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赣江流域

赣江流域

赣江流域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水利工程、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909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南方文物、生态学报、江西科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中国水环境论坛暨第三届全国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与水生态修复高级研讨会、2012全国地下水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交流研讨会等;赣江流域的相关文献由467位作者贡献,包括熊凯、胡庆芳、谭斌等。

赣江流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8.5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1909 占比:90.86%

总计:2101篇

赣江流域—发文趋势图

赣江流域

-研究学者

  • 熊凯
  • 胡庆芳
  • 谭斌
  • 韩会明
  • 刘丽娜
  • 刘卫林
  • 刘章君
  • 刘足根
  • 王银堂
  • 肖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进明; 王远东
    • 摘要: 城市化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等人类活动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间接影响,以赣江流域为例,探究了2000-2015年十五年里城市建成区变化情况,并从整个流域与城市两个尺度分析2000-2015年赣江流域植被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建成区面积与降水、气温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5年赣江流域植被初级生产力除部分建设用地地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非建成区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297 d/km2.在城市尺度上,随着建成区面积的增大,城市植被初级生产力也随着不断上升.另外,研究表明,气温与降水等气象因子对城市植被初级生产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杨晨辉; 王艳君; 苏布达; 蒲阳; 王媛; 姜彤
    • 摘要: 根据共享社会经济情景(SSPs)分为“双碳”路径(SSP1-1.9、SSP1-2.6、SSP2-4.5、SSP4-3.4、SSP4-6.0)和“高碳”路径(SSP3-7.0、SSP5-8.5)。在碳达峰(2028—2032年)和碳中和(2058—2062年)两个时期,采用5个气候模式,7个情景驱动SWAT水文模型,分析赣江流域径流演变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961—2017年赣江流域观测到的年均气温以0.17°C/(10 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降水以17 mm/(10 a)的速率呈不显著上升。“双碳”和“高碳”路径下,2021—2100年赣江流域均呈现暖湿态,气温持续变暖,降水有所增加;碳达峰、碳中和时期,“双碳”路径下年径流呈现增加趋势;“双碳”路径下,月径流在汛期呈现增加趋势,枯水期在SSP1-1.9、SSP1-2.6、SSP2-4.5、SSP4-3.4下呈现增加趋势,在SSP4-6.0下呈现减少趋势。“双碳”路径下极端水文事件强度将可能小于“高碳”路径。
    • 刘茂涵; 刘海燕; 张卫民; 王振; 吴通航; 王玉罡
    • 摘要: 稀土的开发和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倍加关注其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赣江作为鄱阳湖流域五大入湖河之一,发源于稀土资源富集的赣南地区,而其下游水体及周边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异特征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以赣江北支水体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赣江北支水体中稀土元素总量在地表水中为230~1 146 ng/L(均值458.85 ng/L),地下水中为284~1 498 ng/L(均值634.94 ng/L),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为177.9~270.7 mg/kg(均值226.99 mg/kg)。PHREEQC模拟计算表明,水体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碳酸根络合物(REECO_(3)^(+))的形式存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总体上均表现为重稀土元素相较于轻、中稀土元素富集,沉积物未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性;水体具有Ce、Eu负异常特点,而沉积物表现为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指示氧化还原环境和水岩相互作用对稀土元素在水-沉积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沿流向具有上升趋势,而水体中重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不断减弱,同时碳酸根络合物(REECO_(3)^(+))的占比不断降低,反映水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受到pH、胶体吸附、络合作用以及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的影响。水体中重稀土元素的富集受到碳酸根络合反应的影响,Ce、Eu负异常与Ce氧化沉淀和母岩特性相关。Gd异常值表明,研究区中下游水体中的Gd元素受到人为输入的影响。
    • 傅春; 黄悦容; 裴伍涵
