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遗传差异

遗传差异

遗传差异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533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13821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水生生物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种子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第五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4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第十五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会议等;遗传差异的相关文献由181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其信、于卓、倪中福等。

遗传差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2 占比:3.36%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13821 占比:96.31%

总计:14350篇

遗传差异—发文趋势图

遗传差异

-研究学者

  • 孙其信
  • 于卓
  • 倪中福
  • 孟学平
  • 于肖夏
  • 何光华
  • 王波
  • 赵卫国
  • 马艳红
  • 程汉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2022年2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在《Journal of Fungi》发表题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Reveal Genetically Distinct Nuclei within a Commercial Cultivar of Lentinula edod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HiFi测序和Hi-C辅助组装,构建了迄今最完整的香菇单倍型基因组。
    • 安仁芳; 苏晓灵
    • 摘要: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阐明。近年来学者们发现遗传因素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房颤相关基因被发现。研究显示不同人群中房颤相关基因对房颤风险的影响尚不完全一致。现对房颤相关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 孙宇燕; 李树生; 郝文胜; 梁东超; 刘羽; 昊翔; 徐畅; 张龙梅; 侯佳秀; 马丽荣
    • 摘要: 本研究利用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36份马铃薯品种进行基因组扩增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1对引物共扩增出70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条,多态性百分率94.2%,平均扩增片段数和扩增多态性均呈现较好的效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不同聚类方法可分别将36份材料聚为4个大的类群,不同聚类群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充分证明供试马铃薯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的育种亲本和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初步构建36份马铃薯材料的指纹图谱。
    • 张海龙; 于卓; 祁娜; 于肖夏; 李景伟; 岳东
    • 摘要: 为明确内农薯1号(NNS-1)、内农薯2号(NNS-2)、内农薯3号(NNS-3)、内农薯4号(NNS-4)、内农薯5号(NNS-5)、内农薯6号(NNS-6)、红彩5号(HC-5)、紫彩1号(ZC-1)、紫彩2号(ZC-2)、紫彩3号(ZC-3)等10个马铃薯新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性,提取10个马铃薯新品种基因组DNA,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遗传差异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SSR适宜引物10对,PCR扩增实验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117个,多态性位点数占总位点的84.17%。聚类分析显示,10个马铃薯品种的遗传距离(GD值)变幅在0.1264~0.7143之间。以GD值0.55为基准,将10个材料划分为四类:NNS-1、NNS-2和HC-5为第一类;NNS-3、NNS-4和NNS-5为第二类;ZC-1、ZC-2和ZC-3为第三类;NNS-6为第四类;2个特异性引物S 189和S 25扩增的SSR指纹图可明确识别10个马铃薯新品种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差异
    • 刘志刚; 曹建萌; 高风英; 可小丽; 王淼; 衣萌萌; 卢迈新
    • 摘要: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 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MM群体>HZ群体>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Da)逐渐增大(F2~F4的Da = 0.155 6,F4~F6的Da=0.375 7),遗传分化系数(FST)也逐渐升高(F2~F4的FST = 0.036 4,F4~F6的FST= 0.111 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Da<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 刘志刚; 曹建萌; 高风英; 可小丽; 王淼; 衣萌萌; 卢迈新
    • 摘要: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MM群体>HZ群体>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D_(a))逐渐增大(F2~F4的D_(a)=0.1556,F4~F6的D_(a)=0.3757),遗传分化系数(F_(ST))也逐渐升高(F2~F4的F_(ST)=0.0364,F4~F6的F_(ST)=0.111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D_(a)<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 王苗苗; 梅肖乐; 冯子偃; 徐建荣; 韩晓磊
    • 摘要: 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线粒体DNA测序技术,对中华鳖地方特色品种——太湖花鳖雌雄群体的形态和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形态上,对太湖花鳖雌雄群体各项形态参数进行t检验差异分析,发现雄性尾部的生长与其体质量的增加相关显著,呈线性关系;对太湖花鳖雌雄群体形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作出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散点图,得出雌雄群体形态差异不明显.对太湖花鳖雌雄群体线粒体D-loop控制区序列进行差异分析,雌雄群体间遗传差异为0.011 4;构建N-J聚类系统树,雌雄群体无单独聚类,群体遗传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太湖花鳖个体形态差异与其性别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特别是尾部特征,可用于雌雄性别的初步判断,但雌雄群体在外观形态和线粒体DNA上均没有明显差异.
    • 周伟; 张万昌; 周叶; 王小敏; 胡蓓娟; 王军花; 洪一江
    • 摘要: 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亲缘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为了更深入地对淡水珠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对池蝶蚌及其3个近缘物种三角帆蚌、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它们共有单拷贝同源基因进行多序列联配后计算这4种淡水珠蚌之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池蝶蚌和三角帆蚌的遗传距离只有0.00746(小于1%),而其他淡水珠蚌之间的遗传距离几乎是它的10倍(平均大于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小方蚌亚科与无齿蚌亚科大约在5144万年前发生分歧,而池蝶蚌和三角帆蚌发生分化的时间大约在424万年前.进一步的遗传差异分析鉴定了池蝶蚌转录组中的特有基因,其中KEGG通路富集的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细胞膜分子和蛋白消化吸收等通路上.同时,GO注释结果表明有很多特有基因与池蝶蚌的优良性状相关,如与发育相关的生长发育、系统发育和动物器官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及与免疫相关的免疫系统过程、抗原处理和呈递等生物学过程.以上结果表明,池蝶蚌和三角帆蚌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或不同种群,这对淡水珠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此外,相比于三角帆蚌,池蝶蚌可能具有一些与生长发育及免疫相关的特有基因,这为探究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 刘波; 郑雅友; 李正良
    • 摘要: 为研究日本囊对虾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试验设置50、100、1 000、1 500 cGy 60Co-γ射线四种照射剂量,对即将产卵的日本囊对虾进行照射;在照射强度为3.4 cGy/sec的条件下,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各组诱变子代的遗传相似系数、遗传距离以及遗传多样性影响等差异进行分析;统计了 日本囊对虾诱变子代在室外池塘中生长的体质量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其差异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诱变子代遗传相似系数在0.873 7~0.894 7之间;从群体水平来看,日本囊对虾诱变子代与对照组相比(P>0.05),并没有显著的遗传变异出现;在诱变的实验组中发现有单个个体的基因型与其他个体的基因型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在对照组中并没有发现类似个体的存在;池塘中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情况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日本囊对虾的诱变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 刘波; 郑雅友; 李正良
    • 摘要: 为研究日本囊对虾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试验设置50、100、1000、1500 cGy ^(60)Co-γ射线四种照射剂量,对即将产卵的日本囊对虾进行照射;在照射强度为3.4 cGy/sec的条件下,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各组诱变子代的遗传相似系数、遗传距离以及遗传多样性影响等差异进行分析;统计了日本囊对虾诱变子代在室外池塘中生长的体质量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其差异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诱变子代遗传相似系数在0.8737~0.8947之间;从群体水平来看,日本囊对虾诱变子代与对照组相比(P>0.05),并没有显著的遗传变异出现;在诱变的实验组中发现有单个个体的基因型与其他个体的基因型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在对照组中并没有发现类似个体的存在;池塘中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情况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日本囊对虾的诱变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