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13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4篇、会议论文85篇、专利文献3853012篇;相关期刊429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77种,包括2016输变电年会、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2015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等;系统稳定性的相关文献由279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刚、于学均、张一萌等。

系统稳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8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53012 占比:99.98%

总计:3853641篇

系统稳定性—发文趋势图

系统稳定性

-研究学者

  • 陈刚
  • 于学均
  • 张一萌
  • 曹国瑞
  • 朱逸群
  • 李东东
  • 李野
  • 杨帆
  • 林顺富
  • 滕永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辉; 潘雄文; 曾灿林; 宋先勇; 蒲贞洪; 郭健; 陈燕东
    • 摘要: 为增强系统惯量和阻尼,虚拟同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港口岸电电源中,但虚拟同步控制的港口岸电电源与船舶PWM整流器负荷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失稳问题.因此,本文首先根据其多时间尺度控制特性,提出了虚拟同步控制的港口岸电电源的分频段dq阻抗模型.其次,基于所建dq阻抗和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稳定性分析表明,港口岸电电源的交流电压环与船舶PWM整流器负荷的直流电压环之间存在控制交互作用,进而会诱发系统振荡.增加港口岸电电源的交流电压比例和谐振系数,或减小船舶PWM整流器负荷的直流侧电压比例系数可增强港口岸电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基于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阻抗模型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 肖乃鑫; 徐雷; 余方超; 叶宗鑫
    • 摘要: 以某型号电液比例负载敏感多路阀为研究对象,构建其电液比例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通过设置主阀阀芯处的间隙与偏心值,得到考虑泄漏时颤振输入信号幅值与频率和内部主阀前阻尼孔直径对主阀阀芯位移和输出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信号频率的增大和幅值的降低,两参数波动幅值逐渐降低;阻尼孔直径在影响超调量、响应时间的同时,也影响两参数波动幅值。仿真分析结果可为实际应用中颤振信号的确定提供参考。
    • 罗成; 张昆仑; 王滢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控制方法下永磁电磁混合Halbach阵列的电动悬浮稳定性,首先,利用电磁场理论对系统悬浮力2D解析式进行了推导,并搭建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其次,建立了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气隙反馈的定气隙PID控制器和变气隙PID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了系统受到外界扰动时的悬浮气隙及线圈电流波形.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受到1 mm轨道沉降扰动时,两种控制器均能使系统稳定运行于额定状态,且动态过程一致;当系统受到±1000 N扰动力作用时,定气隙PID控制器可使系统稳定悬浮于额定气隙30 mm位置,且稳态线圈电流分别为2.12 A/mm^(2)和−2.17 A/mm^(2),变气隙PID控制器则使系统分别稳定悬浮于28.5 mm及31.6 mm位置,且稳态线圈电流均为0.
    • 杨福军; 丁涛; 付眸; 张培红; 周铸
    • 摘要: 面对业务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权限控制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增加了企业运维难度,也越来越容易因为权限分配不合理而出现安全事故。为解决以上问题,在对RBAC层次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权限治理分为可靠性、复杂性、权限修正策略三部分,从不同维度进行权限管理。在RBAC的基础上,进一步将RBAC1、RBAC2、RBAC3引入治理策略中。将RBAC分层与可靠性计算、复杂性计算、权限修正策略相结合,设计实现了基于RBAC的权限控制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有效地降低了大规模权限管理的复杂度,随着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也不断提升。
    • 许璐; 刘正军; 陈一铭
    • 摘要: 为解决现有存储方案无法满足在特定功能需求下存储速度与设备体积双重要求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控制的SD3.0版本TF卡控制器,旨在占用最小体积的同时实现更高速的数据存储。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数据采集卡,将24 bit位宽的数据经过DDR3、FIFO、RAM、两级缓存最终存入TF卡中。分别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介绍了方案的设计,其中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电路工艺、采集卡指标与板级信号完整性验证;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存储流程、RTL级验证与TF卡测试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PCB电路可提供SD3.0协议所需的电压转换和数据存储功能,并且板卡功能稳定,集成度较高,部分TF卡测试的速度超过60 MB/s,长时间测试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满足设计要求,为小型化存储实验提供了解决方案。
    • 李至立; 却立勇; 刘兴惠
    • 摘要: 针对半潜式平台系统故障警报信号频发、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半潜式平台工作信号点位数据集研究影响半潜式平台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平台系统稳定性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得分较逻辑回归、K近邻查询、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得分提高1.0%~16.0%、准确率提高3.0%~25.6%,表明DNN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可以用于工业实践。
    • 陈阳; 张书哲; 杨兴昊; 于思源
    • 摘要: 复合轴系统通过粗瞄结构和精瞄机构配合,解决了空间光通信大角度和高精度跟踪之间的矛盾,是实现高速率空间光通信的重要手段。但是粗瞄和精瞄配合工作也给复合轴系统带来了复杂的解耦问题,使整个系统的鲁棒性降低,在跟踪速率变化较快的目标时,容易出现振荡,甚至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以复合轴系统为研究基础,通过伯德图对系统的跟踪带宽、精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解耦过程是影响复合轴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跟踪微分器的线性自抗扰复合轴控制解耦方案,在保证系统精度的情况下,抑制系统在解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振荡发散现象。在卫星轨道模拟平台上进行复合轴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最大角加速度0.32°/s^(2)的轨道运动和最大角加速度2.26°/s^(2)的微振动情况下,改进复合轴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跟踪的稳定性,最终跟踪精度优于1μrad(3σ)。
    • 刘文元; 任必兴; 李海峰; 王海风; 王洋
    • 摘要: 随着电网规模的持续扩大,串补长距离输电系统引发的次同步振荡现象频现。因此,为探析串补输电系统失稳的深层原因,文中基于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提出一种串补输电线路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开环模式谐振分析方法,建立直驱风电场外接串补输电线路的小信号模型,通过开环模式谐振分析方法研究了串补线路和直驱风电场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串补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与风电场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在复平面上靠近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将会下降;运用残差理论能成功预测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闭环模式的位置,而改变风机参数或调整串补度可以规避动态交互的发生。文中通过算例系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了直驱风电场通过串补输电线路进行输电时存在一定的失稳风险,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串补输电系统的参数整定提供借鉴。
    • 魏晋鹏; 徐武彬; 李冰; 张子文
    • 摘要: 圆柱度误差作为制造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影响很大,但目前对圆柱度误差的研究较少且没有研究圆柱度误差对不同长径比下滑动轴承运行特性的影响。本文建立圆柱度误差下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方程,利用MATLAB仿真分析得出不同长径比下Sommerfeld数、无量纲运行参数Op、功率损耗曲线的变化情况,对比不同长径比对普通滑动轴承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度误差存在与否不改变长径比对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即无论是否存在圆柱度误差长径比的增加都有利于承载力的提高;圆柱度误差会改变长径比对滑动轴承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圆柱度误差会改变长径比对滑动轴承摩擦功率损耗的影响。
    • 王瀚威; 薛冰洁; 张权威; 臧侃
    • 摘要: 本文基于UCC28180芯片对BOOSTPFC(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进行电路设计,通过计算电路的基本参数,利用bode图对电路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依据其结果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电路功率因数(PF),同时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实现了高效、低损耗的特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