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红素氧化酶-1

血红素氧化酶-1

血红素氧化酶-1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28973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等;血红素氧化酶-1的相关文献由65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宋明、喻陆、张黎等。

血红素氧化酶-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8973 占比:99.96%

总计:429165篇

血红素氧化酶-1—发文趋势图

血红素氧化酶-1

-研究学者

  • 陈宋明
  • 喻陆
  • 张黎
  • 汪洋
  • 徐和靖
  • 沈岳良
  • 陈莹莹
  • 刘烈刚
  • 姚平
  • 张国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朱渝; 谭勇; 赵立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IVD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奥拉西坦,联合组加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测定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氧化酶-1(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Fas(sFas)及其配体sFasL、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MMSE、MoCA、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VEGF、HO-1、HIF-1α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Fas、sFasL及IL-1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嘧达莫和奥拉西坦联用能更好地改善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IF-1α、HO-1、VEGF和表达而促进血管修复、改善缺氧状态、减少细胞凋亡和控制炎症反应等有关。
    • 陈天德; 曹玉芳
    • 摘要: 目的探讨类泛素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FAT10)在心肌细胞缺氧修复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组、复氧2 h组及复氧4 h组。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将阴性对照RNA序列(si-CON)和FAT10沉默序列转入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si-CON组、缺氧4 h+siRNA组、复氧4 h+si-CON组、复氧4 h+siRNA组。Western-blot检测细胞FAT10、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复氧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心肌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凋亡率升高,在复氧4 h后最低。复氧4 h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而LDH水平及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10蛋白表达水平:复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RNA后,心肌细胞FAT10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凋亡率增高,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FAT10可能通过Nrf2/HO-1通路抗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对缺氧修复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洪萌; 洪道先; 石荣先; 魏聪; 赵晓丽; 李权达
    • 摘要: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H2O2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组、不同剂量木犀草素组和Nrf2抑制剂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100μmol/L H2O2制备RPE氧化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确定木犀草素处理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含量,采用试剂盒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3、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B细胞淋巴瘤-2(Bcl-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0μmol/L木犀草素对ARPE-19具有毒性作用,因此选择25μmol/L和50μmol/L木犀草素进行后续实验.与H2O2组比较,25μmol/L和50μmol/L木犀草素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凋亡率降低,ROS和MDA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明显升高,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50μmol/L木犀草素组比较,Nrf2抑制剂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ROS和MDA含量明显升高[(654.96±26.99)vs(446.52±29.42),(3.89±0.29)nmol/mL vs(2.06±0.19)nmol/mL],SOD活性明显降低[(13.83±1.49)U/mL vs(22.69±1.83)U/mL],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l-2、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能够改善H2O2诱导的RPE细胞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 杜云艳; 孙淑萍; 杨梅; 董婷玉; 吴成华; 朱恩泽
    • 摘要: 目的:探究及己根、茎、叶醇提取物诱导大鼠肺损伤的程度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KB)组、根醇提取物(GC)组、茎醇提取物(JC)组和叶醇提取物(YC)组.计算大鼠体质量变化率和肺脏指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阳性表达率及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5天JC、YC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较GC组低,且大鼠肺表面出血点较明显.镜下见JC和YC组肺组织较GC组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脂肪变态反应及淀粉样变性,且YC组肺间质实质化.与KB和GC组相比,MDA水平、ICAM-1阳性表达的升高和GSH、SOD、CAT水平及HO-1蛋白表达的降低仅在JC和YC组表现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且YC组更明显.结论:及己JC、YC提取物能通过氧化应激诱导较严重的大鼠肺损伤;其根醇提取物毒性较小,可作为新型抗炎药物进一步研究.
    • 王建峰; 刘宁宁; 杨楠楠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黏膜活检标本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通道蛋白1(AQP1)、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01~2019.06于我院行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的患者76例,根据COPD诊治指南分为COPD患者45例(COPD组:其中轻度18例,中度27例)与无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31例(非COPD组),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患者支气管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黏膜标本中TGF-β、AQP1及HO-1的表达水平,并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测量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并分析TGF-β、AQP1、HO-1与FEV1/FVC、FEV1%的相关性以及联合检测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患者FEV1/FVC、FEV1明显低于非COPD组(P<0.05);COPD组患者支气管黏膜中TGF-β、H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COPD组患者(P<0.05),AQP1表达水平低于非COPD组(P<0.05);中度COPD组患者支气管黏膜中TGF-β、H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COPD组患者(P<0.05),AQP1表达水平低于轻度COPD组患者(P<0.05);COPD患者支气管黏膜中TGF-β与FEV1/FVC、FEV1均呈明显负相关(r=-0.523、-0.475,P<0.05),AQP1表达水平与FEV1/FVC、FEV1呈明显正相关(r=450、0.423,P<0.05),HO-1表达水平与FEV1/FVC、FEV1均呈明显负相关(r=-591、-0.512,P<0.05).PCT、IL-6、sTREM-1及CPIS联合诊断VAP的AUC为0.946(95%CI 0.868-0.985),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结论 COPD患者支气管黏膜中TGF-β、HO-1表达水平较高,AQP1表达水平较低,与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提示TGF-β、AQP1、HO-1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上述指标有望成为诊断COPD的生物标志物.
