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癌,导管,乳腺

癌,导管,乳腺

癌,导管,乳腺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1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专利文献57016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磁共振成像、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等; 癌,导管,乳腺的相关文献由585位作者贡献,包括程流泉、万卫星、何以敉等。

癌,导管,乳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57016 占比:99.76%

总计:57152篇

癌,导管,乳腺—发文趋势图

癌,导管,乳腺

-研究学者

  • 程流泉
  • 万卫星
  • 何以敉
  • 刘月平
  • 吴娜静
  • 周军
  • 唐峰
  • 尤徐阳
  • 崔晓琳
  • 张凤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晓琳; 刘学静; 张洁; 杨正汉
    •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诊断无钙化DCI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接受乳腺X线摄影及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根据X线摄影判定病灶是否存在钙化;比较有、无钙化DCIS病灶形态、早期强化、延迟强化方式、核分级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差异.结果 133个DSIC病灶,48个无钙化,85个有钙化.MRI对无钙化DCIS的敏感度(48/48,100%)高于X线摄影(26/48,54.17%,x2=28.54,P<0.01).有、无钙化DCIS动态增强MRI早期强化及核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6.41、6.79,P均<0.05),而病灶形态、延迟强化方式及ER、PR、HER-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钙化DSIC中,19个呈肿块样、65个非肿块样强化,其延迟强化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34,P=0.04).无钙化DCIS中,12个呈肿块样强化、36个呈非肿块样强化,其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对无钙化DCIS的敏感度高于乳腺X线摄影;无钙化DCIS多为非高核级,动态增强MRI早期迅速强化.
    • 尉志红; 严继萍
    •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联合乳腺断层摄影(DBT)及超声所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征象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192例IDC经病理证实,其中8例组织学分级Ⅰ级、116例Ⅱ级、68例Ⅲ级;回顾性分析其FFDM联合DBT及超声表现,记录病灶大小、边界、形态、毛刺、恶性钙化、纵横比及有无可疑淋巴结转移,分析FFDM联合DBT以及超声所见与IDC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FFDM联合DBT对病灶形态不规则、毛刺、恶性钙化的检出率高于超声;超声对可疑淋巴结转移更敏感.组织学Ⅰ级、Ⅱ级IDC较Ⅲ级IDC更易出现毛刺征;超声更易检出组织学Ⅲ级IDC淋巴结转移.结论 IDC影像学征象与组织学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联合应用FFDM、DBT及超声观察IDC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组织学分级提供依据.
    • 方开峰; 丁关保; 韩路
    • 摘要: 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有效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 非常重要.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于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就诊的女性疑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或穿刺活检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相关性.绘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最终经金标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9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正相关(rs=0.452,P=0.003).当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92.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912,0.995)〕;当钼靶X线最佳截断值为4b级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灵敏度为72.4%,特异度为83.3%,AUC为0.855〔95%CI(0.805,0.89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UC大于钼靶X线(Z=3.337,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钼靶X线高,且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对临床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 赵紫薇; 陆苏; 吴楠; 张世超; 赵晶; 刘俊田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放射状瘢痕(RS)与乳腺癌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经病理科确诊并行乳腺超声检查的40例RS和40例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收集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月经状态、哺乳史、流产史、病灶侧别、既往同侧乳腺手术史、临床症状;术前乳腺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图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周围高回声晕、钙化)、血流信号及弹性评分,比较2组患者间临床及超声特征的差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RS组和IDC组临床均多表现为乳腺肿物.与IDC组相比,RS组超声图像多表现为形态尚规则、边缘清晰、周围无高回声晕、内部回声均匀、不伴钙化、无血流信号、后方回声无改变或增强、弹性评分良性(P<0.05).ROC曲线提示二维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彩色血流信号和弹性评分三者联合对RS和IDC的诊断效能较好,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5%CI:0.673~0.930,P<0.05),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652.结论 RS组和IDC组的超声特征有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查对于鉴别诊断2种病变有一定意义.
    • 罗红兵; 王春华; 刘圆圆; 任静; 周鹏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特征对其内存在微浸润癌成分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经术后病理确诊且有完整MRI资料的单纯DCIS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IC)病例,进行分组研究.分析每个病例术前的MRI图像,提取包括乳腺纤维腺体类型,背景实质强化类型,病灶的类型和最长径,是否为多中心病灶,乳头复合体受累及病灶弥散是否受限等MRI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RI测量的病灶最大直径与手术后病理测量的病灶最大直径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各种MRI特征的差异,再将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MRI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回归模型对DCIS-IC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纳入62例进行研究,其中35例为单纯DCIS,27例(43.5%)为DCIS-IC.MRI测量的病灶最大直径与手术后病理测量的病灶最大直径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750,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同侧乳腺实质背景明显强化(F=5.034,P=0.025),存在同侧乳头复合体受累(F=10.070,P=0.002),较大的病灶(t=3.061,P=0.003),弥散明显受限的病灶(F=6.042,P=0.014),不均质和簇样环形强化的非肿块样强化病灶(F=4.560,P=0.049)是对DCIS-IC预测诊断有价值的MRI特征;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DCIS-IC预测诊断最有价值的特征是同侧乳头复合体受累(OR=5.168,P=0.006)和弥散明显受限的病灶(OR=3.254,P=0.048),回归模型对DCIS-IC预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结论:乳腺DCIS术前MRI特征对乳腺DCIS-IC的预测诊断有一定价值.
