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脂肪氧化酶

脂肪氧化酶

脂肪氧化酶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52655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联谊会暨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海峡两岸花生学术研讨会等;脂肪氧化酶的相关文献由59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孟臣、张瑛、丁安林等。

脂肪氧化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2655 占比:99.94%

总计:352876篇

脂肪氧化酶—发文趋势图

脂肪氧化酶

-研究学者

  • 张孟臣
  • 张瑛
  • 丁安林
  • 姚大年
  • 张文明
  • 郑文寅
  • 吴跃进
  • 马志民
  • 吴敬德
  • 蒋春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赖惠敏; 王世连; 阮征; 李汴生
    • 摘要: 采用常压蒸制、炒制、热风烘烤以及微波4种热加工方式处理云南大姚火麻仁。以火麻仁香味为指标,探究4种热加工方式在最佳香味处理条件下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色泽、营养成分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热加工方式最优处理条件分别为100°C常压蒸制8 min、150°C炒制15 min、130°C热风烘烤40 min以及600 W功率微波4 min。未处理火麻仁中含有较多的2-3丁二醇(10.21%)、1-己醇(7.92%)等醇类物质。4种热加工方式均可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增加,其中炒制处理和热风烘烤可明显增加醛类、杂环类物质的含量。不同热加工方式处理后火麻仁的色泽、蛋白质、总糖、灰分、脂肪、总酚、总黄酮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处理可保留较高含量的蛋白质、总酚和总黄酮;蒸制处理和热风烘烤后可保留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保留率最高,分别为92.64%和98.73%。不同热加工方式处理的火麻仁对脂肪氧化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在短期贮藏过程中均能抑制脂肪的氧化。本研究结果为火麻仁深层次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 张晋丽; 张乾翔; 靳丰璐; 马琦; 任清铭; 张彬
    • 摘要: 为了探究谷子脂肪氧化酶(LOX)与小米储藏期间褪色特性的关系,为培育耐储藏的谷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比4种名优谷子品种豫谷1号(YG1)、龙谷25号(LG25)、沁黄2号(QH2)和晋谷21号(JG21)储藏期米色、总类胡萝卜素含量、LOX酶活性及LOX基因的表达,初步探索这4个谷子品种在储藏期间的褪色特性。结果表明,储藏初期米色b*值最大的是LG25,最小的是YG1;到储藏末期,褪色较快的谷子品种是YG1,褪色较慢的谷子品种是JG21;总类胡萝卜素降解较快的谷子品种是YG1,较慢的谷子品种是JG21;谷子品种LG25、QH2和YG1中LOX活性均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谷子品种JG21的LOX活性变化程度较小。qRTPCR结果显示,在灌浆末期,SiLOX3、SiLOX4、SiLOX7基因在谷子品种YG1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SiLOX基因的高表达是造成小米总类胡萝卜素降解较快以及褪色快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谷子中LOX在小米储藏褪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何剑; 徐军; 孙超; 巴根纳; 樊启程; 王妮妮; 周凌
    • 摘要: 探讨大豆加工制备豆浆的过程中,有效抑制大豆脂肪氧化酶对降低豆腥味量的影响,为生产低含量豆腥味的豆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通过抑制大豆脂肪氧化酶实验,即热水研磨大豆、热处理或化学处理大豆原料后再沸水研磨、大豆脱皮后隔氧研磨,对得到的豆浆样品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13种豆腥味物质,比较定量数据获得最佳抑制脂肪氧化酶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沸水研磨大豆抑制效果最佳,豆腥味物质的量较其他水温低;干热法烘烤或湿热法蒸大豆后再结合沸水研磨,都能有效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且效果优于化学法处理大豆;比较大豆在脱皮隔氧、不脱皮隔氧、脱皮不隔氧和不脱皮不隔氧条件下研磨所得样品豆腥味的量,数据表明脱皮隔氧的含量最低,说明脱皮隔氧能有效抑制大豆脂肪氧化酶的活性。根据实验得到的参数与条件形成一种新工艺:大豆热干燥处理后脱皮、热水浸泡后在隔氧条件下热研磨。购得新工艺生产的豆浆产品,结合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感官定量描述分析对产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论是一致的,验证了新工艺生产的豆浆产品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低的豆腥味。
