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花岗伟晶岩

花岗伟晶岩

花岗伟晶岩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178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地球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河南省地质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花岗伟晶岩的相关文献由4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岳清、李建康、倪云祥等。

花岗伟晶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 占比:6.3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2178 占比:93.20%

总计:2337篇

花岗伟晶岩—发文趋势图

花岗伟晶岩

-研究学者

  • 杨岳清
  • 李建康
  • 倪云祥
  • 陈建华
  • 李鹏
  • 王文瑛
  • 王登红
  • 陈成湖
  • 刘翔
  • 周芳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保善东; 曾彪; 白宗海; 黄青华; 苑永涛; 祁文; 熊寿加
    • 摘要: 对矿石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组合与岩石含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指导锂铍稀土矿资源勘查工作.采用ENVI Pro型质子磁力仪和ARD型多道伽玛能谱仪,对茶卡北山地区花岗伟晶岩脉进行磁性特征测量和放射性特征测定,确定^(238)U、^(232)Th、^(40)K含量分布规律和异常位置,划分含矿岩体,提取信息并进行磁异常和放射性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北部铀钍钾偏高的背景场主要受原岩为沉积岩的浅变质岩控制,中、南部异常区内,磁异常套合铀钍混合异常点部位两组脉体的节点附近和接触带部位寻找稀有稀土矿的潜力最大.从而表明通过磁法测量和能谱测量的相关性分析能够为后期找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地球物理依据.
    • 凤永刚; 梁婷; 王梦玺; 张泽; 郝媛媛; 岑炬标; 董紫艳
    • 摘要: 东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区及稀有金属成矿区。电气石在东秦岭各类花岗伟晶岩中广泛发育,通常在无矿化伟晶岩、铍矿化及锂矿化伟晶岩中呈黑色-深蓝色。本文旨在通过各类伟晶岩中电气石的对比研究揭示电气石地球化学特征对东秦岭伟晶岩矿化类型的指示作用。本文所研究电气石为作为东秦岭各类伟晶岩贯通矿物的黑电气石系列。在双峰村、碾盘及风原无矿化伟晶岩中,黑电气石生长环带发育,单偏光下呈蓝绿色-棕色,具有较高的Mg、Ti、Sc含量,较低Li、Mn、Zn含量,δ^(11)B值变化较大(约-19.00‰~-12.00‰)。街子沟富铍伟晶岩中黑电气石单偏光下呈蓝色-草绿色,Ti、V、Sc含量低于无矿化伟晶岩中黑电气石,δ^(11)B值约-16.00‰~-12.00‰。丰庄伟晶岩具弱铌钽矿化,黑电气石具有核-边结构,单偏光下呈蓝色-深蓝色,比无矿化和铍矿化伟晶岩中黑电气石含有更高Li、Zn含量,δ^(11)B值-21.92‰~-14.75‰。在蔡家沟Li矿化伟晶岩中,黑色-深蓝色电气石Li_(2)O含量达到约1.0%,成分上过渡至黑电气石-锂电气石系列,具有最高Li、Mn、Zn含量,而Mg、Ti、Sc、V含量极低,其δ^(11)B值-18.96‰~-16.89‰。硼同位素分析揭示碾盘、风原及丰庄伟晶岩中存在两类电气石,Ⅰ类电气石富重B同位素,可能为较早从伟晶岩熔体中结晶形成;而Ⅱ类电气石具有更负的δ^(11)B值,可能为伟晶岩流体出溶时由流体中晶出。流体出溶导致围岩中形成热液电气石,其δ^(11)B值与伟晶岩中Ⅱ类电气石相似,表明出溶流体与围岩的作用并未导致显著的B同位素分馏。但伟晶岩与围岩之间的作用,使得Mg、Ti、V进入伟晶岩,同时Li、B、Al进入围岩。在研究区内,从无矿化至锂矿化伟晶岩,随伟晶岩分异程度增加,岩浆成因的黑电气石中Li、Mn、Zn、F含量升高而δ^(11)B值降低,表明黑电气石的Li、Mn、Zn及F含量和B同位素组成可以有效指示伟晶岩矿化类型。
    • 逄业茂
    • 摘要: 辽宁东部抚顺—新宾地区是一个小型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区,产有十余个矿化点,其中仅有李家堡子铌钽矿经过了较为详细的勘查。以李家堡子铌钽矿作为典型矿床为切入点,分析该区其他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对抚顺地区稀有金属矿产成矿远景进行初步评价,以期对以后稀有金属矿床找矿提供借鉴。
    • 王安书; 张智慧; 张亚增; 左秋霞; 蒋雪松; 班伯源; 李京伟; 陈健
    • 摘要: 我国高纯石英砂主要依赖进口,生产能力不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参照国际上采用花岗伟晶岩能够提取最高质量石英砂的情况,研究了采用河南某地花岗伟晶岩为原料制备高纯石英砂的可行性。为了获得高纯石英砂,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原矿→粗碎→煅烧水淬→磨矿制砂→磁选→浮选→酸浸流程处理样品,在合适的试验条件下可以获得纯度为4N5以上的高纯石英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XRD分析,发现花岗伟晶岩制备的高纯石英砂与尤尼明石英砂矿物学结构与包裹体形态相似,并且气液包裹体含量比用脉石英制备的石英砂显著降低。
    • 严清高; 李建康; 李超; 陈振宇; 熊欣
