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协同控制

协同控制

协同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303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4篇、会议论文109篇、专利文献1455542篇;相关期刊567种,包括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机械管理开发等; 相关会议97种,包括2017中国道路照明论坛 、2016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全国袋式除尘技术研讨会等;协同控制的相关文献由861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石生、李克强、李杰等。

协同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4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55542 占比:99.92%

总计:1456735篇

协同控制—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健; 冯春强
    • 摘要: 本文阐述了苏通大桥南通开发区(K1196+800)、常熟开发区(K1208+592)路段的消堵消患协同管控设计方案,在现状分析及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排查并分析沿线的拥堵节点、事故患点,通过实施动态主动管控及协同管控等技术,以实现治理交通隐患点、提升枢纽节点交通转换通行效率和降低交通事故起数等目标。
    • 刘政; 蒋金荷; 叶希娴
    • 摘要: 我国大气环境进入PM_(2.5)污染依然严峻和臭氧(O_(3))污染日益突出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PM_(2.5)和臭氧(O_(3))污染协同控制.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减排长期以来被视作污染防治的唯一出路.本文借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采用的减排与适应的两种治理模式,探索适应模式的污染防治效果.选取我国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三亚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月均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准试验法评估试点效果.以海口市作为三亚市的空间对照,以试点前1.5年作为试点后1.5年的时间对照,采用依次添加气象、固定效应、1阶、2阶时间趋势控制的双倍差异模型,识别“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①“城市双修”试点大幅降低了三亚市的PM和O_(3)污染,其中,O_(3)浓度降低约30μg/m^(3),PM_(2.5)、PM10浓度分别降低约7、10μg/m^(3),三者降幅分别达47%、39%、28%;②“城市双修”对O_(3)浓度的影响是持续的,对PM浓度的影响滞后半年;③将“城市双修”试点分别提前6、9、12个月的安慰剂试点均未发现对三亚市空气质量有任何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PM_(2.5)和O_(3)协同控制具有意外显著的效果;甄别“城市双修”在不同时段所采取的修复细节有助于实现PM_(2.5)和O_(3)的精准治理,推广这些修复措施至其他城市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
    • 张军
    • 摘要: 采煤机进行截割采煤过程中受到的载荷较大,对采煤机的截割部行星减速器的寿命产生影响,而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及滚筒转速是工作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运动参数,因此针对牵引速度及滚筒转速对行星减速器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建立了疲劳寿命的变化曲线。依据不同的曲线关系,可以对牵引速度及滚筒转速进行协同控制,从而保证行星减速器的疲劳寿命,提高采煤机的可靠性。
    • 李欢欢; 张凯; 牛璨; 罗宇骞; 王涛; 支敏康; 张迎仲; 玄兆坤
    • 摘要: 为深入了解保定市空气质量状况,揭示PM_(2.5)与臭氧(O_(3))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利用小波分析法对保定市2013—2020年每年4—9月AQI、PM_(2.5)、O_(3)-8 h(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和NO_(2)浓度的逐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3—2018年保定市O_(3)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最大日浓度达到347μg/m^(3);随着治理措施的颁布与实施,PM_(2.5)超标天数由2013年的97 d减至2020年的1 d,PM_(2.5)超标情况逐年改善.②O_(3)超标天数由2013年的3 d增至2018年的95 d,2020年减至61 d;O_(3)超标天数占PM_(2.5)和O_(3)超标总天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3%增至2020年的98%,说明O_(3)逐渐成为影响保定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③2013年保定市O_(3)-8 h浓度低于“2+26”城市均值,2014—2020年O_(3)-8 h浓度高于或接近“2+26”城市均值,说明近年来保定市O_(3)-8 h浓度的升幅已超过“2+26”城市的平均水平.④小波分析发现,2013—2020年(除2015年和2018年外)AQI与PM_(2.5)污染序列的第1主周期相近,从2017年开始,AQI与O_(3)-8 h污染序列的第1主周期和第2主周期均一致,说明近年来保定市空气污染逐渐由PM_(2.5)污染转为PM_(2.5)与O_(3)复合污染.⑤在同一时间尺度范围内,PM_(2.5)与O_(3)-8 h污染序列的震荡频率基本一致,说明二者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15—2019年,NO_(2)与O_(3)-8 h污染序列的震荡频率趋于一致,说明保定市O_(3)-8 h浓度受前体物NO_(2)影响较大,2020年震荡频率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生产规模尚未完全恢复,致使NO_(2)、PM_(2.5)等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比降低有关.因此,减少NO_(2)排放,协同控制多污染物是实现保定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途径.
    • 江伟; 车守全
    • 摘要: 针对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动作时存在的供液流量不稳、系统压力波动的问题,设计基于乳化液泵站系统与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的自适应动态协同控制方案。在分析液压支架稳压供液原理以及液压支架供液系统的基础上,给出液压支架与供液系统自适应协同供液模型,计算并生成液压支架期望特征参数、跟机速度函数以及压力变化率函数,经规划计算、综合决策后动态、自适应调节供液系统流量和压力,满足不同液压支架动作供液要求。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设计的液压支架与供液系统协同控制方案能够保证液压支架供液流量在限定范围内波动小、方差小,能够达到稳定恒压供液的目的。