    • 周旭; 庄思远; 李彦杰; 刘箬瑶; 刘春明; 李赛男; 张语迟
    • 摘要: 研究赤灵芝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评价三萜类化合物对脂肪氧化酶的抑制效果。采取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乙醇浓度对赤灵芝三萜得率的影响,筛选最佳工艺参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赤灵芝中三萜类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脂肪氧化酶为生物靶分子,采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酶抑制剂,探究三萜类化合物对脂肪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75%、提取次数3次和提取时间1.5 h;在这些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1.04%;从赤灵芝中筛选出5种脂肪氧化酶抑制剂,5种化合物对1.0 U/mL脂肪氧化酶活性有较强抑制作用,抑制效果的强弱顺序为灵芝酸B(52.64%)>灵芝酸C2(40.21%)>灵芝酸D2(31.25%)>灵芝酸F(12.69%)>灵芝酸A(10.82%)。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法筛选赤灵芝三萜的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用以赤灵芝三萜的生产制备;赤灵芝中三萜类活性成分可抑制脂肪氧化酶,表明有缓解炎症的功效,研究结果可为赤灵芝中抗炎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 肖彤; 苏晓琳; 周航; 解铁民
    • 摘要: 植物蛋白肉是一种以植物蛋白为原料,模仿肉形色和味道的蛋白制品。风味是影响植物蛋白肉公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蛋白肉中的不良风味主要是源于豆类本身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其限制了植物蛋白肉在消费者中的推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简单概述了植物蛋白肉的定义,着重分析了植物蛋白肉中引起豆腥味的挥发性不良风味物质的产生途径以及加工过程对挥发性不良风味物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去除或掩蔽植物蛋白肉不良风味的两种思路:抑制脂肪氧化酶活性和降低挥发性风味滞留率,旨在为后续植物蛋白肉风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刘小娇; 白婷; 王姗姗; 朱明霞; 靳玉龙; 文华英; 张玉红
    • 摘要: 采用常压蒸制、微波、炒制、过热蒸汽4种方式对青稞籽粒进行灭酶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青稞脂肪氧化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常压蒸制1 min、微波中高火3 min、炒制900 W 5 min、过热蒸汽210°C1 min条件下,可显著降低青稞脂肪氧化酶的活性,灭酶率均能达到80%左右.不同处理对青稞全粉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灭酶处理使青稞全粉的糊化温度下降,青稞全粉更易于糊化,但峰值黏度、谷黏度和最终黏度提高;使青稞全粉中的损伤淀粉值增加,对面粉的加工品质造成一定影响;能有效降低青稞全粉脂肪酸值,对延长青稞储藏期有一定的作用.可根据在实际中的用途选择不同灭酶方式.
    • 董一帆; 严勇亮; 谢磊; 库尼都孜阿依·吐尔汗; 战帅帅; 耿洪伟