    • 摘要: 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0-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利用InVEST模型的产水模块探讨了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赣江流域产水量逐年呈现M型变化,其北部和东部产水量多,西部和南部产水量少,通过情景模拟法得出赣江流域耕地和林地的转出以及建设用地的转入会促进产水量的增加,水域用地的转出会促进产水量的增加。降雨是影响产水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其存在不可控性,故研究可控的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实践性,探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变化和影响,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胡强; 吴晓彬; 王姣; 熊威; 万小强
    • 摘要: 为探明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分析测定了流域内7座中型水库沉积物中Cu、Cr、Zn、Pb、Cd、As、Hg等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收集整理了库水和下游河道沉积物的污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典型水库沉积物中Cd、Cu为主要污染元素,但水库水体未受污染。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Cd、Cu均属轻度污染程度,与流域内表层土壤的污染程度有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果显示,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中等风险。值得注意的是Pb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属较强风险,其中极强风险、较强风险、中等风险的样点分别占14.28%、28.57%、28.57%。
    • 刘章君; 张静文; 汪艳萍; 温天福
    • 摘要: 流域水工程防洪联合调度是提高流域整体防洪能力、降低洪灾损失的重要手段。阐述了赣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概况,剖析了赣江流域水工程防洪调度存在的问题,从健全联合调度管理体制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防洪联合调度技术研究、编制水工程防洪联合调度方案及开发防洪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赣江流域水工程防洪联合调度对策与建议。
    • 摘要: 于都县地处赣州市东部,境内水系发达、水域较广,主要河流有贡江、贡水、梅江等3条以及15条主要溪流,分别汇入赣江流域。设立了寒信、黄金潭、峡山等3个禁渔区,具备捕捞许可证的渔户共179户。为有序抓好渔政执法工作,于都紧紧围绕抓好渔政执法权限赋权乡镇契机,以“五一”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为突破口,抓紧部门责任、抓实业务指导、抓牢考核指挥,坚持“哨口”前移,推动力量下沉,压实渔政赋权乡镇工作,助推农业执法赋权乡镇“赋得下、接得住、运行稳”。
    • 刘卫林; 华惠玲; 张景嵘; 王骏; 汪云飞; 刘丽娜
    • 摘要: 利用赣江流域1953—2017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基于Budyko假设理论,应用弹性系数法进行影响要素的敏感性分析,定量评估各要素对赣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1953—2017年赣江流域径流量及降水量呈现不显著增加趋势,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下降趋势;②径流变化与降水成正相关,与下垫面特征参数和潜在蒸散发量成负相关,赣江流域径流对降水的变化最为敏感;③气候变化对赣江流域径流增加产生正效应,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73.7%~104.9%,人类活动影响次之,占-4.9%~27.0%。人类活动对上中游的径流影响较为显著,赣江上游的生态建设工程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进而影响河川径流。
    • 袁鹏飞; 郭红虎; 韩会明; 吴宇飞
    • 摘要: 为研究赣江流域洪水特征,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50-2019年共70年逐日流量资料,对年最大洪峰流量和1日洪量进行研究,通过Copula函数研究其洪水峰量联合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赣江洪峰和洪量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均呈减少趋势;洪峰和洪量的最优分布均为gamma分布函数;Frank copula函数可以很好的拟合赣江洪峰和洪量的相关关系;洪水单变量重现期为5年一遇时,实际重现期为4.89~5.12年;当单变量重现期为100年一遇时,实际重现期为72.51~161.05年。
    • 陆健刚; 傅艳梅
    • 摘要: 人类活动是引起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是人为干扰最直观体现之一。本文选取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赣江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情况,景观指数演变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赣江流域土地结构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三者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2000—2020年耕地、草地和林地面积占比逐年减少,建筑用地面积占比逐年增加;(2)2000—2020年赣江流域土地结构中耕地-林地-草地存在频繁的相互转变;(3)2000—2020年赣江流域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增加,某种优势拼块类型连接性逐年降低,土地利用丰富度逐年上升,土地破碎化程度逐年增加,土地斑块集中程度逐渐加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