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卫星标记

微卫星标记

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4篇、会议论文222篇、专利文献72932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遗传、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水稻科学等; 相关会议111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等;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文献由503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效文、刘云国、陈宽维等。

微卫星标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4 占比:1.62%

会议论文>

论文:222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72932 占比:98.08%

总计:74358篇

微卫星标记—发文趋势图

微卫星标记

-研究学者

  • 孙效文
  • 刘云国
  • 陈宽维
  • 李慧芳
  • 刘萍
  • 吴登俊
  • 彭海
  • 李健
  • 马月辉
  • 周俊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牛晓艳; 曹亮; 明世清; 李燕平; 詹海杰; 姜志广; 卫顺生; 张元庆
    • 摘要: 旨在对广灵县优种驴场保种群体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分子系谱,并对其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本研究采集保种群成年、体况良好的广灵驴(体重350~400 kg)颈静脉血10 mL(n=107),其中公驴13份,母驴94份,抗凝处理后提取全血DNA。采用1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荧光PCR扩增后,用ABI3730测序仪进行分型。分型结果采用Cervus 2.0和Pedigraph 2.4软件构建分子系谱,同时采用STRUCTURE2.3和Fstat软件计算群体遗传参数,采用R语言的hclust函数绘制7头公驴及其后代的系统发生NJ树(邻接树)。结果,对107头种驴进行了分子系谱构建,找到了30头子代的父亲和7头子代的母亲,系谱可靠性>90%;微卫星标记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bs))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765和0.5939,标记遗传多样性较高;NJ树对7个公驴家系进行了聚类;群体分化系数(F_(ST))为0.184,群体平均近交系数(F_(IT))为0.033,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为-0.238,且群体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存在很弱的近交。本研究建立了广灵驴保种群可靠性较高的分子系谱并对其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证明该群体遗传多态性较高,群体近交系数较低,处于较好的保种状态,具有较大的品种资源开发潜力。
    • 寇洁; 李严; 王鹏; 刘红; 刘佳文; 王涓; 王也; 张亮; 沈富军
    • 摘要: 微卫星作为重要的分子标记之一,已被证明在大熊猫种群规模评估、亲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是有效的。目前微卫星标记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染色体上物理定位方面的报道较少,而且缺乏微卫星基因分型系统的效能评估以及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本研究基于大熊猫基因组参考序列(ASM200744v2),分析了34个大熊猫微卫星位点的染色体定位特征并评价了位点的应用价值。通过优化34个ST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结合微卫星的染色体定位数据确定了Ame-μ10标记的较低应用价值以及gpz-6重新筛选引物的必要性。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基因分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对促进《大熊猫种群遗传档案建立技术规程》规范化应用和制定大熊猫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王雨吉; 孟学平; 易乐飞
    • 摘要: 近10年的遗传研究表明,我国沿海西施舌可分为2个隐种,即北方西施舌和南方西施舌。为辅助鉴别这2种西施舌以及准确评估其种质资源,以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分别挖掘并分析这2种西施舌转录组上的微卫星序列以及直系同源基因上的微卫星序列,并随机选取4组直系同源基因上的微卫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北方西施舌每16.6个unigene含有1个微卫星,出现频率为6.0%,含63种重复基元。南方西施舌每10.5个unigene含有1个微卫星,出现频率为8.2%,含89种重复基元。在2个隐种的转录组中,除单碱基重复外,优势重复类型均为三碱基重复。在北方西施舌和南方西施舌的转录组中,三碱基重复的优势基元分别为AAC/GTT和ATC/ATG,最常见的微卫星长度均为15 bp。在2个隐种的转录组中,微卫星的重复次数主要为5~10次。有409组直系同源基因在2个隐种中所含微卫星序列长度不同,可以作为潜在的物种特异性分子标记。验证结果表明,4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产物清晰、明确,无杂峰,组合使用2对引物可以初步区分北方西施舌和南方西施舌。
    • 安仕博; 陈旭; 戴鹏; 侯洋旸; 臧连生
    • 摘要: 不同地理种群的赤眼蜂在遗传、生理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化。为探究不同地理种群的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和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在基因型上的差异并进行准确鉴定,本研究筛选了可用以区分不同地理种群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微卫星引物。结果表明:从已报道的10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序列号:KT834825,KT834827)可以区分玉米螟赤眼蜂中的黑龙江地理种群与吉林和辽宁两个地理种群;并筛选出2对引物(序列号:KT834822,KT834825)可以区分黑龙江、贵州和广东3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螟黄赤眼蜂。该结果进一步证实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间可能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研究结果为精准鉴别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以及进一步探寻优势种群的高效繁育与应用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 袁晨浩; 刘志峰; 马爱军
    • 摘要: 采用微卫星结合混合群体分离分析法技术(SSR-BSA)对红鳍东方鲀群体进行耐低温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首先对300尾红鳍东方鲀幼鱼进行低温处理,分别获得34尾耐低温(S组)和不耐低温个体(D组)。分别在两组中随机挑选15尾提取基因组DNA,构建耐低温和不耐低温DNA混池,然后用14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扫描。结果发现4个标记(fms45、fms82、fms100和fms182)在耐低温和不耐低温DNA混池中扩增出差异条带。用S组和D组全部个体对4个标记进行单个体验证,结果显示由fms100扩增,携带有116 bp条带的个体在S组和D组的出现频率分别是53%和18%, 132 bp条带的出现频率分别是59%(S组)、24%(D组);由fms182扩增,携带有125bp的个体在S组和D组出现的频率分别是12%和35%,经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本文关于红鳍东方鲀耐低温分子标记的报道,为研究红鳍东方鲀耐低温的遗传基础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开展红鳍东方鲀耐低温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郑建; 赵祥; 徐浩; 宋娜
