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证候要素

证候要素

证候要素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5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8篇、会议论文74篇、专利文献16653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环球中医药、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等;证候要素的相关文献由147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天芳、赵燕、吴秀艳等。

证候要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8 占比:2.61%

会议论文>

论文:74 占比:0.43%

专利文献>

论文:16653 占比:96.96%

总计:17175篇

证候要素—发文趋势图

证候要素

-研究学者

  • 王天芳
  • 赵燕
  • 吴秀艳
  • 王庆国
  • 王阶
  • 张允岭
  • 郭蓉娟
  • 于春光
  • 王永炎
  • 薛晓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洪歌; 孙丹; 徐靖婷; 吴大龙
    • 摘要: 目的对吉林地区80例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及用药进行分析,为深入剖析帕金森病用药思路、药物选择及中医证候要素表的制定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分析中医证候在帕金森病(颤证)中不同分期中的分布规律及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80例患者证型及方剂分析得出,出现频次较多的证型为风阳内动证24例(30.00%)、痰热风动证19例(23.75%);出现频次较多的方剂为天麻钩藤饮20例(25.00%)、大柴胡汤18例(22.50%),且各期所占比例较稳定。9种证候要素共出现144频次,其中内风(36.81%)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内热(20.83%)、痰湿(14.58%)、阴虚(11.81%)。结论风阳内动证、痰热风动证是帕金森病的主要中医证型,天麻钩藤饮、大柴胡汤是帕金森病应用较多的方剂,内风、内热、痰湿、阴虚是PD的主要证候要素,PD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但由于本次研究观察的病例有限,仍需更多样本来观察验证。
    • 王岩玲; 任明; 张翔宇; 赵慧怡; 侯晓凤; 徐宗佩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证候分型与证候要素进行频数、频率统计,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及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80篇文献涉及病例7134例证型32种,较为常见的证型有痰瘀阻络、瘀血阻络、气虚血瘀、肾精亏虚、脑髓失养、肝阳上亢、肾虚血瘀,肝肾阴虚等,对各证型进行证候要素提取,病性要素以瘀血、气虚、痰浊、肾虚为主,病位要素为脑络、肾、肝、脾,对药物进行统计,其中川芎、天麻、当归等使用频次较高,药物组合以“川芎,当归”“川芎,天麻”“川芎,白术”等频次较高。结论:慢性脑缺血疾病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多为血瘀、痰浊,主要病变脏腑为肾、肝、脾,遣方用药以补气养阴、活血化痰通络为主并随症加减。
    • 余钦; 余宋; 洪靖; 鲁健; 梁淑芳; 刘群; 程彬彬; 陈建国; 郭晓冬; 翟笑枫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伴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690例HBV慢性感染伴脂肪肝患者的隐结构模型,采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量化症状及证候数据,同时辅以人工判读的方式诠释该人群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HBV慢性感染伴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常见的有气滞、脾虚、湿热、寒湿、瘀血、阴虚、阳虚,证候要素涉及脏腑为肝、脾、肾。对同类别相关证素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得到6种常见中医证型,即肝郁气滞证、湿热蕴结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各证候出现概率分别为30%、25%、23%、22%、16%、9%。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的证候要素评价方法可量化各变量的关联程度及发生概率,HBV慢性感染伴脂肪肝患者以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脾虚证更为多见。
    • 王月圆; 陈莉华; 李鹏宇; 张振奎; 贾皇超; 吴智慧; 郭会军
    • 摘要: 目的探究艾滋病贫血患者的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以期对其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67例艾滋病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0个症状、舌象和脉象等),建立数据库矩阵,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患者各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共提取得到15个公因子,归纳出6个证候要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9.664%,其病性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热;病位有脾、肾、胃、心、肝、肺。结论艾滋病贫血的基本病性为本虚证,以气虚为主;主要涉及的病位为脾、肾,提示其治疗宜健脾益肾,气血双补。
    • 马心锋; 王共强; 林康
    • 摘要: 目的:研究wilson病中医证型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对专家辨证分型的确诊为wilson病的214例患者应用wilson病相关临床信息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搜集四诊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四诊资料和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214例患者按照四诊资料辨证分型为12个不同证型,68例肝胆湿热证,38例痰湿阻络证,29例肝郁脾虚证,28例肝肾阴虚证,14例脾肾阳虚证,另外37例为较少见的7个证型;回归分析发现:肝胆湿热证与口中臭秽、舌苔黄腻等显著性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痰湿阻络证与舌苔白腻、脉滑数等显著性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郁脾虚证与舌苔薄白、纳呆呕恶等显著性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肾阴虚证与舌体瘦薄、头晕目眩、低热起伏等显著性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脾肾阳虚证与皮肤浮肿、舌苔薄白等显著性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的证候要素对不同证型的wilson病患者有显著的提示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抓住主要证候要素有利于辨证分型及指导治疗。
