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725篇,主要集中在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190篇;相关期刊379种,包括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说文解字注》的相关文献由634位作者贡献,包括宋铁全、何书、吕俐敏等。

《说文解字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2 占比:2.1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190 占比:97.80%

总计:32915篇

《说文解字注》—发文趋势图

《说文解字注》

-研究学者

  • 宋铁全
  • 何书
  • 吕俐敏
  • 孙红梅
  • 张道俊
  • 马立春
  • 何世英
  • 卢凤鹏
  • 孙启荣
  • 毛毓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翁玉强
    • 摘要: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段玉裁为避“横逆”而举家迁居苏州。此后他一直居住在苏州,直至去世,前后长达24年。这段时间与《说文解字注》的撰述与刊刻相始终。本文重点考察了苏州深厚的人文环境对段玉裁著书立说的种种助力,认为喧嚣的都会才是避嚣之所,才是“闭户著书”的好去处。学者与藏书家的良性互动,是乾嘉学术繁荣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拥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朋友,乃至一个相当规模的学术网络是著作生涯不可或缺的。
    • 孙珊
    • 摘要: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体现段氏古音系统思想的经典著作,其重要体例之一在于为古韵标注归部。其中多数字采用“某某切,某部”的标注方法,还有些字采用“某某切,古音(在)某部”的注音方法。对这两种不同标注的区别进行讨论,发现两种标注方法是用来区分反切归部与上古音分部是否一致的情况。这是段注《说文》古韵归部的重要体例。同时文章还着眼于标注“古音(在)某部”的标注方法,将这种标注方法包含的几种不同情况进行列举并试图分析其中原因,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古音思想。
    • 赵亮
    • 摘要: 说起针灸疗法,自然离不开穴位,穴位的命名尤为广大学者所乐于探讨和研究。穴位的命名方式诸多,其中有以地理地形来取象比类而命名者,比如在人体360多个腧穴中,以“海”字命名的穴位,包括血海穴、气海穴、少海穴、小海穴、照海穴等。根据《说文解字注》,地大物博皆得,谓之“海”;“海”常用于比喻事物大而广阔。
    • 张玮
    • 摘要: 《说文解字注》在行文注释时征引《楚辞》高达226次,囊括《楚辞》篇目17篇,可谓内容丰富,涉及甚广。《说文解字注》中的引《楚辞》内容,不仅是段氏训释《说文》的具体例证,也是段氏治《楚辞》的细节体现。本文对《说文解字注》中所引《楚辞》内容进行逐条整理,统计分析,并对其引用情况梳理总结,可供我们加强对许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借助段氏《说文解字注》训释字义的平台,同时结合《楚辞》各注本,夯实对《楚辞》文本的基础把握,对《楚辞》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加强对《楚辞》意蕴的理解。
    • 吕俐敏
    • 摘要: 表,从溯源的战国文字和小篆看,是在毛外面罩了一层外衣,《说文解字》解释为“上衣也”,这里的“上衣”,跟现代汉语的上衣不同,《说文解字注》对这句话做了专门的注释“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因此,表的字形意就是罩在毛皮衣服外的那层衣服。古人穿的“裘”,毛在外皮在里,为了保护裘的毛,就会再穿一件外衣。
    • 古先林
    • 摘要: 训诂术语多已在汉代出现,段玉裁将汉人经注中“当为”界定为“字误、声误而正之”的校勘术语。以其《说文解字注》中“当为”用例作为研究对象,“当为”例可划分为改字例、脱文及多重误例和训释例,改字例中有的是形近误、声近误,有的是非形近声近而误,有的是段玉裁的假借字、古今字、正俗字等。以现在的角度看,段氏“当为”的改字例往往揭示了文字的形音义关系,如通假字、异体字、区别字或同源词关系。结合已有研究,发现训诂学中“当为”术语并未得到较为合理的界定。
    • 陈晨; 陈乐乐; 王东
    • 摘要: 段玉裁在给《说文解字》作注时,多引用元代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以下简称《韵会》),段氏研究该书的成果融汇在其《说文解字注》中。然而学界对段氏的这些成就关注不多。通过研读《说文解字注》,收集书中关于征引《韵会》的资料330余条,从辨析《韵会》之讹、补正《韵会》之夺、删正《韵会》之衍、《韵会》与《说文解字》存在异文、段氏引《韵会》以纠正他书之讹、段氏所引《韵会》版本与今本《韵会》存在差异等角度考察段氏征引这些资料的价值,旨在深入揭示段玉裁对《韵会》的研究成就。
    • 刘丽
    • 摘要: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基础编撰而成。对于土部字的研究,可以从编排体例、训诂方法、六书分析、字义演变及古今字、异体字、正俗字等多方面入手,以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为切入点,细致解读土部各字,发现其汉语史研究价值,同时还要从土部字的读解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及民俗民风。
    • 蒋涌涛; 蒋艺轩
    • 摘要: 吟诵是以地域方言为主,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对汉语诗文有节奏、有声调的传统诵读方法,是旧学中普遍采用的读书方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吟”为吟咏,指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或理解为声调抑扬地念。赵元任说,“吟就是叹诗叹文章,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诵”字在《周礼·春官宗伯下》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郑玄注:“以声节之曰诵”;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将“诵”与“读”互训。由此“诵”可理解为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赵敏俐认为:“吟诵从本质上讲乃是一种声音表现方式,是将汉语诗文的声音之美、意蕴之美,通过‘吟’或者‘诵’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强化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吟诵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形式,而是一种有着浓厚文化意味的形式,它本身就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1]在台湾,吟诵甚至被认为是正确理解古诗文的基础,是汉语文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中国文化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 徐望; 邓婉清
    • 摘要: “拙中见巧,朴中藏华”。此次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的部分陶艺作品,在创作理念上追求“大道至简”、强调“物性”,反对矫揉造作;以“拙”为美、“朴”为贵;崇尚拙朴守真,贬抑巧美华丽。现代陶艺通过“拙朴”的外在形式,返璞归真,揭露事物的本真,达到“道”的境界。一、传统思想中的“拙”和“朴”“大朴不雕,大巧若拙”集中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特点。“拙”和“朴”是一种审美,中国人重视“拙”与“朴”的美感。“拙”,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释义为:“不巧也。不能为技巧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