    • 摘要: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为探究青岛近海小黄鱼群体的种质资源现状及遗传多样性变动情况,本研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及微卫星标记,对青岛近海小黄鱼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和微卫星标记均检测到青岛近海小黄鱼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略高于历史数据;在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构建的NJ系统树和网络图中均未发现明显的谱系结构;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距离(δ_(μ))^(2)、主成分分析和STRUCTURE分析结果与线粒体DNA标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青岛近海不同季节的小黄鱼样本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以上结果表明,近年来青岛近海小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所上升。
    • 朱兰; 孙利民; 袁跃云; 洪琼花; 马兴跃
    •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兰坪长毛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以波尔山羊为参考群分析该群体与云南省10个地方山羊群体的遗传关系,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对12个山羊群体的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量、杂合子数量和遗传距离等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兰坪长毛山羊的25个样本中共检测出85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在125 bp~265 bp之间,基因频率在0.02~0.82之间。兰坪长毛山羊群体平均PIC为0.618,所有位点均为中高度多态位点群体,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Structure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兰坪长毛山羊具有较为独立的群体遗传特征,Nei氏遗传距离构建的聚类图说明兰坪长毛山羊与云南省10个地方山羊群体及参考群波尔山羊群体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研究结果将为云南省本地山羊资源的保护提供遗传信息基础。
    • 张强; 洛桑顿珠; 巴桑旺堆; 彭阳洋; 俄广鑫; 尼玛次仁; 索朗多吉; 巴多; 旦巴; 鲜莉莉; 旦巴加参; 支张; 平措占堆
    • 摘要: 【目的】评估当前西藏主要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梳理不同地区群体间遗传结构,明确西藏5个牦牛群体(阿里牦牛、斯布牦牛、娘亚牦牛、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的保种情况和种群间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13个微卫星标记(SSR)对5个牦牛群体共计195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量、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进行评估。【结果】阿里牦牛群体等位基因数最多(6.43),类乌齐牦牛等位基因数最少(5.00);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5311(娘亚牦牛)~0.5995(类乌齐牦牛)。各群体内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位点数为5(类乌齐牦牛)~9(阿里牦牛)个;群体内近交系数最高为0.172(阿里牦牛),且4个群体(阿里牦牛、娘亚牦牛、斯布牦牛和帕里牦牛)存在显著近交风险(P<0.05)。从遗传结构来看,所有群体间均为显著遗传分歧(P<0.05),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5个牦牛群体划分为3个簇,其中阿里牦牛较其他牦牛群体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背景。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间系统发育关系相对独立,且与种群栖息地分布不一致。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部分个体存在较近亲缘关系,表明不同群体间存在遗传物质交流。【结论】5个西藏牦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种群系统发育关系相对独立,但多数群体存在群体事件风险。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西藏牦牛地方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同时可为今后的保种策略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 李落叶; 邓苗; 黄少彬; 李樨; 杨童童; 柯碧英
    • 摘要: 【目的】开发厚朴新型分子标记,分析广东乐昌龙山林场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方便后续进行厚朴优株选择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方法】以14个由广东乐昌龙山林场种植的、种源来自江西省各地的药用植物厚朴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厚朴cDNA序列信息,利用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Primer BLAST工具设计厚朴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TRAP)标记固定引物,与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随机引物配对,扩增厚朴基因组DNA,开发厚朴TRAP标记。统计TRAP标记与厚朴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图谱,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14个厚朴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从14条固定引物与5条随机引物配组形成的70对引物中共开发出7个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带型丰富、多态性好的厚朴TRAP标记;构建了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龙山林场厚朴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75~0.88之间,母株与对应子代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并不是最高。【结论】厚朴群体内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丰富,新开发的TRAP标记将为厚朴优株鉴别、优良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便利。
    • 王九龙; 徐文刚; 杨沛; 杨婕; 杜荣斌; 刘立明
    • 摘要: 为充分挖掘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基因组资源,开发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绿鳍马面鲀全基因组序列筛查微卫星位点并在野生群体中验证,在85个选取的位点中筛选得到30个新的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每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6,平均为8.5个;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207~0.916,平均值为0.685;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315~0.971,平均值为0.756;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301~0.898,平均值为0.716,其中属于高度多态的位点有26个,占总位点数的86.67%;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有7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将30个绿鳍马面鲀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在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中进行通用性检测,其中13个位点成功扩增,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绿鳍马面鲀及相关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QTL定位以及系统进化等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