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87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51109篇;相关期刊273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第九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等;腹横肌平面阻滞的相关文献由239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朝阳、周敏、杨吉雄等。

腹横肌平面阻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6 占比:1.6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1109 占比:98.32%

总计:51981篇

腹横肌平面阻滞—发文趋势图

腹横肌平面阻滞

-研究学者

  • 李朝阳
  • 周敏
  • 杨吉雄
  • 黄志东
  • 刘晓磊
  • 刘林
  • 夏瑞
  • 张奕文
  • 肖飞
  • 邢祖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卫华; 杨红军; 王尚柯; 茹六合; 郑小虎
    •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与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TAPB组和QLB组,每组49例。TAPB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TAPB,QLB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QLB,然后均实施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T_(0))、切皮时(T_(1))、肌瘤剔除时(T_(2))及术毕时(T_(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2组患者的苏醒质量,包括气管插管拔出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并统计术后24 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次数;术后6、12、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Ramsay评分评估患者镇静程度;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_(1)、T_(2)时HR、MAP显著高于T_(0)时(P0.05);T_(0)、T_(1)、T_(2)、T_(3)时2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插管拔出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显著短于TAPB组,术后24 h内PCIA次数显著少于TAPB组(P0.05);术后6、12、24 h时2组患者Ran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和QL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5/49)、6.12%(3/49),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QLB均可维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镇静效果较好。相比超声引导下TAPB,超声引导下QLB的镇痛效果更好,可有效减少PCIA次数,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
    • 赵喜越; 陈磊; 邱莉莉; 胡一; 庄桂泉; 王梦佳; 王良荣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侧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缓解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RBD)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复苏室(PACU)留置期间出现重度CRBD男性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TAPB组(T组)。C组予以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T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0.375%罗哌卡因10 mL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采用4分制评估法评价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 CRBD的严重程度,当CRBD评级为中重度时,予以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作为补救措施,记录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眩晕、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中重度CRBD发生率在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相比,T组治疗后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需要静脉注射曲马多作为补救措施的患者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0.375%罗哌卡因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可降低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术后CRBD的严重程度,并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 徐修; 陈自洋; 陈艺南; 胡柳青
    •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开腹卵巢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分为QLB组(n=36)和TAPB组(n=36)。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每组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和麻醉时间、切口长度;观察神经阻滞操作时间、PACU停留时间、阻滞平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需额外镇痛时间及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于出PACU时、神经阻滞后2、6、12、24 h行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和麻醉时间、切口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LB组感觉阻滞平面在T7~L1,TAPB组在T10~L1;与TAPB组比较,QLB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术后首次需额外镇痛时间延长;QLB组术后12 h、24 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较TAPB组低。结论与TAPB相比,超声引导下QLB提供更广泛的阻滞范围,为开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减少术后镇痛泵药物用量,延长首次需要额外镇痛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
    • 王振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镇痛效果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惠阳三和医院进行妇科开腹手术的7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予以全身麻醉)和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按压次数与术后4、8、12、24 h时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前、术中1 h、术后24 h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24 h内两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内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4~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均显著下降;术中1 h至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术前比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可取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同时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PCIA按压次数,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胡海燕; 沈婷婷
    •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胃癌病人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 整理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治疗患者,对比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为(24.8±2.6)分钟,对照组麻醉操作时间为(10.10±2.53)分钟,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应用镇痛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内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易秋菊; 龚雪; 钟慧; 陈远旭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术中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对参照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QLB。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的评分、吗啡累积用量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 h、6 h、12 h及24 h,试验组患者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QLB能有效提高其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的用量,提高其舒适度,且其不良反应较少,阻滞的安全性较高。
    • 夏凡; 徐世琴; 李彩娟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的疤痕子宫经产妇84例,年龄20~45岁,体重60~80 kg,BMI≤30 kg/m^(2),ASAⅡ级,孕期37~42周。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PCIA组(P组)和布托啡诺PCIA联合TAPB组(PT组),每组42例。术中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两组均予布托啡诺PCIA,PT组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TAPB。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时,静脉追加布托啡诺1 m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0~6 h、6~12 h、12~18 h、18~24 h镇痛泵布托啡诺用量。记录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于术前及术后6 h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P物质浓度。记录术后24 h镇痛满意例数及恶心、呕吐、头晕等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PT组术后0~6 h镇痛泵布托啡诺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迟(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 h两组血清P物质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两组镇痛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PCIA联合TAPB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6 h内布托啡诺用量,改善镇痛效果,适用于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
    • 李世多; 张延喜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于全身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行双侧QLB,对照组患者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舒适度量表评分(BCS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率明显较低(P<0.001);两组组内术后48 h内不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48 h内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术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B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24 h内同时间点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QLB镇痛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相较于TAPB,作用时间更长,术后患者舒适度更高。
    • 寇卜伟; 李国庆
    • 摘要: 目的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并与术后给予硬膜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AP阻滞,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补液量、疼痛评分、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痛情况、胃肠激素水平、恢复时间。结果2组患者术后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EA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医师干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48 h镇痛泵剩余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胃泌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泌乳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P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较单纯硬膜外麻醉及镇痛更能有效提高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 罗庆仙; 靳晓凤; 殷才英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手术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皮时、气腹建立、拔管时HR、MA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8、12 h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术后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及24 h曲马多补救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6.0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术后镇痛效果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