方面: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碳足迹研究是当前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体育场馆和体育参与者的研究引入相关理论探讨场馆选址、个体差异与碳足迹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实践应用方面: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是体育活动中碳足迹实践的引领者,体育全球化发展带动了各地区体育组织对赛事碳足迹的关注。研究认为:碳足迹应用推动体育发展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促进国际倡议与个体行动的统一,提供体育对环境影响的量化信息,并增进体育从业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 熊鹰; 艾赣雄; 周晨; 姚颖; 谢庆
    • 摘要: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科学评估洞庭湖区生态可持续状态,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对探究其生态可持续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降低生态赤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碳足迹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填补了化石能源无法核算生态承载力的问题,同时调整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参数因子。在对洞庭湖区25个区县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分析中,计算了2000-2019年生态赤字、足迹广度与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洞庭湖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增长速度远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致使人均生态赤字在时间维度上不断增大,空间维度上呈湖滨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2)洞庭湖区除林地之外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存在自然资本存量的消耗,且表现为高生态赤字;(3)三次产业结构的分配、土地利用的变化、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等均会对洞庭湖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4)改进后的化石能源账户相较于传统账户的计算方法更能反映真实的碳排量与碳吸收量。研究以期为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李栋; 赵敏; 刘再华; 陈波
    • 摘要: 河流输送到海洋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有机碳(OC)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了解DIC和OC的年龄、来源和转化,有助于掌握全球碳收支和提高现在以及未来自然和人类对河流碳循环影响的估算精度。本研究以普定岩溶水碳循环试验场泉(地下水)池(地表水)耦联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碳同位素(^(13)C-^(14)C)方法,结合水生植物生长和传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地下水地表水系统中DI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来源及其转化机制。研究发现:(1)泉池系统中DIC和POC的Δ^(14)C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泉水中Δ^(14)C值低于池水中Δ^(14)C值,反映后者可能有“较年轻”的CO_(2)的加入;(2)池水水化学和碳同位素变化由土地利用类型和池中水生植物共同控制;(3)池水中颗粒有机碳(POC)浓度明显高于泉水,且其Δ^(14)C值表现出与沉水植物和DIC的一致性(表观年龄均为3200~900 a),说明池水POC主要源于池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了碳酸盐风化产生的老碳(DIC),使新形成的有机质在表观年龄上“偏老”;(4)池水水体内源有机碳对水体POC的贡献在75%以上,内源有机碳通量(以C计)在250 t·km^(-2)·a^(-1)至660 t·km^(-2)·a^(-1)之间,相对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草地对应的地表水系统具有最大的内源有机碳占比和通量,指示了沉水植物控制型浅水水体初级生产对有机碳循环的重要作用。综上,我们认为在岩溶区通过土地利用调整来调控水生植物群落对于增加碳汇具有重要潜力。
    • 籍伟; 汤元君; 李国能; 应杰; 伊敏波
    • 摘要: 为研究船舶排烟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足迹,分析了不同输出功率、不同电力来源条件下船舶温差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结果表明,单台船舶温差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内可以实现碳减排104.45 tCO_(2)e;提升温差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碳减排总量,当单片温差发电片输出功率为14.5 W时,单台设备可实现年减排47.44 tCO_(2)e;温差发电系统抵消电力来源对其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为探索清洁高效的船舶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运行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