    • 李瑶; 韩文博; 邱璐; 王显(指导)
    •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风邪证候要素特征性条目进行专家调查,筛选、优化以确定其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前期文献及临床研究结果,制定专家咨询问卷。经过2轮专家问卷调查,采用多个统计指标评价咨询结果,结合临床经验对条目进行整合。结果第1、2轮问卷咨询的专家积极指数分别为97%、100%,最终达成一致的专家共识共包含9项:情绪变化诱发或加重、风速增高等天气突变诱发或加重、脉弦、胸闷、胸痛性质≥2种、脉紧、胸痛部位≥2处、舌黯、畏风。参与调查的专家代表性和积极性均较高,其权威程度及协调性好。结论应用德尔菲法筛选规范、简明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风邪证候要素特征性条目,可为相关中医证候学研究及进一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 陈泽慧; 邢恩龙; 魏玥; 王瑞瑞; 杨晋翔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阐明本病关键病机提供参考。方法临床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胃镜及病理检查报告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关联规则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库中共包括四诊信息条目100个,其中出现频率为10%以上的条目共59个;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得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四诊信息包括胃刺痛、口臭、纳差、咽部异物感等共12个;通过隐结构模型构建共挖掘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湿、血瘀、热、气滞、阳虚共六种。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研究可进一步为本病的中医临床立法用药提供参考。
    • 刘瑶; 李伟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证候要素组合规律,为规范化诊疗提供客观数据。方法:收集12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软件对基本资料、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男66例,女54例,男女比例1.22∶1;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47岁,平均(64.40±10.39)岁;年龄60岁以上者为高血压肾损害的主要发病人群,占70.83%;高血压病史最短5年,最长40年,平均(12.2±8.65)年。虚性证候要素主要由气虚、阴虚和阳虚构成,其中气虚证素的患者例数最多,共100例占83.33%;实性证候要素主要由血瘀、湿热、肝火(阳)和痰浊构成,其中血瘀证素的患者例数最多,共67例占55.83%。所有病例中,单一证素患者最少,仅4例占3.33%;双证素患者最多,为63例占52.50%;三证素患者共53例占44.27%。结论:气虚血瘀为高血压肾损害的基本病机,对本病的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刘惠梅; 吴蔚; 王彬; 高峰
    • 摘要: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情况,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组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本病的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4-2020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中医辨证治疗相关的期刊文献,对中医证候、方剂、中药进行整理、分析,提取证素,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进行频数、频率统计。结果:初步规范后,涉及中医证候13个,排名前3位的是肝气郁滞证、肺脾两虚证、心神失养证;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分别是肺、肝、脾、肾、心神,病性类证候要素6个,气虚、气滞、痰、血瘀、热、阳虚;方剂分布分散,多为自拟方剂,柴胡疏肝散应用最多,基础方中涉及中药99种,排名前5位的是柴胡、甘草、芍药、伏苓、川芎。结论:基于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证素及组方用药的研究,初步反映了本病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及组方用药规律,有利于本病的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 樊佳赛; 杜艺菲; 许佳颖; 陈思臻; 高永桧; 任景怡
    • 摘要: 目的 应用机器学习方法探讨中医证候要素对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模型的意义,并建立以中医证候要素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CHF预后模型。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收入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共病、检验检查和中医证候要素等信息。主要终点为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心血管死亡复合事件的发生。采用适用于高维数据筛选的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从数据集中选择最有用的预测变量,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最终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可视化列线图。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64人,平均年龄(72.23±14.16)岁,男性占37.2%。运用LASSO机器学习方法从临床变量中共筛选出9个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尿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红蛋白、气虚和阴虚。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NT-proBNP、LVEF、气虚、高血压和冠心病5个因素与CHF患者预后独立相关。结论 中医证候要素气虚是CHF患者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中西医结合CHF预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