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诗剧

诗剧

诗剧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戏剧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文化月刊、读书、剧作家等; 诗剧的相关文献由10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文兵、倪正芳、宋宝珍等。

诗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100.00%

总计:125篇

诗剧—发文趋势图

诗剧

-研究学者

  • 陈文兵
  • 倪正芳
  • 宋宝珍
  • 张宇
  • 梅建
  • 欧玉兰
  • 苏明霞
  • 董卉川
  • 马文飞
  • 任先大1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化学
    • 摘要: 拜伦的三幕诗剧《该隐》取材圣经,就该隐杀弟的有关经文衍化为一部关乎存在的震撼心灵的光辉诗篇,主题肃穆庄严、格调苍凉沉郁,尤其洋溢着哲学韵致,可谓哲理诗剧《曼弗雷德》的姊妹篇。诗人展开浪漫主义的翅翼,又以理性的深思熟虑、缜密的情理逻辑、具体的艺术形象,究索宇宙与时间、上帝与人、生命与永恒、死亡与不朽、善与恶、爱与恨、知识与罪愆等诸多形而上问题,亘古而弥新、深邃且无尽,铸成极其伟大的悲剧品格。
    • 赵元
    • 摘要: 奥登的首部诗剧《两败俱伤》极富实验性,打破了20世纪早期英语诗剧的惨淡局面。与此前的诗剧相比,《两败俱伤》在主题、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都做出了很大的革新,革新的目的和方向则是由奥登的戏剧观决定的。《两败俱伤》是现代英国诗剧史上第一部实现了诗与现代经验相结合的作品,为英国现代诗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坐标。
    • 王恒
    • 摘要: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汉斯·德默尔特应笔者的要求为中国青年题词,内容只有一句话:“去读歌德的《浮士德》吧!或许你会对科学产生兴趣。”《浮士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创作的长篇诗剧,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出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 张静
    • 摘要: 七月派诗人方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被忽略的人物。他曾在国统区翻译了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最重要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沈茜》等抒情诗,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雪莱译者。他的诗剧译介在鲁迅《摩罗诗力说》的脉络中展开,也受到了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之主潮》中雪莱观的启发。他抒情性的叙事诗创作以及诗学观念受到了雪莱的影响。论文作为方然第一篇研究专论,一方面呈现他的翻译成就,另一方面也论及他与胡风关系的复杂性。
    • 孙晓星
    • 摘要: 前言1935年,于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雷雨》被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中华话剧同好会首次搬上舞台,导演吴天在写给曹禺的信中赞扬《雷雨》"是对于现实的一个极好的暴露,对于没落者的一个极好的讥嘲"~([1])。这句适用于一切"好"的社会问题剧的评价,反倒成了曹禺本人后来竭力甩掉的标签,他辩解自己其实"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决非一个社会问题剧"[2],可见曹禺对当时国内应景而作的社会问题剧是颇有微词的。
    • 董卉川
    • 摘要: 鲁迅被茅盾誉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不仅在小说文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而且在散文诗文体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且颇有收获。在其散文诗集《野草》中收入了以《过客》为代表的几篇文体形式新颖独特的作品,将之称为“散文诗剧”。散文诗剧既有散文的自由灵活,又有诗的韵味,同时还有戏剧的艺术效果,是一种兼具三种文体特征的复合文体形式。鲁迅创作了多部散文诗剧,并形成了自己稳定、独到的艺术风格,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刘米杨
    • 摘要: 1979年,三十七岁的彼得·汉德克在旅居巴黎若干年后重返奥地利,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之后的两年里,汉德克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了"归乡四部曲",进入了他文学创作的"归乡"时期.以小说和戏剧为载体,汉德克描述了他梦中的故乡、不曾经历的战争、心驰神往的乡村和他所眷恋的土地.而诗剧《乡村徘徊》作为"四部曲"中唯一一部剧本,虽鲜少被人谈论,但它标志着汉德克的戏剧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相比以往,汉德克的剧作观念发生了许多转变,而他精神上浓郁的乡愁,透过这个剧本感染了他的读者与观众.本文聚焦于剧本《乡村徘徊》的人物塑造、场景安排和叙事方式,呈现在这部民谣一样质朴、贴近心灵的诗篇后面的汉德克,既愤世嫉俗,又悲天悯人.
    • 张宇
    • 摘要: 延安时期涌现出大量的“秧歌剧”,不仅是文艺大众化的突出成果,更是中国现代诗剧“戏剧化的诗”的重要组成。“秧歌剧”文本具有独特的文体范式,具体表现为文白杂合的语言,诗性剧性杂糅的体裁,以及民族化的文体风格。通过对延安时期“秧歌剧”的深入剖析,立体揭示“秧歌剧”文本的文体范式,重新标定其文学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 马文飞
    • 摘要: 本文通过钩沉史料以及利用新材料,发现物理学家束星北生前唯一出版的诗剧专著——《宇宙之谜》。此书以其独特的科学演绎方式,受到了学界的注意。虽属于“科学研究者”在戏剧方面的一种尝试,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以及出版史上仍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束星北早年鲜为人知的戏剧出版、创作及影响等面向。
    • 马文飞
    • 摘要: 本文通过钩沉史料以及利用新材料,发现物理学家束星北生前唯一出版的诗剧专著——《宇宙之谜》.此书以其独特的科学演绎方式,受到了学界的注意.虽属于"科学研究者"在戏剧方面的一种尝试,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以及出版史上仍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束星北早年鲜为人知的戏剧出版、创作及影响等面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