    • 摘要: 扎乌龙-草陇锂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西部,为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前人基于矿区花岗岩和伟晶岩紧密的时空及成因关系,认为伟晶岩与白云母花岗岩同源且成矿与花岗质岩浆的分异相关。然而,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熔体的信息记录及其何种地质过程对成矿起主导作用,仍缺乏有效制约。本文对矿区花岗质岩浆来源及其演化过程开展了研究,即对白云母花岗岩、14号成矿伟晶岩脉进行了精细的磷灰石微区原位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磷灰石具有高的Sr同位素、高F低Cl及还原性质特征,指示了扎乌龙矿区初始岩浆源自于造山过程中深部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物的部分熔融作用。岩浆磷灰石记录了白云母花岗岩从中间相至边缘相,Th、U、Mn含量以及Th/U值升高,REEs、Y以及F含量降低;流体交代磷灰石则记录了伟晶岩阶段变化的但整体偏高的Th、U、Mn含量以及Th/U值,降低的REEs、Y以及F含量。这些地球化学的系统变化充分表明,白云母花岗岩为较原始的岩浆,伟晶岩为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从白云母花岗岩到伟晶岩的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钾长石、云母、锆石、独居石、榍石、石榴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当岩浆演化到伟晶岩阶段时,熔体氧逸度升高并高度富集H_(2)O、F等挥发性组分,导致了熔体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并有利于Li、Be等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研究表明,花岗质岩浆的高度分异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
    • 陈浩; 李安邦; 赵鹏; 夏细胜; 李润泽; 祝明明; 徐海军
    • 摘要: 幕阜山地区复式花岗岩内部和外缘接触带中发育大量伟晶岩脉,绿柱石矿物局部富集。断峰山、下麦窝和大坳等地的斜长石-石英伟晶岩脉中,可以见到聚集状产出的绿柱石。电子探针测试后换算结果显示,这些绿柱石的平均化学式为(Be_(2.952),Li_(0.048))Al_(2.000)[Si_(5.983)O_(18)]·0.035H_(2)O,富碱金属元素,贫镁铁锰。绿柱石中发育大量包裹体,通常沿着主晶体C轴方向定向排列分布。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包裹体同时存在,常见气液两相共存,偶见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测量数据显示,这些包裹体主要为气液相流体,富含CO_(2)、N_(2)、H_(2)O等。幕阜山地区伟晶岩中的铍矿化可能与复式花岗岩体演化晚期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大量流体活动有利于促进化学分异和稀有金属元素运移、富集和沉淀,从而局部富集巨晶绿柱石。
    • 王水龙; 王大钊; 刘爽; 廖生万; 聂晓亮; 李凯旋; 徐林; 周宾
    • 摘要: 红磷锰铍石(Vayrynenite),化学式为Mn^(2+)[BePO_(4)(OH,F)],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含铍磷酸盐矿物[1]。红磷锰铍石最早发现于芬兰的Viitaniemi地区[2],目前仅在芬兰、中国等少数地区的花岗伟晶岩中发现[2-8]。红磷锰铍石与绿柱石具有同构型,是岩浆演化过程中铍矿物相结晶与演化的重要指示矿物[1],同时也是一种稀有的宝石[8]。
    • 邢佳; 王建国; 宋振国; 张世珍
    • 摘要: 青海省乌兰县地处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位于欧龙布鲁克—乌兰华力西期稀有、钨(铋、稀土、宝玉石)成矿带,通过对该地区花岗伟晶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探究该地区稀有金属的成矿潜力。结果表明:该地区花岗伟晶岩的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和黑云母以及少量的金属矿物和石榴石,其成因类型主要为A型花岗岩,具有高SiO、富Al、富Na、高全碱、富稀有及稀土元素的特点,并且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差别较大,可达4~12倍,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和Ce均表现为负异常,微量元素K、Sr、Ti等元素亏损,Rb、Ta、Nb等元素强烈富集,该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花岗岩成因及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 彭少伟; 王前; 王兆连; 卢昊; 王宝春; 丁长田; 魏守江; 窦海涛; 张涛; 李永昊
    • 摘要: 笔者以湖南某花岗伟晶岩锂辉石浮选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弱磁选铁—优先浮选—云母浮选—强磁除杂—重选提纯等选矿工艺流程,分别获得产率为2.98%、TFe品位63.87%的铁精矿和产率为11.30%的云母及产率为66.27%、Fe2O3含量0.11%、白度62.84%的陶瓷用长石精矿等产品。从而使锂辉石尾矿所含的磁铁矿、白云母、长石、石英等有价矿物均产生经济效益,为花岗伟晶岩锂辉石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可规模化生产的技术依据。
    • 李艳军; 魏俊浩; 张文胜; 冷双梁; 冉子龙
    • 摘要: 花岗伟晶岩是Li、Nb、Ta、Be和Cs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重要成矿岩石类型之一[1],其成矿作用也是当前矿床学研究热点之一。国内花岗伟晶岩及相关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包括新疆阿尔泰、松潘-甘孜、江南造山带、滇西-藏南等伟晶岩成矿带[2]。江南造山带中段的幕阜山地区已发现仁里[3]、传梓源[4]及断峰山[5-7]等超大型-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图1-a)。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