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声检查,乳房

超声检查,乳房

超声检查,乳房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专利文献177076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超声检查,乳房的相关文献由73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知力、姜玉新、孙强等。

超声检查,乳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77076 占比:99.90%

总计:177260篇

超声检查,乳房—发文趋势图

超声检查,乳房

-研究学者

  • 王知力
  • 姜玉新
  • 孙强
  • 朱庆莉
  • 李俊来
  • 李晔
  • 周炜洵
  • 彭卫军
  • 李晶
  • 李智贤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睿; 周泉; 陶莉
    • 摘要: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超声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钼靶X线钙化灶及肿块边缘毛刺、超声血流信号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生长上皮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分析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结果,术后标本经免疫组化染色判断ER、PR及Her-2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钼靶X线钙化灶及肿块边缘毛刺、超声血流信号与ER、PR及Her-2的相关性.结果: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51例,准确率79.7%(51/64).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48例,准确率75%(48/64).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61例,准确率95.31%(61/64).64例患者中,ER表达阳性46例、阴性18例,PR表达阳性41例、阴性23例,Her-2表达阳性39例、阴性25例,有毛刺组的ER、PR及Her-2阳性率高于无毛刺组,有血流信号组的ER、PR及Her-2阳性率高于无血流信号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钼靶X线联合超声检查可以提高乳腺导管癌的诊断准确率,毛刺性肿块、钙化灶及血流信号可粗略反应ER、PR及Her-2的表达情况.
    • 王瑛; 陈英格; 叶素敏; 陈东; 吴磊; 刘再毅; 刘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常规超声的影像组学标签在术前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图像,按照1:2随机抽样选取TNBC与非TNBC共1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超声检查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训练组66例和验证组36例.通过ImageJ软件手动勾画病灶区域,使用Pyradiomics从每个病灶区域中提取1820个特征,经特征筛选后利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标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影像组学诊断TNBC的效能.结果 最终选取4个关键影像特征用于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标签.该标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TNB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95%CI 0.768~0.964)、0.844(95%CI 0.716~0.972).校准曲线显示该标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具有较好的校准度(P=0.765、0.895);决策曲线分析证实该标签能辅助临床决策.结论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标签在术前诊断TNBC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尉志红; 严继萍
    •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联合乳腺断层摄影(DBT)及超声所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征象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192例IDC经病理证实,其中8例组织学分级Ⅰ级、116例Ⅱ级、68例Ⅲ级;回顾性分析其FFDM联合DBT及超声表现,记录病灶大小、边界、形态、毛刺、恶性钙化、纵横比及有无可疑淋巴结转移,分析FFDM联合DBT以及超声所见与IDC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FFDM联合DBT对病灶形态不规则、毛刺、恶性钙化的检出率高于超声;超声对可疑淋巴结转移更敏感.组织学Ⅰ级、Ⅱ级IDC较Ⅲ级IDC更易出现毛刺征;超声更易检出组织学Ⅲ级IDC淋巴结转移.结论 IDC影像学征象与组织学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联合应用FFDM、DBT及超声观察IDC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组织学分级提供依据.
    • 闫雷; 戚庭月; 程莲; 雷志锴; 孙红光
    • 摘要: 目的 分析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参数联合年龄调整乳腺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BI-RADS)4a类结节评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收集192例200枚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常规超声及VTIQ资料,其中60枚为BI-RADS 4a类结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VTIQ参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剪切波速度最小值(SWVmin)、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剪切波速度中位数(SWVmedian)及年龄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并获取相应最佳截断值.评价2位检查者SWV测量值的一致性.利用VTIQ参数与年龄最佳截断值对60枚BI-RADS 4a类结节进行调整评级.结果 不同检查者间对SWVmax、SWVmin、SWVmean及SWVmedian的一致性较好(ICC=0.962、0.911、0.951、0.911),上述参数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70、0.87、0.85.利用SWVmax>5.07 m/s及年龄>47岁对60枚BI-RADS 4a类结节调整评级后,24枚结节降为3类,并经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结节.结论 SWVmax联合患者年龄的评级调整方案可有效降低部分BI-RADS 4a类结节风险类别,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 黄莉
    • 摘要: 目的 观察乳腺黏液癌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黏液癌患者(17个病灶),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以常规超声观察并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及血流特点等,CEUS观察病灶增强程度及增强方式等.结果 17个病灶中,常规超声显示16个(16/17,94.12%)呈低回声、1个为等回声;15个(15/17,88.24%)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14个(14/17,82.35%)边界不清或有毛刺;10个(10/17,58.82%)内部回声不均匀;3个(3/17,17.65%)内部可见局灶性液化区,9个(9/17,52.94%)可见砂砾样钙化;11个(11/17,64.71%)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8个可探及动脉频谱.CEUS表现为低增强15个、高增强2个;不均匀增强16个、均匀增强1个;16个病灶内见持续性无增强区;13个结节被膜呈稍高增强、4个无被膜高增强.结论 乳腺黏液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该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郑诗颖; 龚海燕; 王平