    • 孟谊; 吴鸿雁; 姚永忠; 李嵘
    •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初治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标本651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9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D-L1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PD-L1在切片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和(或)肿瘤间质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1%为该患者表达阳性,<1%为阴性.结果 PD-L1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0%(306/651),其中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9.3%(68/98).PD-L1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高、肿瘤体积大、脉管侵犯、病理分期晚、雌激素受体(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p53阳性、CK5/6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Ki-67值高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D-L1蛋白在WHO分级高、神经受侵、Ki-67值高、CK5/6阳性、EGFR阳性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WHO分级(HR=1.511,95% CI 1.139~ 2.003,P=0.004)、Ki-67值(HR=1.847,95% CI 1.259~ 2.709,P=0.002)、p53表达(HR=2.083,95% CI 1.487~ 2.916,P<0.01)、EGFR表达(HR=3.490,95% CI 2.002~6.086,P<0.01)是PD-L1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D-L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其可能成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 汤程旭; 陈文龙; 杨蕊
    • 摘要: 目的 探讨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乳腺钼靶X线及MRI检查,比较联合检查与单一检查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年龄和病灶直径计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t检验;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良性病灶肿瘤直径低于恶性病灶(P<0.05).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7%和90.48%,均高于单纯MRI的75.00%和71.43%及单纯乳腺钼靶的66.67%和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时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临床诊断及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 朱浩雨; 陈基明; 葛亚琼; 邵颖; 高静; 李颖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阳性50例,LVI阴性90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所有患者均行乳腺常规MRI和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全部层面进行手动勾画ROI,采用AK软件提取磁共振纹理特征;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训练组纹理特征降维、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利用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病理结果及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AK软件共提取3132个影像特征,LASSO回归降维得到10个价值较大的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71,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组和训练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1,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更佳.结论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具有较高的价值.
    • 李芳; 徐茂林; 曾书娥; 唐琪; 翁高龙; 阳琼芝; 耿霞飞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对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38例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进行灰度直方图分析,比较GM与IDC组患者直方图参数(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GM组的第1、10百分位数低于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百分位数在截断值为20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69.1%),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47.4%、96.7%、94.7%、59.2%和0.726.第10百分位数在截断值为30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67.6%),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1.0%、60.0%、69.2%、62.1%和0.707.结论 超声灰度直方图对GM与IDC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 葛杰; 王颖; 沈铁骁; 王名海; 王荣寅
    • 摘要: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核因子κB(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20 ~ 79岁)的临床资料及癌组织病理学标本,并随机采集其中51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GLUT-1、VEGF-C、NF-κB的表达,比较其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分析阳性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GLUT-1、NF-κB、VEGF-C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785、48.433、48.236,P值均<0.01).GLUT-1、NF-κB、VEGF-C在不同肿瘤大小、有无淋巴浸润、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级患者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失访7例,死亡32例.110例随访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GLUT-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21.82%)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7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54,P<0.01);NF-κB、VEGF-C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43、0.852,P值均>0.05).结论 GLUT-1、VEGF-C、NF-κB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进展过程,其中GLUT-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风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