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网络动员

网络动员

网络动员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26106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科学与无神论、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宁夏党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等;网络动员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元元、刘秀秀、刘雪芹等。

网络动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6106 占比:99.98%

总计:326176篇

网络动员—发文趋势图

网络动员

-研究学者

  • 何元元
  • 刘秀秀
  • 刘雪芹
  • 徐祖迎
  • 方海萍
  • 林晓彤
  • 王磊
  • 王静宜
  • 胡江伟
  • 郭剑飞

网络动员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威济
    • 摘要: 高校网络舆情由于其表达主体的知识层次较高、思维较为活跃、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社会敏感度较高,区别于其他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网络动员的理论视角下,本文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酝酿初期阶段,网络动员往往是松散的,各渠道的舆情信息难以一时形成强大合力。一旦经过虚拟社群中意见领袖的二次动员,各渠道的舆情信息得到汇总,网络动员的效力将得到基数倍的提高,舆论危机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高校网络舆情的独有特征使其在酝酿发酵过程也呈现出相应规律。客体的内容特征导致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往往都是由一些具体问题演变而来。主体的行为特征导致高校网络舆情扩散过程中,学生参与度最高。载体的非理性特征与客体的内容特征共同导致了舆情事件如若放任不管,容易产生意识形态化,出现舆情失控的现象。载体的逐利性特征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热点话题平均存活时间不长。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要做好以下几点:做好信息汇集,健全预警机制;建立引导机制,树立正确导向;完善应对机制,控制舆情走向;充分汲取民意,保持与公众的有效沟通。
    • 王筱卉; 侯娅珂
    • 摘要: 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成为我国电影作品传播宣传的重要场域,电影的宣传方式也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变迁为裹挟受众参与的游戏化传播模式,通过动员受众等方式来达到传播营销的目的.本文从动员主体、动员议题、动员渠道以及动员情感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电影作品的动员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动员主体的多元化、动员活动适应网络环境、动员渠道关注社会化媒体以及多重情感因素助力网络动员等建议,以期对网络动员有所启示.
    • 林晓彤; 王静宜
    • 摘要: 在社交媒体这一新兴话语表达空间中,公益传播力量重新集结和组合,网络粉丝公益日渐成为重要力量,网络虚拟性让网络公益的话语动员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对“千玺林”粉丝公益项目自2016年起至今所发布的文案进行取样,以费尔克拉夫文本导向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框架为指导,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批判性分析,以研究粉丝社群在其公益项目中以何种话语策略号召、动员粉丝加入公益.研究发现,粉丝公益项目多利用话语再现、语境重构、用词和词组搭配等手段来建构粉丝对公益项目的认同;通过建构“内群体”与“外群体”的竞争感来拉近粉丝与动员主体的心理距离,强化群体崇拜心理,从而刺激粉丝参与公益项目.
    • 尹迅
    • 摘要: 近年来,移动短视频以其"短平快"的媒介优势迅速占领了时代的潮头,在为社会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重塑着人们参与网络动员的社会行为。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结合具体个案从动员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心理接受两个角度深入探究移动短视频视域下网络动员的新机制。
    • 王铁骊; 段海林
    • 摘要: 网络社会的到来给邻避冲突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土壤.网络动员成为邻避冲突大规模爆发的重要助燃因素,冲击着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格局.文章遵循斯梅尔塞价值累加理论框架并尝试对其加以创新,通过研究典型案例发现:邻避冲突网络动员偏好沿"邻避设施决策—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张力—目标追求趋同—网民判断相似—社会控制弱化"这一路径演化.文章构建起包含"舆情预警、多方互动、制度约束、执行反馈"在内的网络安全机制,进而有效防范管控邻避冲突网络动员向现实冲突转化.
    • 翁明源
    • 摘要: 网络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经由网络载体的传导而出现的网络政治也越来越展现出取代传统政治的趋势,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就台湾地区而言,选举是民众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选举中存在网络政治也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演变开始主导台湾选举的走向。当前以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政治虽然展现出便利性、即时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但仍旧受传统政治逻辑的束缚。台湾选举中网络政治的运用凭借其特殊的权力关系和运作逻辑在互动沟通、信息输出和网络动员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新的运作功能,对台湾选举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的优点,也有加剧政治分野、模糊选举焦点的缺点。而未来如何优化网络政治的应用则需要台湾民众和政治人物共同的塑造。
    • 林晓彤; 王静宜
    • 摘要: 在社交媒体这一新兴话语表达空间中,公益传播力量重新集结和组合,网络粉丝公益日渐成为重要力量,网络虚拟性让网络公益的话语动员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对"千玺林"粉丝公益项目自2016年起至今所发布的文案进行取样,以费尔克拉夫文本导向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框架为指导,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批判性分析,以研究粉丝社群在其公益项目中以何种话语策略号召、动员粉丝加入公益。研究发现,粉丝公益项目多利用话语再现、语境重构、用词和词组搭配等手段来建构粉丝对公益项目的认同;通过建构"内群体"与"外群体"的竞争感来拉近粉丝与动员主体的心理距离,强化群体崇拜心理,从而刺激粉丝参与公益项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