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临终关怀医疗

临终关怀医疗

临终关怀医疗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专利文献88774篇;相关期刊34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医学临床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等; 临终关怀医疗的相关文献由360位作者贡献,包括施永兴、刘晓红、史宝欣等。

临终关怀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88774 占比:99.87%

总计:88890篇

临终关怀医疗—发文趋势图

临终关怀医疗

-研究学者

  • 施永兴
  • 刘晓红
  • 史宝欣
  • 周佳秋
  • 孙垚
  • 宁晓红
  • 徐燕
  • 曾洁
  • 李亚芳
  • 李水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春雁; 来小彬; 赵文娟; 陈萌蕾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内科医护人员对善终内涵的理解。方法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市8所综合医院中有目地的选取有内科工作、照顾终末期慢性病患者经验的16名医生和13名护士进行访谈,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善终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主题,包括无痛苦、家人的陪伴与照顾、无牵挂、有尊严、尽力与接受、对家庭影响小。并提炼出一系列子主题,包括感知不到痛苦地离世、缓解症状、避免无效医疗措施及有创抢救措施、缓解心理痛苦;家人的陪伴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人生圆满、做好安排、完成告别;在体面的环境中离世、个人意愿得到尊重、躯体完整、生活有质量;家属及医护人员对患者死亡的接受和家属及医护人员在照顾临终患者过程中的尽力感;对家庭负担影响小、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提高家庭凝聚力。结论患者临终过程中家人参与照顾对最终达到善终有积极作用。避免和减少使用无效医疗措施及有创抢救措施是促进我国终末期患者获得善终以及推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发展的第一步。
    • 袁美玲; 杨海朋; 代月光; 宓龙; 刘霞
    • 摘要: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临床越来越重视为患者提供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标的治疗护理服务。安宁疗护对缓解卒中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对卒中患者开展安宁疗护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进行综述,包括推进治疗决策讨论、完善症状管理,建立健全安宁疗护相关政策,旨在为卒中患者安宁疗护实践提供参考。
    • 郁文恺; 陈健琳; 雷锐; 罗维; 胡敏; 刘登; 朱瑜; 陈琦
    • 摘要: 背景准确预测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不仅能为安宁疗护中心规范收治患者、提供规范化服务奠定基础,还有助于减少安宁疗护过程中“无意义”的过度治疗。目前,国内关于常见生存期预测量表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比较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与其他常见生存期预测量表〔卡氏评分(KPS)、姑息功能评价量表(PPS)、姑息预后指数(PPI)〕在预测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中的准确性,旨在为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预测工具的遴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入住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的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KPS、PPS、PPI对其进行评估,并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入院时间至死亡时间,除死亡外的其他生存结局归类为删失)。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全体患者的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各量表不同组别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各量表不同组别患者生存期的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最终,通过比较患者的实际生存时间与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PPI、PPS、KPS预测的生存时间,来判断上述4种量表在不同组别患者及全体患者生存期预测中的准确性。结果共纳入315例癌症晚期患者,其中266例(84.4%)于住院期间死亡,49例(15.6%)删失(右删失,Ⅲ型删失)。31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0〔95%CI(8.10,11.90)〕d。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20.0~35.0、35.5~45.0、45.5~50.0、50.5~60.0、60.5~100.0分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95%CI(0.79,1.22)〕、5.00〔95%CI(3.92,6.08)〕、10.00〔95%CI(7.83,12.17)〕、22.00〔95%CI(18.42,25.58)〕、45.00〔95%CI(26.23,63.77)〕d(χ^(2)=360.561,P<0.001);KPS 10~20、30~40、50~100分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95%CI(0.66,1.34)〕、7.00〔95%CI(5.23,8.77)〕、30.00〔95%CI(20.87,39.13)〕d(χ^(2)=137.280,P<0.001);PPS 60%~100%、30%~50%、10%~20%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00〔95%CI(25.90,44.10)〕、12.00〔95%CI(9.66,14.34)〕、2.00〔95%CI(0.85,3.15)〕d(χ^(2)=139.311,P<0.001);PPI 0~3.5、4.0~5.5、6.0~7.5、8.0~10.0、10.5~15.0分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00〔95%CI(25.39,40.61)〕、12.00〔95%CI(8.15,15.85)〕、6.00〔95%CI(4.72,7.28)〕、3.00〔95%CI(1.76,4.24)〕、1.00〔95%CI(0.89,1.11)〕d(χ^(2)=289.831,P<0.001)。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KPS、PPS、PPI在全体患者生存期预测中的准确率分别为81.27%(256/315)、57.78%(182/315)、57.46%(181/315)、73.65%(232/315)。结论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PPI、KPS、PPS均可用于预测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但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PPI、KPS、PPS。
    • 陈春雁; 来小彬; 徐爱萍; 杨霜霜; 金静娴; 杨慧峰
    • 摘要: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安宁疗护病房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决策过程。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选取上海市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住院患者的146名医疗决策者,采用自行编制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自设问卷包括决策者一般情况及家庭决策过程2个部分,共10个条目。对其中9名医疗决策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选择安宁疗护并做出决策的过程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医疗决策者的平均年龄是57.57岁。56.85%的医疗决策者为患者子女,84.93%的家庭中有其他家庭成员参与到安宁疗护的决策讨论中,仅有43.15%的家庭中患者参与相关讨论。有少数家庭的决策过程中有医生(17.81%)和护士(2.05%)的参与。选择安宁疗护病房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难以被收治到其他医院(82.19%);在获知安宁疗护病房途径方面,亲友邻居(38.36%)和社会媒体(28.77%)2个途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质性研究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6个类别,分别为:选择安宁疗护病房的原因包括无法在家照顾患者,住在安宁疗护病房能减轻居家照顾的压力,无法住进二或三级医院,以及认为安宁疗护病房是适合患者的地方;选择安宁疗护病房的决策过程包括获知安宁疗护病房的途径,以及家庭讨论式的决策方式2个类别。结论对于多数家庭而言,安宁疗护病房是临终患者家庭在经历了照顾压力和现实困难后的一个合理而平衡的选择。在以家庭讨论为主的决策方式中,仍需要提高患者的参与,让家属了解患者的心愿。如何引导临终患者家庭做出合理的医疗决策,媒体可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而医务人员也需更积极地参与到这一决策过程中。