    • 郭施勉; 楚英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AMI组、APN组和APN+锌原卟啉9(ZPP-Ⅸ)组,Sham组不做任何处理,AMI组、APN组和APN+ZPP-Ⅸ组均建立AMI模型,APN组给予腹腔注射APN,APN+ZPP-Ⅸ组给予腹腔注射APN+ZPP-Ⅸ.对比4组血清心肌酶含量、心肌中凋亡基因、心肌细胞凋亡率和Nrf2、HO-1表达水平.结果 Sham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cl-2相关X蛋白(Bax)、Nrf2、HO-1、Cleaved-caspase-3、Hb-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ham组的心肌中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LDH、CK-MB、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ax和Cleaved-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组心肌中Nrf2、HO-1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PN组LDH、CK-MB、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ax和Cleaved-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PN+ZPP-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PN组心肌中Bcl-2、HO-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PN+ZPP-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在AMI模型大鼠中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受损的作用,APN保护心肌作用的分子机制为Nrf2/HO-1通路.
    • 陈秋欣; 孔莹; 于婷婷; 张瑜; 刘鹏; 张鑫; 朱路文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及其周围组织CD36、HO-1表达的影响,阐明针刺治疗脑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按1d、3d和7d时间点再分3个亚组,每组12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术后各时间点进行mNSS评分、血肿体积及脑水肿含量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以及脑损伤程度;Western-blot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HO-1、CD36蛋白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1);血肿周围脑组织HO-1、CD36蛋白表达升高(P<0.01).术后3d、7d针刺组大鼠脑组织血肿体积缩小(P<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促进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HO-1、CD36蛋白表达,减小血肿体积,减轻脑水含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郭施勉; 楚英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AMI组、APN组和APN+锌原卟啉9(ZPP-Ⅸ)组,Sham组不做任何处理,AMI组、APN组和APN+ZPP-Ⅸ组均建立AMI模型,APN组给予腹腔注射APN,APN+ZPP-Ⅸ组给予腹腔注射APN+ZPP-Ⅸ.对比4组血清心肌酶含量、心肌中凋亡基因、心肌细胞凋亡率和Nrf2、HO-1表达水平.结果 Sham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cl-2相关X蛋白(Bax)、Nrf2、HO-1、Cleaved-caspase-3、Hb-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的心肌中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LDH、CK-MB、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ax和Cleaved-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心肌中Nrf2、HO-1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组LDH、CK-MB、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ax和Cleaved-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PN+ZPP-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组心肌中Bcl-2、HO-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PN+ZPP-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在AMI模型大鼠中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受损的作用,APN保护心肌作用的分子机制为Nrf2/HO-1通路.
    • 李婷婷; 赵俊杰; 吴钦娟; 亓勤德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红素氧化酶-1(HO-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6例SIV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拉西坦,观察组应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HO-1、HIF-1α、可溶性Fas(sFas)、sFas抗体(sFasL)及IL-18水平的差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NIHSS、BI等各项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VEGF、HO-1、HIF-1α水平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sFas、sFasL及IL-18水平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治疗SIVD能够更好地促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更好地促进VEGF、HO-1、HIF-1α表达上调而促进血管修复并抑制细胞凋亡、缺氧及炎症损伤有关.
    • 陈秋欣; 孔莹; 于婷婷; 张瑜; 刘鹏; 张鑫
    • 摘要: 目的:从行为学、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层次分别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红素氧化酶1(HO-1)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为临床针刺治疗脑出血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108只Wistar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按1、3、7d时间点再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2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通过Berderson评分法确定动物成功模型,评分1~3分的大鼠纳入实验.假手术组接受类似模型组的各项手术操作,但不进行注血制作;模型组接受脑出血模型制作,但不进行任何干预;针刺组制作脑出血模型,于造模后12 h开始治疗.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治疗,进针深度20 mm,以100 r/min小幅度捻转.每间隔5 min捻针1次,每次持续捻转5 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血肿组织HO-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结果:①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模型组大鼠于第1天时已表现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第3天及第7天时仍有明显神经缺损表现;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在各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②假手术组大鼠基底节区可见正常的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模型组大鼠在造模第1天后可见出血灶,第3天出血灶增大,脑组织病理结构破坏明显,第7天血肿范围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结构破坏程度降低.③假手术组可见HO-1蛋白少量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HO-1蛋白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于第3天、第7天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④假手术组均可见NF-κB、IL-1β、TGF-β蛋白少量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NF-κB、IL-1β、TGF-β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第3天时相对表达最多;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在第1天、第3天及第7天NF-κB、IL-1β、TGF-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能降低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可能通过促进HO-1蛋白表达,抑制NF-κB、IL-1β、TGF-β蛋白表达,减轻病理炎性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