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跖疣

跖疣

跖疣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08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0篇;相关期刊238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中医外治杂志、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皮肤科学术年会、第二届岐黄论坛等;跖疣的相关文献由987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毅、陶茂灿、王芳等。

跖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4 占比:89.3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2.76%

专利文献>

论文:40 占比:7.87%

总计:508篇

跖疣—发文趋势图

跖疣

-研究学者

  • 曹毅
  • 陶茂灿
  • 王芳
  • 孙焱
  • 陈冠卿
  • 陈洪波
  • 刘惊涛
  • 刘秦元
  • 周再高
  • 周华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安荣真; 张俊花; 任娜; 孙红云; 马蕾
    • 摘要: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多功能电离子预处理治疗顽固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7例患者采取多功能电离子预处理后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11~70岁。经3~6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7例患者经3~6次治疗后皮损完全脱落,皮纹重建,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临床上对于皮损较为广泛、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跖疣患者,有效预处理清除疣体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手段。
    • 张敏; 陆燕; 张芙蓉; 毕新岭
    • 摘要: 目的 探索多发性顽固性跖疣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诊治的60例多发性跖疣军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仅用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长海医院自制复方水杨酸封包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氮冷冻联合复合水杨酸封包治疗对于多发性难治性跖疣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复发率,同时经济实惠便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 唐正东; 李祥
    • 摘要: 目的观察优复止液体敷料(以下简称“优复止”)治疗跖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2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每天早晨起床后、晚睡前皮损处各外涂优复止1次,每次将棉签蘸取优复止呈饱和状态,棉签按压疣体表面约15 min,若期间棉签变干,继续滴几滴保持棉签湿润,每3周随访1次,共随访9周;对照组60例,采用棉签蘸取液氮稍施加压力进行冷冻,共3~5次冻融,冻融5~10 s/次,使皮损轻度发白、水肿,以不起水疱为度,亦每3周随访1次,共随访9周,观察2组患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期间,若病损已痊愈则停止相应的治疗。结果在治疗3、6、9周后,治疗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9.03%、61.29%、90.32%;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11.67%、41.67%、68.33%;治疗组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局部无明显不良反应,能耐受。结论优复止治疗跖疣痛苦小,疗效好,操作简单、痊愈率高。
    • 刘湘豫; 李芳梅
    • 摘要: 跖疣(plantar warts)是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西医认为其成因为皮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年发病率为14%[1],其发病与外伤、摩擦及个体免疫力有密切关系[2],具有传染性、多发性、病程长等特点,且活动时会导致疼痛。跖疣属中医学的“千日疮”“枯筋箭”等范畴,古代医家对跖疣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程、发病特点都有独到的认识。《外科启玄》言“此疮如鱼鳞,生于人手足上……一千日自落”。古人认为跖疣的发病与风邪、血燥、血虚、肝火等导致经络气血凝滞,筋失濡养有关。
    • 郭旭光
    • 摘要: 跖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初起为较小发亮的丘疹,后逐渐增大,由于受压迫而形成肼眠状的斑块,表面粗糙有棘刺样的小黑点,此为乳头层血管破裂微量血液外渗凝固所致。如不及时治疗,病毒将继续传播造成新的感染,皮损呈多发趋势,患者行走时产生酪痛的感觉,很不舒服。本病外伤和摩擦为其诱因,足部多汗与跖疣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医认为,此病因肝客淫气引起气血凝滞,郁于肌肤而成。治宜活血软坚、解毒消疣。采用艾叶白矾液泡足的方法治疗跖疣,疗效较好。
    • 马青珍; 何嘉策; 王明凯; 段海萍; 秦雪琴; 王丽芬
    • 摘要: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由人类乳头瘤样病毒感染引起,常因外伤或摩擦诱发。中医认为跖疣是由人体气血不足,复感湿毒邪气,加之局部气滞血瘀,日久而发病。王丽芬教授运用中药浸泡联合隔蒜灸治疗该病,每获良效,尤其适用于皮损面积较大者及患儿。该文介绍王丽芬教授运用中药浸泡联合隔蒜灸治疗跖疣验案1则。
    • 孙焱; 景伟芳; 薛莉
    • 摘要: 目的 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跖疣的效果及对外周血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跖疣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疣体评分、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D4+CD25+CD127dim/-Treg变化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疣体数目、皮损面积、疣体挤压痛评分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4+CD25+CD127dim/-Tre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中药方剂治疗跖疣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CD4+CD25+CD127dim/-Treg水平,抑制疾病的复发.
    • 何小丹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跖疣患者采用艾灸+中药熏洗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跖疣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联合组(30例)采用艾灸+中药熏洗方法完成跖疣治疗;单一组(30例)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方法完成跖疣治疗.就组间跖疣疗效数据、DLQ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评分展开对比.结果 联合组跖疣患者总治疗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单一组(84.78%)(P<0.05).治疗前,联合组跖疣患者的DLQI评分(33.45±5.89)分同单一组(33.17±5.93)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联合组跖疣患者的DLQI评分(19.89±5.29)分明显低于单一组(26.15±5.29)分(P<0.05).结论 艾灸+中药熏洗方法运用于临床,可使跖疣患者疗效获得显著增强,并且可确保DLQI评分显著降低,最终实现跖疣患者有效预后.
    • 黄玲; 胡伟才
    • 摘要: 目的 观察臭氧温热激光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臭氧组、温热组及臭氧温热组,各30例.臭氧组采用臭氧治疗仪治疗,温热组患者采用温水浸泡,臭氧温热组则42°C臭氧持续冲洗治疗跖疣.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28和CD40,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温热组、臭氧组及臭氧温热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63.33%,93.33%,臭氧温热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CD3+、CD4+、CD4+/CD8+和CD40明显增加,CD28明显下降(P<0.05),但臭氧温热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热组复发率为26.67%,臭氧组复发率33.33%,臭氧温热组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温热治疗跖疣疗效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孙焱
    • 摘要: 目的 探究光动力与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治疗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医院诊治的78例跖疣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分别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与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疼痛程度改善程度更优,且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 联合应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与光动力治疗跖疣可减轻患处疼痛,降低后期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