    • 摘要: 为阐明脂肪氧化酶TaLox-B位点等位基因在国内外不同地区春小麦种质资源中的分布规律,利用已开发的功能基因标记LOX16、LOX18和LOX-B23对154份国内新疆春小麦地方品种(系)和83份国外春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表明,237份春小麦品种(系)在TaLox-B1、TaLor-B2和TaLox-B3位点上与高LOX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TaLox-B1a、TaLox-B2a和TaLox-B3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0%、93.2%和86.1%,与低LOX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TaLox-B1b、TaLox-B2b和TaLox-B3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2.0%、6.8%和13.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大生态区的春小麦地方品种(系)中,东疆地区和伊犁河谷地区的参试材料未发现优异等位变异TaLox-B1a;而优异等位变异TaLox-B2a和TaLox-B3a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为:东疆地区>北疆地区>南疆地区>伊犁河谷地区.供试品种(系)的国外不同地区春小麦品种(系)中,优异等位变异TaLox-B1a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为:欧洲地区>非洲地区>美洲地区>亚洲地区.本研究所用春小麦品种(系)共检测出5种基因型组合:TaLox-B1a / TaLox-B2a/TaLox-B3a 或TaLox-B1b/TaLox-B2a/TaLox-B3a, TaLox-B1a/TaLox-B2a/TaLox-B3b或TaLox-B1b/TaLox-B2a/TaLox-B3b和TaLox-Bb/TaLox-B2b/TaLox-B3b,分别与高、中和低LOX活性相关,其频率分别为86.1%、7.2%和6.7%.新疆四大生态区的春小麦地方品种(系)中,东疆地区材料均检测为具有最高LOX活性基因组合TaLox-B1b/TaLox-B2a/TaLox-B3a.供试的国外春小麦品种(系)中,美洲地区的材料具有高LOX活性基因型组合TaLox-B1a/TaLox-B2a/TaLox-B3a或TaLox-B1b/TaLox-B2a/TaLox-B3a的频率分别为13.8%和69.0%,总体高于国外其他地区.
    • 张楠; 葛鑫会; 石琳; 程永强; 张秀清
    • 摘要: 目的:提高小麦胚芽稳定性,延长其贮藏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过热蒸汽处理小麦胚芽的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分析过热蒸汽处理对小麦胚芽色泽、贮藏过程中脂肪酶活动度、游离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220°C、Steam档位处理30 s,该条件下可以灭活小麦胚芽中82.74%脂肪酶和87.03%脂肪氧化酶,28 d加速贮藏试验显示其脂肪酸值增加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降低了 47.86%.结论:过热蒸汽处理小麦胚芽可以有效钝化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抑制其酸败变质,提高贮藏稳定性.
    • 杜昱蒙; 任国宝; 任晨刚; 陈潜; 甘婉强; 陈艳
    • 摘要: 全麦粉脂肪相关酶引起的脂肪酸值升高和哈败以及微生物较高等问题影响全麦粉保质期,制约了全麦粉的流通和销售.研究分析对比几款市售全麦粉的关键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含量,对自制全麦粉麸皮部分进行常压蒸汽处理后检测微生物指标.结果 显示,在贮藏3个月后,全麦粉的脂肪酸值均接近或高于行业标准要求;经过10 min的常压蒸汽处理后,麸皮中的菌落总数从2.2×105 CFU/g下降至1.4× 102 CFU/g,芽孢从1.2×103 CFU/g下降至1.1×102 CFU/g;常压蒸汽处理20 min后,菌落总数和芽孢均降至100 CFU/g以下.常压蒸汽处理10 min可分别使麸皮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钝化90%和80%以上.选取经常压蒸汽处理10 min的麸皮按比例回添入面粉中制作全麦粉,进行保质期测试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全麦粉保质期至少为16~17个月.
    • 张楠; 石琳; 孟继坤; 葛鑫会; 程永强; 张秀清
    • 摘要: 目的:采用3种不同处理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处理,以获得最优的小麦胚芽钝化技术及处理条件.方法:选用微波、过热蒸汽、热风干燥3种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酶钝化处理,比较其对小麦胚芽中脂肪酶、脂肪氧化酶的影响,随后选取其中较优处理条件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和加速贮藏试验.结果:3种技术在最优处理条件下均能够有效地对小麦胚芽中的脂肪酶、脂肪氧化酶起到钝化作用,其中过热蒸汽技术灭活脂肪酶效果最佳,灭活率达到82.79%;微波技术灭活脂肪氧化酶效果最佳,灭活率为94.81%;过热蒸汽技术灭菌效果最佳,使菌落总数下降至2.20 lg(CFU/g);贮藏稳定性方面,微波和过热蒸汽技术效果相近,显著优于热风干燥技术效果.结论:综合来看,过热蒸汽技术可作为小麦胚芽钝化处理的优选技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