    • 陈楠; 陈立; 王莉莉; 祝波; 操文祥; 许可; 丁青青; 兰博; 张周祥; 魏莱; 施艾琳; 王珂
    • 摘要: 为揭示湖北省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基于湖北省17个地市的空气质量国控点和武汉市大气超级站组分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湖北省17个地市2015—2020年PM_(2.5)和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讨PM_(2.5)和O_(3)协同效应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①2015—2020年,湖北省PM_(2.5)显著改善,平均降幅为4.7μg/(m^(3)·a),但冬季负荷仍较高,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O_(3)污染凸显,平均增幅为3.8μg/(m^(3)·a),污染集中在4—10月的暖季,东部地区最严重,近两年超标天数已与PM_(2.5)相当.②湖北省PM_(2.5)和O_(3)关联日趋密切,协同效应显著,日评价指标显示夏季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近两年当PM_(2.5)浓度≤50μg/m^(3)时,相关系数高达0.63;冬季PM_(2.5)浓度与Ox(O_(3)+NO_(2))浓度呈正相关,尤其2020年东部城市二者相关性高达0.46,显示大气氧化性对PM_(2.5)二次污染的重要性.③以武汉市为例,归纳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成因,暖季低PM_(2.5)背景下,高温、中等湿度和弱风速的气象条件以及VOCs和NO_(x)等前体物的高浓度排放,使得受VOCs主控的光化学反应加剧,易造成O_(3)污染,从而加强PM_(2.5)二次生成;冬季高的大气氧化性,叠加不利气象条件,促进颗粒物的二次生成,导致重污染时PM_(2.5)组分以硝酸盐等二次无机组分为主.研究显示,湖北省PM_(2.5)和O_(3)协同控制重点为,在保持现有NO_(x)控制力度基础上强化VOCs控制,遏制暖季和东部区域O_(3)浓度上升,加强冬季和中部PM_(2.5)治理.
    • 朱然博; 徐良杰; 李福; 陈国俊
    • 摘要: 移位左转交叉口可以通过借用对向最外侧出口道,实现直行与左转车辆的无冲突行驶.为进一步发挥移位左转交叉口的通行性能,文中设计了移位左转交叉口渠化模型,构建了考虑主、预信号协同控制的移位左转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模型.基于VISSIM仿真,分别从车均延误、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三个方面对移位左转方案进行效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移位左转方案较原交叉口可降低车均延误61%、停车次数38%,平均排队长度69%,提高交叉口总通行能力9%.
    • 杨洋; 查家翼; 李延凯; 王韦韦; 许良元; 陈黎卿
    • 摘要: 为提高拖拉机作业机组无人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机组横向运动、纵向运动和机具提升作业的协同控制,设计了无人作业协同控制系统。以播种作业机组为研究对象,将拖拉机机组无人作业协同控制系统划分为规划层、决策层和执行层。规划层结合播种农艺要求和机组运动学特性,采用经/纬度坐标规划作业路径,为了同时满足直线作业区域与转向曲线区域的路径跟踪,提出自适应预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决策层制定了拖拉机机组无人作业联合控制策略,实现拖拉机播种机联合作业精准控制。执行层对拖拉机转向机构、机具提升机构、油门踏板、制动器、离合器等机构进行硬件线控设计。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无人播种作业仿真与田间试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拖拉机播种机组无人作业协同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田间试验表明:拖拉机转向器、油门踏板、离合器、制动器、机具提升机构严格根据规划层与决策层制定的控制指令协同动作。试验过程车轮转向平均误差0.45°,直线段横向误差均值为0.035 m,转向段横向误差最大值为0.11 m;机具提升响应时间为1.2 s、机具提升转角超调量小于1.5°;油门踏板、制动器、离合器均根据决策指令完成操纵动作。无人作业协同控制系统满足拖拉机机组无人作业的需求,可为无人农场提供技术支撑。
    • 谭云亮; 范德源; 刘学生; 张俊文; 宁建国; 姚强岭; 付小敏
    • 摘要: 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因其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高、破坏影响范围大,特别是在复杂动载扰动下易发生连锁破坏失稳现象,其安全和稳定已成为制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瓶颈之一。围绕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控制开展研究,针对现有煤矿硐室仅以断面尺寸划分的不足,综合硐室失稳临界埋深、断面面积、围岩综合抗压强度和围岩综合完整性系数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聚类分析的煤矿硐室地质力学等效分类方法,实现了对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的有效判识;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虑密实性系数构建了适于动静组合加载条件的岩石蠕变损伤本构关系,建立了深部复杂应力环境下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机理与能量判据,揭示了深部动静组合载荷下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规律;提出了深部硐室群围岩协同支护机理,研发了新型高强超塑吸能支护材料及新型高强拉压耦合锚索,基于长期安全稳定性,构建了深部硐室群围岩递进式加固技术及分步设计方法;研发了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长时变形失稳监测预警平台,给出了围岩综合预警方法及阈值。在新巨龙煤矿煤矸分选硐室群,硐室断面最大收缩率约6.2%,松动圈发育范围1.0~1.5 m,保证了井下煤矸分选系统的空间安全利用。
    • 高计委; 张金鹏; 高刚; 何金刚; 徐兴元
    • 摘要: 针对空空导弹协同攻击高速机动目标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攻击时间一致的多弹协同制导律。首先,在纵向平面内建立各导弹与目标交战几何模型,分析视线径向、法向制导律和速度法向加速度之间关系。然后,设计固定时间协同控制律,并利用自适应律和积分滑模算法在视线方向动力学方程基础上建立攻击时间约束的鲁棒协同制导律,保证多枚导弹同时击中机动目标。通过数值仿真可得,协同时间与脱靶量差异分别为0.001 s和0.01 m,最终结果验证了固定时间协同制导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