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106348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双足与保健、母婴世界、浙江创伤外科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相关文献由143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纯磊、侯芳、刘梅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06348 占比:99.92%

总计:106431篇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发文趋势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研究学者

  • 于纯磊
  • 侯芳
  • 刘梅
  • 单勤亮
  • 张同帅
  • 张国林
  • 杨坤
  • 梁富华
  • 沈月兰
  • 王殿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卞玉朴; 黄坤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9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和研究组(4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20 min和拔管后10 min,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体循环血管阻力(SV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0 min和拔管后10 min,对照组的MAP、HR和SVR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10 min(P<0.05)。研究组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突出的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 许啸波; 王俊; 余功敏
    • 摘要: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镇痛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5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对照组施行全麻,观察组施行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自控镇痛(PCA)用量、下地时间、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MAP、心率、舒芬太尼用量,术后PCA用量及下地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h、6h、12h及24h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更小(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尿潴留2例(7.69%)、下肢运动阻滞2例(7.69%)、躁动1例(3.84%)、恶心呕吐3例(11.54%)。观察组发生尿潴留1例(3.84%)、恶心呕吐1例(3.84%),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30.7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镇痛,维持血流动力学为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应用。
    • 郑方坤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以常规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血流动力学水平在麻醉前(T0)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麻醉后5min(T1)、30min(T2)组间数据比较均显示P<0.05。实验组患者感觉神经的阻滞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运动神经的阻滞时间和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其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其血流动力学水平基本不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丁保峰; 刘学佳; 邢小明; 杨春晓; 井玉生
    • 摘要: 目的 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分别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8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指标水平、麻醉前与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MAP、HR较同组术前及同期研究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更好地维持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的稳定,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杨瑜; 王云川
    • 摘要: 目的:探讨于下肢手术中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以抓阄法将78例下肢手术患者均分成1、2两组,分别实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结果:1组给药后20min(T3)舒张压、收缩压较2组低,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较2组长(P<0.05).结论:相较于腰硬联合麻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运用,可维持血流动学稳定,提升麻醉阻滞效果.
    • 杨妍蓉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接收的8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达唑仑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于T1、T2时间段,两组SpO2水平较T0时均降低,MAP、HR水平较T0时均升高,且观察组Sp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镇静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 张瑞权; 粱超; 陈祖涛
    • 摘要: 目的:探析下肢骨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方法:选取84例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行常规麻醉的42例患者纳入比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42例患者纳入麻醉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组运动神经阻滞、感觉神经阻滞的见效时间短于比照组,维持时间长于比照组,P<0.05;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比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科手术中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确切,优于常规麻醉,且安全性高.
    • 朱奔奔; 陈冬圭; 吕鹏起
    • 摘要: 目的 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单纯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手术开始30分钟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2、12及24小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稳定,使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赵喜波; 刘涛
    • 摘要: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复合组与全麻组,各42例.对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复合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手术15 min(T2)、手术45 min(T3)、术毕5 min(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术后2、12、24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 两组T1、T2、T3时SBP、DBP均较T0时升高,HR均较T0时减慢,复合组T1、T2、T3时SBP、DBP均低于全麻组,HR高于全麻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较术后2 h降低,复合组术后2、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 将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可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度.
    • 李栋森
    • 摘要: 目的:研究为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麻醉时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和心率血压情况.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42例股骨上段骨折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每组21例.给予参照组腰硬联合麻醉,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心率血压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情况,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为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麻醉时应该得到更加理想的麻醉效果,对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