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468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3篇、会议论文146篇、专利文献11533篇;相关期刊632种,包括双足与保健、临床骨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9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跟骨骨折的相关文献由994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英泽、俞光荣、陈伟等。

跟骨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73 占比:27.24%

会议论文>

论文:146 占比:0.91%

专利文献>

论文:11533 占比:71.85%

总计:16052篇

跟骨骨折—发文趋势图

跟骨骨折

-研究学者

  • 张英泽
  • 俞光荣
  • 陈伟
  • 张勇
  • 李刚
  • 郑占乐
  • 张志刚
  • 曹立海
  • 李强
  • 张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蒋代翔; 鲁辉; 马玲; 章花; 刘定玺; 胜照友; 吴启梅; 刘融
    • 摘要: 背景:跟骨骨折在其解剖、生物力学、损伤机制等方面复杂性极高,治疗难度大。现有的骨折分类系统多样,临床选择尚不统一。近年来骨折地图绘制技术愈发完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为全身各部位骨折的骨折特征及损伤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目的:绘制跟骨骨折线图并转化为热图,分析跟骨骨折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68例(74足)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一位34岁健康男性(右侧)跟骨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作为骨折线绘制模板。将68例患者足踝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重建三维骨折模型,再将骨折模型导入3-matic 12.0软件,模拟骨折复位并与标准模板拟合,在标准模板上临摹骨折线,创建骨折线图并转化为热图,分析骨折特征。结果与结论:(1)跟骨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44-55岁,其中男性患者占85.3%,女性病例占14.7%;(2)跟骨骨折地图明显可见3条弧形带状高发区,A带:外侧壁环形高发区;B带:包含整个Gissane角并向外侧结节与底部交接处走行;C带:从后距关节面中间向后内侧走行,在内侧壁靠结节部向前部延伸;(3)结果表明,骨折地图能直观展现跟骨骨折特征,在跟骨的进一步分型、内固定设计、置钉策略、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验证等方面可以提供参考。
    • 杨金维; 阚文清; 胡建华; 尹恒; 徐宏扣
    • 摘要: 目的 比较跟骨骨折"L"形切口术中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Donati缝合法)和改良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Allgower-Donati缝合法)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onati组54例和Allgower-Donati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时间、负压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2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疼痛.术后14 d测量切口处炎性反应面积;术后3个月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时间、负压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3个月Maryland评分和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llgower-Donati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Donati组,切口炎性反应面积小于Donat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llgower-Donati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onat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跟骨骨折经外侧"L"形切口术采用Allgower-Donati缝合法,并不增加手术操作时间和影响手术疗效,但能促进切口甲级愈合,减少切口炎性反应面积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田冲; 高博; 于鸿伟; 王培
    • 摘要: 背景: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人造骨替代物,为未来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目的:对不同骨修复材料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由第一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跟骨骨折、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或"Calcaneus fracture,Autologous bone,Allogenic bone,Artificial bon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检索关键词材料学特点、生物相容性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结果 与结论:自体骨是临床修复骨缺损的首选材料,但存在供应量有限、供区并发症、造成二次创伤等问题,后来采用同种异体骨、磷酸钙、硫酸钙并加用克氏针、钢板、空心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骨髓抽吸浓缩液的骨材料开始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目前运用在跟骨骨折不愈合的植骨材料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富含血小板血浆、骨髓抽吸浓缩液辅助治疗可取得更加良好的疗效,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复合植骨材料会成为未来治疗骨不愈合的主流.
    • 温明韬; 梁学振; 李嘉程; 许波; 李刚
    • 摘要: 背景: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L型"切口易发生皮瓣坏死等并发症,而撬拨复位后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以很好地避免此问题,但仍然缺乏内固定效果的评价.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2种固定方式的固定效果与力学稳定性.方法:筛选1名男性志愿者(25岁,身高175 cm,体质量75 kg),应用断层CT对胫骨中段至全足行全层连续扫描.通过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跟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分别行锁定钢板固定(锁定钢板组)及撬拨复位后空心螺钉加压固定(空心螺钉组).对两组模型施加相同约束与载荷下比较2种固定方式的应力分布、位移情况及骨折块位移表现.结果 与结论:①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应力集中于骨折线接触附近,最大Von Mises应力达53.948 MPa,横向空心螺钉相较纵向螺钉位移较大,最大位移达0.17537 mm;锁定钢板内固定应力与位移均集中于钢板中部螺钉孔附近,其最大Von Mises应力达129.95 MPa;骨折线位移空心螺钉组(0.01577 mm)小于锁定钢板组(0.02103 mm);②两组内固定的最大应力均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③两组跟骨模型在距下关节附近发生最大位移;④结果表明,空心螺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等优点,是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较为推荐的内固定方式.
