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0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468942篇;相关期刊534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艾灸学术研讨会暨“蕲艾杯“艾灸产业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科技成果峰会暨2015年度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励大会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文献由286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孙凤、周永明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0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68942 占比:99.72%

总计:470252篇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文趋势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研究学者

  • 孙凤
  • 周永明
  • 范颖
  • 侯明
  • 李冬云
  • 李明
  • 马骥
  • 尚溪瀛
  • 尹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静; 孙红翠
    •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80例ITP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PLT(30~50)×109/L、(51~100)×109/L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情绪控制、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总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病情监测、保健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17.50%(7/40)(P<0.05).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可促进ITP患儿症状恢复,提升患儿的依从性,促进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赵婷; 刘安生; 王华; 高文瑾; 傅蔷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uTPO)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序贯泼尼松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2例ITP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序贯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HuTPO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免疫球蛋白A(PAIgA)、免疫球蛋白G(PAIgG)、免疫球蛋白M(PAIgM)水平,并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序贯泼尼松联合rHuTPO注射液辅助治疗ITP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血小板计数,提高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万敏; 谭晶晶; 周林
    • 摘要: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摄血方对模型小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组(5 mg/kg)及健脾益气摄血方低、中、高剂量组(6.96,13.91,27.82 g/kg),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腹腔注射,以复制小鼠ITP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小鼠均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 d。各组小鼠给药后7,14 d时取眼眶静脉血,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鼠脾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小鼠眼球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脾脏组织中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及孤独核受体(RORγ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小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增多;光镜下脾脏中异常骨髓巨核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减少,且脾脏Th17细胞明显减少,Treg细胞明显增多;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IL-17,IL-6,TGF-β_(1)水平均明显升高;脾脏组织中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对模型小鼠ITP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 张扬; 王文斌
    • 摘要: 目的探究罗米司亭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中Notch信号通路,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因子结合蛋白-3(GATA-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ITP组和罗米司亭组。腹腔注射抗血小板抗体建立ITP模型,罗米司亭组皮下注射罗米司亭2μg/kg。分别检测3组小鼠的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检测BMNC中Notch和Jagged1,以及PBMC中GATA-3和PD-1水平。结果建模后小鼠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5),罗米司亭干预第7天和第14天罗米司亭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ITP组(P<0.05)。建模后小鼠BMNC中Notch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罗米司亭组Notch、Jagged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ITP组(P<0.05)。建模后小鼠GATA-3 mRNA和PD-1水平显著降低(P<0.05),罗米司亭组GATA-3 mRAN和PD-1水平显著高于ITP组(P<0.05)。结论罗米司亭可提高ITP小鼠血小板计数,并且抑制BMNC中Notch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上调PBMC中GATA-3和PD-1表达。
    • 王颖; 白雪; 何建刚
    • 摘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急性发作属于临床危重疾病,易被误诊或漏诊。本院诊治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的TTP患者1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恶心、呕吐17 h”于2021年11月9日就诊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 卢艳; 韩海燕
    • 摘要: 目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和临床特点展开分析。方法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病类型划分为急性型32例、慢性型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以及临床特点。结果急性型患者面色苍白占比3.12%显著低于慢性型患者,其皮肤黏膜出血占比81.25%显著高于慢性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6、4.654,P<0.05);急性型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G(80.27±20.14)ng/×10^(6)PC、血小板计数(19.76±2.15)×10^(9)/L均显著低于慢性型患者,同时其血红蛋白(121.27±17.03)g/L明显高于慢性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0、16.671、2.697,P<0.05)。结论不同患病类型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存在显著区别,且血液检验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因而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使用。
    • 陈志奇; 卢榕
    •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收集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的PLT、D-二聚体及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险因素,并绘制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联合检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研究组的PLT低于对照组,而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等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因素(P<0.05)。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联合检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ROC曲线分析的结果显示,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AUC相比于单个指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单个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等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因素,且PLT、D-二聚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联合检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效能优于单独检测。
    • 古清银
    • 摘要: 目的 分析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寻乌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接收的6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对比2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呕血缓解时间、黑便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血糖异常、感染、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并记录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10 d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呕血缓解时间、黑便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在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程中结合优质护理,有助于加快患儿典型症状转归、保证其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同时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陈金花; 郭雨; 覃琳
    • 摘要: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全身性血管炎,临床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皮炎、非损伤性关节炎、肾炎和消化道症状^([1])。其中约有30%~50%的患儿可累及肾脏,由HSP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HSPN),作为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炎,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病情迁延反复,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2])。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进行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反复发作,且具体药物尚无统一意见^([3])。
    • 王健春; 宋晓军; 周永燚
    • 摘要: 患耳坏死综合征的猪有单侧或双侧耳廓坏死;猪皮肤角化不全可见于5~16周龄的猪;公猪包皮溃疡在包皮末端皮肤出现湿疹区域;猪脓疱性皮炎常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所引起的;猪真菌性癣病由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猪较为少见,但也应对其了解;猪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是由母猪初乳中含有能破坏仔猪血小板的抗体所致。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并查阅权威资料,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与控制等方面对上述六种常见皮肤病进行阐述,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