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波测距

行波测距

行波测距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44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2438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电测与仪表、电工技术、电气技术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2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1年亚太青年通信学术会议(APYCC2011)、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2011学术年会等;行波测距的相关文献由120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玉林、徐晓春、束洪春等。

行波测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0.9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2438 占比:99.00%

总计:22665篇

行波测距—发文趋势图

行波测距

-研究学者

  • 陈玉林
  • 徐晓春
  • 束洪春
  • 赵青春
  • 朱晓彤
  • 谈浩
  • 田鑫萃
  • 陆金凤
  • 李奔
  • 汪志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晓华; 吴杰康; 陈盛语; 杨国荣; 许海文; 彭宇文
    • 摘要: 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概率占总故障的70%左右,因此,有必要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进行定位。鉴于行波测距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成功应用,给电压暂降扰动源定位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不仅可以判断出电压暂降扰动源发生在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上游或下游方向,还可以精确定位到发生线路故障的具体位置,这更加有利于解决供用电双方的经济纠纷,保障双方的利益。提出基于小波变换和行波测距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下的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根据行波理论,故障点会向输电线路两端传播行波信号,借助输电线路测量端的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暂态行波信号,可以实现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测距,从而实现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下的电压暂降源位置准确定位。
    • 李练兵; 孙腾达; 曾四鸣; 王磊; 梁纪峰; 郝育红
    • 摘要: 针对现有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实现复杂、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端行波时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故障行波传输特性,提出一种配电网故障状态表达式。根据多端行波时差和双端行波原理计算故障距离理论值。将理论值代入故障状态表达式,搭建故障搜索矩阵和辅助矩阵,通过分析矩阵元素变化特征和数值状态定位故障线路。然后,根据三端行波法计算实际故障距离,消除行波波速不确定性造成的测距误差。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配电网故障模型,验证在不同的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下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定位方法可靠性好、准确度高。
    • 刘辉
    • 摘要: 文章分析了B型混合输电线路在发生故障以后故障行波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型混合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新算法,该算法先对输电线路的故障区段进行判别,判断出故障区段之后再根据相关监测点接收到的故障行波时刻,利用双端测距原理定位到准确的故障点位置。此故障测距新算法可以消除单端测距原理中对故障监测设备接收到的第二个行波的波头性质的识别难题,当B型混合输电线路上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到故障点,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于仲安; 丁雯苏; 陈璐; 毕俊强
    • 摘要: 为实现不对称参数同塔四回线的行波测距,文章介绍了三种不同物理意义下的阻抗解耦矩阵M_(1)、M_(2)、M_(3)。对比分析解耦后的各模分量的相关特性,得出M_(3)具有天然的自选线功能,其解耦后的模2、模5、模8、模11与I、II、III、IV回线一一对应,能够将四回线下的行波测距转换为单回线下的行波测距,巧妙地解决了故障行波选取的难题。通过3次B样条小波包变换分析所选模量行波实现故障检测,依据双端行波测距原理完成测距。PSCAD/EMTDC实验仿真数据表明测距结果不受故障点位置和过渡电阻的影响,验证了行波模量选取的准确性与行波测距的可行性。
    • 周兴
    • 摘要: 研究了高速铁路电力系统中远动技术的内涵和作用。结合某高速铁路电网改造工程实例,从调度站、被动站、远动通道等方面讨论了远动技术的应用要点,并提出了远动技术的功能实现方法,以期为相关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束洪春; 唐玉涛; 韩一鸣; 吴玉容; 代月; 蒋晓涵; 薄志谦
    • 摘要: 针对半波长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存在行波色散严重、特殊点故障信息微弱导致波头难以标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派克变换的半波长双端故障定位方法。派克变换能将交变电气量投影至d、q轴,只要三相平衡被打破,其变化量就会显著地体现在交直轴上,故派克变换可以作为提取色散后的行波波头,准确表征波到时刻的一种可行手段;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超远距离输电线路导线长度误差的成因,通过线路长度修正,进一步提高了故障定位的精确度,并将故障定位结果归算至杆塔号。所提方法原理简单、普适性强,原理推导及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数模闭环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故障类型的影响,全线故障定位误差不超过2基杆塔,具有较高工程实用性。
    • 高坤
    • 摘要: 配网线路运行环境复杂,事故多发,且发生故障后排查效率低,巡线工作量大,故障排查时间长。针对此问题,开发出一种配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系统,通过在线监测线路故障工频以及行波的方式快速准确定位故障位置。
    • 王振华; 牟涛; 周东杰; 朱付强; 赵会彬; 马志敏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针对传统互感器动态特性差,易饱和从而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罗氏线圈的电子互感器测距产品的实现方法;结合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前景及特点,采用分布式测距子机加测距主机的架构;子机负责各相突变波形的高速数据采集及故障录波,采样速率为2 M;主机负责采用应答机制与各子机通讯,合并录波数据,完成测距运算;子机与主机采用握手的数据交互模式,一旦发送失败启动重发机制,保证录波数据传输可靠性;产品经过验证,能较好地还原行波波形,实测测距误差小于300 m。
    • 刘辉
    • 摘要: 行波测距法是现阶段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单端行波测距法和双端行波测距法。由于三段式架空线—电缆混合输电线路的线路结构复杂,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暂态行波特性异常复杂。文章通过搭建海南联网工程的输电线路模型,模拟线路上同一点发生相同故障时,故障点经不同的故障阻抗接地时对行波故障测距算法的影响,分析过渡阻抗对行波测距法的影响,并得到相应的结论。
    • 段海洋; 乔亚军
    • 摘要: 海底电缆作为海洋石油平台间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主要用于采油中心平台与井口平台或采油中心平台间电站并网的互相连接,在海底传输大功率电能。海洋石油平台海底电缆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井口平台的稳定生产,同时关系到整个海上电网的可靠运行。本文介绍基于行波测距原理海底电缆故障定位系统的应用,通过在海底电缆登陆端安装的传感器、采集器、GPS天线及显示处理一体机等设备,实时监测海底电缆暂态行波信号,在海缆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精确定位故障点位置,节省查找故障点时间,将损失降到最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