    • 田冲; 高博; 于鸿伟; 王培
    • 摘要: 背景: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人造骨替代物,为未来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目的:对不同骨修复材料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由第一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跟骨骨折、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或“Calcaneus fracture,Autologous bone,Allogenic bone,Artificial bon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检索关键词材料学特点、生物相容性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结果与结论:自体骨是临床修复骨缺损的首选材料,但存在供应量有限、供区并发症、造成二次创伤等问题,后来采用同种异体骨、磷酸钙、硫酸钙并加用克氏针、钢板、空心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骨髓抽吸浓缩液的骨材料开始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目前运用在跟骨骨折不愈合的植骨材料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富含血小板血浆、骨髓抽吸浓缩液辅助治疗可取得更加良好的疗效,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复合植骨材料会成为未来治疗骨不愈合的主流。
    • 温明韬; 梁学振; 李嘉程; 许波; 李刚
    • 摘要: 背景: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L型”切口易发生皮瓣坏死等并发症,而撬拨复位后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以很好地避免此问题,但仍然缺乏内固定效果的评价。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2种固定方式的固定效果与力学稳定性。方法:筛选1名男性志愿者(25岁,身高175 cm,体质量75 kg),应用断层CT对胫骨中段至全足行全层连续扫描。通过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跟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分别行锁定钢板固定(锁定钢板组)及撬拨复位后空心螺钉加压固定(空心螺钉组)。对两组模型施加相同约束与载荷下比较2种固定方式的应力分布、位移情况及骨折块位移表现。结果与结论:①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应力集中于骨折线接触附近,最大Von Mises应力达53.948 MPa,横向空心螺钉相较纵向螺钉位移较大,最大位移达0.17537 mm;锁定钢板内固定应力与位移均集中于钢板中部螺钉孔附近,其最大Von Mises应力达129.95 MPa;骨折线位移空心螺钉组(0.01577 mm)小于锁定钢板组(0.02103 mm);②两组内固定的最大应力均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③两组跟骨模型在距下关节附近发生最大位移;④结果表明,空心螺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等优点,是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较为推荐的内固定方式。
    • 陆恩武; 郑满红; 杨再丰; 漆碧亚; 朱璁; 李芝立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12例)和改良组(采用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1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41个月。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改良组均短(少)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出现切口皮缘转角处部分坏死3例,切口裂开1例;改良组1例切口渗出液较多。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疗效满意。
    • 杨良军; 孙良业; 王道德; 王波; 李品; 常谦
    • 摘要: 目的探讨外侧L形切口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Paley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侧L形切口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59例Paley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3足)。记录术后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öhler角、Gissane角,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6个月。1例术后出现皮缘部分坏死、内固定部分外露,及时行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3例术后切口出现渗液,经换药后愈合。术后3 d及3、9、12个月Bö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55足,良16足,可2足,优良率97.3%。结论采用外侧L形切口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PaleyⅢ型跟骨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并减少复位丢失,有利于后足功能恢复。
    • 胡勇; 刘强; 李宝林; 王聪; 刘思景
    •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外洗散熏洗联合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A组患者采用跗骨窦切口入路联合骨科外洗散熏洗治疗,B组患者采用外侧扩大“L”切口入路,不采用骨科外洗散熏洗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记录伤口引流量、跟骨长宽高变化、Bohler's角、Gissane's角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术后4周开始,A组患者采用骨科外洗散熏洗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对术后患足功能进行评价。结果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均少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入路联合骨科外洗散熏洗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外侧扩大“L”切口入路治疗,利于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曹文浩; 林贤明; 范碧静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跟骨骨折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冈县中医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跟骨高度、Gissane角、Bohler角比对照组更高(P<0.05),跟骨宽度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年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更优,但相比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并发症较多,需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