    • 摘要: 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正常乳腺内脂肪、腺体与皮下脂肪硬度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行乳腺检查的115名女性正常志愿者,均为静止期乳腺.测量不同年龄段、不同月经周期受试者的乳腺内脂肪、腺体与皮下脂肪的剪切波速度(SWV),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乳腺腺体、乳腺内脂肪、皮下脂肪平均SWV分别为(1.442±0.180)m/s、(1.238±0.155)m/s、(1.164±0.107)m/s,不同部位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位置=114.630,P50岁女性腺体平均SWV为(1.406±0.173)m/s.育龄期(20~49岁)女性腺体平均SWV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围绝经期(>50岁)女性腺体平均SWV小于育龄期女性.分泌期腺体平均SWV为(1.475±0.191)m/s,增殖期腺体平均SWV为(1.448±0.191)m/s,月经期腺体平均SWV为(1.384±0.159)m/s,分泌期腺体平均SWV最大,略大于增殖期,月经期腺体SWV平均值最小.结论 SWE能定量评价正常成年女性乳腺内脂肪、腺体与皮下脂肪的硬度,为临床发现乳腺疾病提供有力的证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曹春莉; 李军; 曹玉文; 吴芳; 马婷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常规超声特征、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的剪切波弹性参数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28例共132个肿块的术前常规超声特征和剪切波弹性参数,经VTQ检查获得剪切波速度(SWV),经VTIQ检查获得SWV最大值(SWVmax)、SWVmax与同深度周围腺体SWV比值(SWVratio).根据免疫组化结果 将其分为Luminal A型和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TNBC),Luminal B型又分为HER-2(-)型和HER-2(+)型,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常规超声特征和剪切波弹性参数.结果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状态、肿块大小、边缘、内部钙化和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72、27.484、11.693、22.614、14.764、26.573、18.182,P<0.05).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临床病理和常规超声特征中仅有1个常规超声特征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94,P<0.0083).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通过VTIQ技术测得肿块SWVmax及SWVrati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20、12.727,P<0.05),Luminal B型乳腺癌SWVmax、SWVratio明显高于Luminal A型.结论 乳腺癌常规超声特征和剪切波弹性参数与其分子亚型具有相关性,术前联合常规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无创性地预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 黄峻琳; 林青; 崔春晓; 苏晓慧; 费洁; 李丽丽; 马锦竹; 张敏
    • 摘要: 目的 评估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5类≤30岁有症状女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16例女性患者共771个乳腺病变的DBT和数字乳腺X线摄影(DM)检查资料,患者≤30岁、有乳腺临床症状(如可触及肿块、乳头病理性溢液等)且超声诊断为BI-RADS 4、5类.以组织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其中恶性病变207个,非恶性病变564个.评估DBT及DM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DBT和DM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对BI-RADS分类的准确率.结果 DBT、DM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3.2%、82.6%(χ2=11.010,P0.05).DBT及DM的AUC分别为0.946(95%CI 0.927~0.961)、0.884(95%CI 0.860~0.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9,P<0.001).DBT及DM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BI-RADS分类评估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19、29.643,均P<0.001).92.5%(713/771)为致密型乳腺.结论 在乳腺超声诊断为BI-RADS 4、5类≤30岁有症状女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DBT较DM显著提高了诊断效能,并且DBT是超声的有效补充检查.
    • 姜吉洵; 高佳
    •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为(4.25±1.23)mL,手术时间为(15.36±3.21)min,切口长度为(0.41±0.05)cm],均优于对照组[(10.75±2.12)mL、(29.68±7.23)min、(2.9±0.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26、9.915、17.015,均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局部血肿1例、皮肤凹陷0例、皮瓣坏死0例、术后出血0例,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患者(局部血肿2例、皮肤凹陷1例、皮瓣坏死1例、术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5).结论 较之传统治疗方式来看,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显著.
    • 冯冰; 邹秋果; 曾奕; 卢彦达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诊断中构建超声造影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行乳腺超声造影检查、且BI-RADS分类3~5类病人共312例的临床资料,评价超声造影模型诊断效能,比较构建前后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比例、乳腺癌确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全部1050个病灶依据超声造影模型诊断结果进行重新分类调整后可见BI-RADS 3类比例由0.00%(0/1050)增加至23.33%(245/1050),4A类由41.05%(431/1050)降低至21.24%(223/1050),4B类由28.86%(303/1050)降低至12.19%(128/1050),4C类由12.86%(135/1050)提高至14.76%(155/1050),5类由16.67%(175/1050)增加至28.19%(296/1050).根据超声造影模型诊断结果调整并将BI-RADS 4A类作为阈值诊断良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3.44%,76.67%,83.09%,0.70.超声造影模型构建后根据活检阈值不同分类:BI-RADS 3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88.46%(276/312),乳腺癌确诊率为49.28%(136/276),漏诊率为0.64%(2/312);BI-RADS 4A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83.33%(260/312),乳腺癌确诊率为49.23%(128/260),漏诊率为3.21%(10/312);BI-RADS 4B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74.36%(232/312),乳腺癌确诊率为49.14%(114/232),漏诊率为7.69%(24/312);BI-RADS 4C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57.05%(178/312),乳腺癌确诊率为57.30%(102/178),漏诊率为11.54%(36/312).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模型建立可以提供更有价值诊断信息,完善BI-RADS分类,减少不必要穿刺活检或手术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