    • 付雪连; 还丽萍; 陈羽保; 肖敏; 游斯越
    •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Fink整合模式设计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安宁疗护课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基于Fink整合模式进行安宁疗护课程设计,于2021年3月—4月对高职老年护理专业138名学生进行安宁疗护课程教学,采用期末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自制调查问卷以及学生提交的反思日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结果学生期末理论成绩为(82.94±9.39)分;技能成绩为(90.45±4.32)分;课程结束1周时问卷调查显示,95.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安宁疗护理论水平,92.8%的学生认为让自己更加珍惜生命,97.1%的学生认为提升了沟通能力;课程结束1年后,对学习目标达成认同的学生百分比为76.2%~91.3%。反思日记分析结果显示,基于Fink整合模式设计的安宁疗护课程让学生愿意关注安宁疗护发展,提升人际交往和学会学习的能力。结论采用Fink整合模式设计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安宁疗护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安宁疗护认知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对生死的思考,增强学生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意愿,能为学生创造产生近期和远期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 王艳; 袁浩斌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参与模拟安宁疗护课程的感受。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数据。2020年11月—12月,选取17名参与模拟安宁疗护课程的护理专业四年级本科学生。课程包括3个部分:安宁疗护内容介绍(2 h)、临终症状管理(10 h)和安宁疗护情境模拟(6 h)。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6个子主题。提高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照护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能力(对患者需求的敏感,安宁疗护知识,症状控制和舒适照护,交流能力);增强自我照护和同伴支持能力(生与死的反思,同伴间的分享和支持)。结论本课程能提高护理专业本本科学生在临终关怀方面的能力,且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
    • 卜小丽; 张宏晨; 王艳红; 李惠菊; 杨濮瑞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临终护理课程的建设方法和教学效果。方法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设置专业限选课程临终护理并进行完善,课程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掌握临终护理知识、提升临终关怀态度和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包括死亡教育、生存质量评价、常见症状管理、临终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护理等;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辩论赛等教学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进行考核。以选修该课程的2018级3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4周(27学时)的授课,通过课程成绩、访谈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学生死亡焦虑和临终关怀态度评价教学效果。结果35名学生的课程成绩为(87.43±0.84)分;18名受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方法、考核、体验表示满意,提出增加学时、临床实践等建议;教学结束后,35名学生的死亡焦虑总分低于教学前(Z=3.248,P<0.001),临终关怀态度总分高于教学前(t=5.284,P<0.001)。结论学生顺利通过临终护理课程考核,对教学效果满意,死亡焦虑降低了,临终关怀态度改善了。
    • 曹文群; 沈天寒; 张瑞云; 缪俊
    • 摘要: 背景 安宁疗护项目面临总体经费补偿不足问题,致使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受限,而合理的补偿依赖于对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成本的精确核算.现有研究对安宁疗护补偿分析,多从机构收支缺口入手,缺乏对各项成本消耗的精确核算.目的 测算社区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成本,为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合理补偿提供参考.方法 以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开展的安宁疗护服务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服务项目成本数据的采集和测算.结果 共234项服务项目,检验项目合并后共179项,成本46.5(23.0,84.0)元.其中,总成本最低的为人工辅助通便(1.3元),最高的为Ⅰ级护理(401.7元).179项服务中共包含138项收费项目,仅37项(26.8%)成本低于收费价格;3项(2.2%)成本等于收费价格;成本高于收费价格的有98项(71.0%),包含全科14项、中医7项、护理32项、放射27项、心电B超4项、检验14项.结论 社区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经费投入需重视分类补偿,且全科、中医、护理、放射、心电B超、检验等安宁疗护服务项目补偿不足.
    • 滕晓涵; 舒之群; 荆丽梅; 许艺帆; 李水静; 施永兴; 孙晓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并分析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男1 460名(20.8%),女5 567名(79.2%);年龄(36.9±9.3)岁;护士2 682名(38.2%),医生2 442名(34.8%);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5 065名(72.1%);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者2 982名(42.4%),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者4 039名(57.5%).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应答的得分为(8.9±2.6)分,平均正确率为59.0%;其中对于安宁疗护专业团队构成认知率最高(93.9%,6 597/7 027),对于安宁疗护服务情感投入的认知率最低(16.6%,1 165/7 027).学历大专(B=-0.429)、学历中专及以下(B=-0.544)、护士(B=-0.652)、近郊区(B=-0.278)、社会办医疗机构(B=-0.891)、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B=-0.329)、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B=-0.28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B=-0.820)的医务人员的知识得分较低(P<0.05).结论 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一般,应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良好发展.
    • 宁晓红
    • 摘要: 在缓和医疗理念逐渐为更多人知晓的时候,各级医疗机构如何将这个一理念顺利引入实践是很多医护人员迫切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三级综合医院的实践,分析了开展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所需具备的条件和遇到的困难,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